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八 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二气藏的勘探与发现

来源 :海相油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溪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古隆中斜平缓构造带南部,其嘉二气藏为一中型海相气藏,含气面积为179.45 km^2,主力产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嘉二2亚段.气藏勘探始于1979年,于2004年勘探取得突破,至2005年底探明地质储量为326.59×10^8m^3,年产天然气4×10^8m^3.气藏储层为局限海-蒸发海台地碳酸盐岩微相,储层的发育分布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气藏类型为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气藏气水关系复杂.论述了气藏的发现和勘探开发历程及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总结了取得勘探突破的
其他文献
和田河气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巴楚凸起南缘的玛扎塔格构造带,含气面积143.45km^2。气田发现于1997年9月,是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的最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田.1998年探明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是受构造-岩溶旋回作用控制、由多个缝洞单元在空间上叠合形成的复合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比较大.塔河油田是我国第一个以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
全世界很多大的油气田都是岩性地层油气藏,但国外都是海相的,我国则是陆相湖盆的。陆相湖盆的岩性地层油气藏更为复杂多变。我国剩余油气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岩性地层油气藏,最
<正> 综合考虑油气藏破坏的多种因素,结合油气系统、盆地发展演化、油气藏形成演化等特征,吴元燕等把中国油气藏的破坏类型共划分为七种(表1)。根据破坏程度又归纳为彻底破坏
综合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并结合精细时-温埋藏史恢复的盆地模拟技术,可有效地确定油气成藏的时间和期次,从而建立油气的成藏模式.文中以渝东石柱地区某油气田为例,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