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的种植表现及绿色栽培技术

来源 :福建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L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福宁薯12号是以宁薯3号为母本、金山7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型甘薯新品种,由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1001)。2016-2017年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试种,综合表现为株型中蔓半直立、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病性好、商品性好、耐贮存。介绍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从生产基地选择、做畦起垄、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福宁薯12号的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福宁薯12号;特征特性;绿色栽培技术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07.010
  Abstract: Sweet potato cv. ‘Funingshu No.12’ is a new high yield cultivar bred by Ningd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sing ‘Ningshu No.3’ as female parent and ‘Jinshan 72’ as male parent. Moreover, it was approved by Fujian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11 (the approval No: Min She Shu 2011001). ‘Funingshu No.12’ was in trial in Fuqing City in 2016-2017, showing semistraight type of midvine, modera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high yield, high resistance to diseases, good commodity and long storage duration. The paper introduced its yield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Fuqing City and summarized its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selection of production bases, preparation of plots and ridges, nursing of strong seedlings, rational close planting,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strengthening of field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and harvest in time.
  Key words: Funingshu No.12; characteristics; gree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需求越来越高。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甘薯是福清市的主要粮食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到8666 hm2以上,既可以作为鲜薯食用,又可以加工成薯片、番薯丸等,深受福清人民的喜爱。福清市生态环境良好,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国家级名片,甘薯在福清市种植可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福宁薯12号是以宁薯3号为母本、金山7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型甘薯新品种[1],由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11001)。福宁薯12号属鲜食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福清市于2016年引进种植。2016年、2017年该品种连续两年在福清市江镜镇文房村种植,综合表现为株型中蔓半直立,蔓叶形态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食用品质优、商品性好、耐贮藏。本文介绍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一套适合在福清市种植的绿色栽培措施,旨在为福宁薯12号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2]。
  1 产量表现
  2016年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江镜镇文房村作早薯试种2 hm2,经实地测产验收,每667 m2平均产量为2797 kg,比当地当家品种金山57增产150 kg,增产率5.4%。2017年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江镜镇文房村扩大示范种植7 hm2,经实地测产验收,每667 m2平均产量为2956 kg,比金山57增产210 kg,增产率7.1%。其中较好一丘田块面积1200 m2,经实地测产验收,每667 m2鲜薯产量高达3252 kg。
  2 特征特性
  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30 d左右。株型中蔓半直立,成叶、顶叶、叶脉、叶柄、茎均为绿色,蔓叶形态好,蔓粗中等。单株分枝條10.2条,最长蔓长150.1 cm。单株结薯数5.5个,单株薯块重0.934 kg。大中薯率85%,干物率24%,淀粉率14.2%。薯形长纺锤形,薯皮红色、光滑,薯肉色红,外观品质好、商品性好。食有黏、甜、香,纤维量少,口感好,贮藏性好。福宁薯12号在福清市种植未发生蔓割病、薯瘟病等病害,可作为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进一步试验推广。
  3 绿色栽培技术
  3.1 生产基地选择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要求远离城区、交通主干线,基地周边5 km内无污染源,主导风向上风向20 km内无工矿污染源。福宁薯12号种植基地位于福清市江镜镇文房村,远离污染区,生态环境好,耕层为壤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水质较好,排灌方便,适宜甘薯生长发育,符合绿色食品基地生产要求。   3.2 做畦起垄,及时栽种
  采用机械化垄作方法[3],按照1.1 m起垄,垄高35 cm,垄面形成小拱形,每垄插苗1行。深耕起垄增加疏松土壤厚度,有利于块根膨大,同时可有效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垄畦塌陷。根据福清市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适宜福宁薯12号栽培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生育期控制在130 d左右,不超过150 d。
  3.3 培育壮苗,合理密植
  选用无病虫种薯,薯块大小中等,采用薄膜覆盖育苗或大棚育苗[4],苗龄30~35 d,薯苗3~4叶,苗长20~25 cm,节长3~4 cm。采小苗假植,加强苗圃管理,培育壮苗。栽插前选择茎蔓粗壮,节向短,薯苗长出6叶以上,苗长20~25 cm的顶端苗。大田栽种前,用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薯苗5 min。插时必须掌握“苗要插得浅,节要插得多”的原则。采用单行、斜插种植。将薯苗插入土中3~4节,露出2~3节,栽插深度以5 cm左右为宜[5]。福宁薯12号作为鲜食型甘薯,为保证薯块大小适宜,商品性好,可适当提高栽插密度,插植密度行距110 cm、株距17 cm,每667 m2栽插3500株。根据藤蔓长短和气生根发生情况,可适当提蔓1~2次,防止徒长,减少养分消耗。
  3.4 科学施肥,提高肥效
