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时期的死亡态度——以儒墨道法为例

来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c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无论是在面对自己的即将死亡还是他人的死亡时,都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死亡态度。先秦时期以儒、道、墨、法为代表的诸子各家在对待死亡上也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情感态度,儒家是哀伤和理性,道家是顺化与旷达,墨家是轻生重死,法家是冷酷刻薄,他们的死亡态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触及安全、伦理、法律等诸多问题。为寻找其共性,寻求共同解决机制,引入“生物政治”概念,并分析了军事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政治”涉及的多
2008年11月3日~7日在印度尼西亚日惹苏南卡加大学酒店举行的第九次亚洲生命伦理学大会:“亚洲生命伦理学:自然和谐的健康美好生活”,由亚洲生命伦理学委员会(www.eubios.info/ABA.htm)
通过对本院2007年~2008年39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历分析,探析放弃治疗的原因,探讨临床对策。病情恶化是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放弃治疗涉及医学、哲学、法律等多方面问题。医生
南宋政府钵依北宋《宋刑统》,践行了十三方面的医事律令。规定了医生职业道德和医疗事故责任制,铲除了医药卫生行业的固疾,规范了民间医药习俗,确保了中成药质量,提高了中成
陈实功对传统医德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化了医家必须急病人所急、不计个人得失的思想见解;二是提出了医家必须严守病人隐私、做到自重自爱的明确要求;三是
对于有缺陷及残疾新生儿是否救治,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社会学、伦理学的问题。对重度缺陷患儿盲目救治和对轻中度残疾患儿的遗弃,是目前存在的两个极端现象。医务工
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就是整天忙和累,最后自己都忙成病人了,很少去思考一些更高层次或者更长远的问题。刚才赵主任讲了好的医学的五个标准,还有何裕民教授对好医
2009年11月23日,历时3日的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地落下了帷幕,本次论坛的胜利召开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各方领导、专家对会议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历时两年时间筹备,历经三次筹备会和十几次准备会的“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于2009年11月20日-23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规模盛大,内容丰富,集医学界、教育界、人文学者、政府
据四川农村日报报道.四川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在内江建成6个农产品集配中心,10个社区配送体验店,注册会员迭300余个,实现交易3000余万元。“这套系统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