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益损方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chengsh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在我国也是最常见癌症,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肺癌通常确诊时已为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6. 1%,社会及家庭负担严重[3].癌因性疲乏(CRF)是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肺癌本身、化疗、心理因素、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妨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治疗效果[4].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药物.CRF属中医“虚劳”范畴,扶正补虚中药用于癌症晚期患者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疗效.笔者观察了自拟补虚益损方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CHD ),由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1].该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常在劳累、情绪波动、过饱饮食、受凉、急性循环衰竭等情况下诱发[2].西医常给予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药物及手术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但是长期服药也伴随不良反应的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等.中医药在治疗CHD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已广泛应用在冠心病SAP的防治.本文统
期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多种胆囊相关疾病的常见术式,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如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由于术中对胆囊、肠等组织器官的牵拉、术中麻醉药物对胃肠蠕动的抑制、术中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对胃肠道的压迫及术后禁食水及镇痛药物的应用等,都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2-3],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等症状,影响手术疗效及术后患者的康复.西医常规给予禁食水、促进胃肠动力、肠外营养等治疗[4],但治疗效果一般,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度大;中医药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样,目前常结合
期刊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检查[T2WI、快速反转恢复抑脂序列(T2-TIRM)、DWI、动态增强扫描]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直肠癌患者的MRI资料,患者术前行T2WI、DWI、T2-TIRM及动态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计算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术前多模态MRI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结果:多模态MRI检查对术前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9.9%,T1、T2、T3、T4期诊断敏感度分别为66.7%、88.
功能性便秘(FC)是指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慢性便秘,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次数减少等.儿童便秘中的90% ~95%属功能性便秘[1],占儿科门诊的3% ~5%[2],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有25%的患儿便秘症状会持续至成年[3].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未完全阐明,与胃肠动力学、内脏感觉、免疫及肠黏膜屏障异常及感染、精神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形成依赖.中医治疗具有方法多样、辨证用药、整体调节、疗效佳、复发率低等诸多优势[4],是多数患儿的选择,依从性良好.中医证型分布调查显示燥热便
期刊
焦虑性失眠除表现有睡眠质量障碍(睡眠时间过少、睡眠质量下降)外,还表现有持续性不安、紧张易激、害怕、夜惊和惊恐等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两者相互影响,具有显著相关性;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居多,高文化水平人群易发[2].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改善睡眠品质及抗焦虑治疗为主,由于此类药物除成瘾性、耐药性较强外,有一定副作用,并且药源性症状会加重患者的焦虑,不宜长期应用.中医药治疗焦虑性失眠具有疗效肯定、无成瘾性、不易复发、无副作用等特有的优势[3].相关证候研究显示心肝火旺型焦虑性失眠最为
期刊
便秘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排便时间间隔延长,大便干燥,或有便意但排便不畅,常伴有腹痛,或肝门坠胀等为临床表现.老年人是便秘的高发人群,长期反复的费力排便,容易增加如胸痹心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危害健康,西医多以各种泻剂及肠道促动力剂为主治疗[1],虽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长期服用则易引起菌群失调,且停药后症状多加重.笔者自 2018年7月—2020年6月采用自拟补气养血行舟方治疗老年便秘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随访半年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明显,现报道如下.
期刊
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病症,与手术操作、麻醉剂、应激反应等各种围手术因素影响胃肠道的神经性、体液性和肌源性调控有关[1].临床表现为术后腹胀、排便延迟、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肠梗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3% ~30%[2].术后胃肠功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胃肠功能紊乱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西医临床主要采用促胃肠道动力药物,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在促进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经验丰富,方法多样,优势明显[3].中药灌肠是中医临床常用的
期刊
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 )又称Brennemann综合征,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疾病之一,7岁以下儿童常见,冬春两季多发.主要以脐周及右下腹疼痛为主,可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西医临床抗感染治疗对于有明确感染病因者疗效满意,但部分患儿腹痛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长时间反复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且副作用明显,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具有不可替代优势[1].中医外治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常常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优选.
期刊
血管肉瘤起源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发生于中纵隔合并肝脏多发转移者更为罕见.现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中纵隔血管肉瘤合并肝脏多发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各期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法:共纳入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均取得纤维化分期的病理结果,其中肝纤维化S1期19例(S1组)、S2期21例(S2组)、S3期23例(S3组)、S4期16例(S4组).收集20例无肝炎病史者(S0期)作为对照组.MRI检查采用Look-Locker序列并于Gd-EOB-DTPA增强扫描前及肝胆期采集标准T1 mapping图像,测量肝组织肝胆期增强扫描后的T1值(T1post),同时计算肝细胞分数(H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