  合理使用肥料是保障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田肥力的重要措施。根据《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13)》的要求,采取优先使用有机肥料,减控化学肥料的原则。福宁薯12号施肥掌握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的原则[6],比例1∶0.4∶1.2,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重施基肥,占总肥量70%~80%[7]。每667 m2施腐熟鸡粪1000~1500 kg、过磷酸钙25~40 kg、草木灰10~150 kg,另外加入硼砂1 kg,效果更佳。一般在做垄时集中进行条施,即将肥料施在垄心内,或做垄后于垄顶开沟施入,使肥料流失少、吸收快、肥效高[8]。栽后45~50 d中耕除草时期施夹边肥,促进薯块持续膨大增重,夹边肥施饼肥50~60 kg、硫酸钾6~8 kg。后期根据薯苗生长情况追施裂缝肥,一般栽后80~90 d出现裂缝时,每667 m2用尿素5~6 kg兑水沿裂缝浇施。若后期薯苗长势较差,可适当根外追施磷钾肥,在收获前40~45 d用0.2%磷酸二氢钾液喷施2~3次,每次间隔7 d。
  3.5 加强田间管理,防旱排涝
  加强栽培管理,进行中耕除草,把杂草锄尽、晒干,埋入土内作绿肥。甘薯生长初期,植株较小,蒸发量小,比较耐旱。在整地时蓄足土里水,栽插时浇好水,轻浇促苗水,缓苗期一般不浇水。遇到干旱均匀浇水,促早扎根返青,但浇水量不能过多。中期田间管理注意排水防涝:甘薯怕积水,土壤湿度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时,不利于根系呼吸,受淹2~3 d薯块就会失去生命力,在汛期要先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季受涝。后期注意防秋旱,遇到干旱,及时给水,使耕作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0%~60%。
  3.6 病虫害综合防治
  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制定福宁薯12号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与生物防治措施,抓住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配套使用化学防治措施的原则,以达到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目的。农药使用根据《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农药药品清单目录购买并施用农药。将使用过的农药、肥料包装袋(瓶)统一回收、统一处理。利用绿光灯诱杀斜纹夜蛾,性引诱剂诱杀甘薯小象虫。可在7月下旬、8月中旬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500 mL兑水200 kg浇灌防治甘薯小象虫及斜纹夜蛾[9]。虫害严重的田块,可在9月中旬再防治1次。
  3.7 适时收获,安全贮存
  当福宁薯12号生育期达到130 d以上,气温低于15℃时,茎叶黄化,块根不再膨大即可收获。收获时要做到深挖、轻放、轻运,尽量减少薯块损伤,以避免腐烂传染病害等,并将鲜薯置于阴凉、避光处贮藏[10]。
  参考文献:
  [1]潘祥华,卓敏,张祖金,等.高产鲜食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福宁薯12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733-736.
  [2]马代夫,李强,曹清河,等.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69-973.
  [3]严伟,张文毅,胡敏娟,等.国内外甘薯种植机械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2):12-16.
  [4]江燕,史春余,王振振,等.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水分和甘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6):627-634.
  [5]林亮亮,俞祖兴,陈云善,等.福清市9个甘薯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5):741-742,746.
  [6]宁运旺,马洪波,许仙菊.氮磷鉀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3):486-495.
  [7]陈晓光,丁艳锋,唐忠厚,等.氮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4):979-986.
  [8]姜松林,訾勇,姜秀芳.甘薯药物复混肥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2016(25):6.
  [9]谢逸萍,孙厚俊,邢继英.中国各大薯区甘薯病虫害分布及危害程度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21-122.
  [10]张有林,张润光,王鑫腾.甘薯采后生理、主要病害及贮藏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553-563.
  (责任编辑:林玲娜)
其他文献
泉云3号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越南的VT一1为母本、内蒙古的新型栽培自交系NS79—12—1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程序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
5月5日,伴随着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精彩落幕,洛阳旅游捷报驰传。统计显示,为期一个月的牡丹文化节,洛阳共接待游客2350.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7%、10.77%。接待入境游客23.58万人次,旅游创汇6840.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23%、10.26%;實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来源:洛阳网)
新学期伊始,幼儿园的生活和工作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要有新意,又好似没有新意,最近和圈内的朋友们交流起来,发现大家也都在被几个常见问题所困扰。    1、 园所课程模式单一,课程的特色点感觉无法突破,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不高,课程重复性过高。  2、 外教管理难度较高,单纯依靠外教自身教学经验和课程想法,无体系,随意性较大。  3、 家长对孩子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带孩子出门越来越积极,对于幼儿园的教学
Berle和Means的经典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首开先河。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的分析性回顾,从终极产权论的角
3月18日,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组委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16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将于5月24日至26日在郑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旅游·城市互联互通的纽带”,旨在推动旅游城市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助力中国旅游业发展。  本届论坛名称由“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调整为“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更加凸显开放、共享理念,更加强调协调、联动发展。  据了解,中国(郑
<正>供电所稽查人员抓到一位正在盗窃电力设施的少年,对他说:&#39;是把你交给公安机关,还是把你交给你父亲严加管教?&#39;少年说:&#39;还不是一样,我父亲也在里
期刊
1案情某年7月16日11时左右,豫南某县境内遭受不可抗力的暴雨大风,把某乡镇街道配电变压器的分支中性线刮断,导致53户客户家中的家用电器被损坏。
小学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都在这个阶段正式起步。小学阶段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儿
编辑同志:请问为何交流电频率为50Hz或60Hz?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或引起人们的注意,常在变压器、配电盘(柜)、电杆上,用红色的油漆在醒目的地方写上“止步,高压危险!”、“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等标志牌。电气设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