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建园选择、种苗选择、栽植、管理和施肥、嫁接、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叶红桃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叶红桃;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087-01
1 建园选择
叶红桃属于适应性较强的一种植物,其被广泛种植于永嘉县岩头镇各个山地,但叶红桃的品质却受到气候以及海拔的影响。因此,在种植时,通常以海拔300 m以下的平壤北坡为主,土壤则以疏松和深厚为主,且黄壤或者红壤最佳,这种类型的土壤排水性最佳[1-2]。年平均气温以17~27 ℃为最佳,高温最好不超过39 ℃,低温则不能够低于-3 ℃。将坡地修筑为梯地型,梯面宽度以2~4 m为最佳,在进行栽植前1~2个月,对土壤进行深翻,挖穴直径为1.0~2.5 m,深度则控制在50 cm左右,然后每穴填入栏肥10~20 kg,再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钾与10 kg有机肥。然后将新土覆盖在上面,填土比地面高出20~25 cm,待到雨水将其沉淀并结实之后即可进行种植,以免出现由于土壤沉实导致苗木过深的情况,致使桃苗木的生长受到影响。
2 种苗选择
在对苗木进行选择时,以叶片大且厚为最佳,且正面叶脉非常明显,浓色节间稍短,叶脉呈现为较明显的高突,同时叶表现为弯曲现象,小苗脚批叶略带锯齿状。也可用当地的野生桃来进行品种改良,还可用生长状态良好且接口愈合效果较好、有3个及以上分枝、无病虫害的营养袋苗或者带土团的优质嫁接苗。同时还可结合根系的完好程度,对枝叶进行修剪,对不充实的新梢进行修剪,避免大量水分被蒸发,同时对带伤或者过长的根系进行修剪。但在进行引种时,应当适当进行试种,切忌进行大规模盲目引种[3]。
3 苗木栽植
结合气候、品种以及土壤情况进行栽培管理,并明确对栽植密度。通常情况下,株距之间应当保持4~6 m,对定植穴进行挖掘,宽度为60 cm、长度为50 cm、深度为60 cm,在定植前需要在穴中放置相应的饼肥或者有机肥料、土壤以及磷肥150~200 g/株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再将苗木放置其中,理顺根系,将表土依次填入其中,将四周的土壤踏平,使其与嫁接口齐平,注意不要对根系造成损伤。在完成定植之后,采用柴草进行遮荫处理,可使提高成活率。
4 管理和施肥
叶红桃只需要适当进行生皮根,无需再进行大量的锄草工作,以防对皮根造成损伤,导致生长受到影响。在进行幼苗定植时,需要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结果,为了达到快速生成的效果,栽植之后需要施肥和加强管理。幼树阶段,则需要经常除草、松土,确保幼树能够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在没有结果之前,每年只需要进行1次施肥,其他阶段则进行2次施肥。在叶红桃成林后,施肥时春季发芽前选择速效硝酸钾肥为最佳,并促使坐果、春梢开花以及果实快速成熟;进行二次施肥时,则应当选在采果之后,并以土肥和有机肥为最佳,促进花芽能够进行快速分化,帮助树势恢复,为来年的高产做好充分的准备。
5 叶红桃高产嫁接
(1)结合树形特点,嫁接芽分布的四周标杆中下部为最佳,中央大枝锯断,仅需要保留一枝作为引水枝即可。留芽数目应当根据桃树的大小来确定,树势较小的留3~5芽,大树则以7~10芽为最佳,最多不能超出15芽。
(2)在选择种芽时,应当选取已经结果几年的叶红桃母桃,取两年生枝条,粗细则以10~14 cm为佳。用薄膜对枝条进行包扎以备用,以免导致水分流失,种芽长度以16~20 cm为最佳,嫁接需要紧紧依靠砧木部位,长度为13~17 cm,刀削至内层平面即可,砧木所切下的深度应当与种芽进行匹配,在接合过程中,两者平面应当保持一致,密合部位需要对准一边的形成层即可,砧木与枝芽之间上面应当保留适当的空白,以利于上口接合,确保增生互合得当。
(3)在对薄膜进行选择时,宽度以7~11 cm最佳。首先用平面薄膜绕3圈,第3圈使薄膜稍稍高出砧木平面,再将砧木口包裹3圈,使其能够用作固定芽,再将留出的薄膜与芽身扎好,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导致其成活率下降。最好再进行防晒处理,将薄膜留芽眼对其进行封盖,可对顶端平面起到较好的防晒效果。根据岩头镇实际,将其嫁接至中下部为最佳,投产和成型非常早,果实质量较佳,效益可观。
6 整形与修剪
叶红桃应当选择主干分层形树冠,通常将其分为下层三主杆、上下2层,上下2层主杆之间的距离应当保持在60~80 m,其角度应当大于80°,下层三主枝应当保持60%~70%的结果量,不仅保证有效遮荫,也不会对下三主枝长势造成影响。若顶端过旺则应当对其进行处理,可对强枝适量疏散,或者将中心杆大枝全部锯掉,果枝群上部疏散强枝上长枝。
7 防治病虫害
癌肿病、黑斑病、褐斑病等都是叶红桃常见的病害,避债虫、卷叶蛾等则是较为普遍的虫害,可用抗菌剂402液200倍液对其进行防治,使病枝能够被有效除去。
8 参考文献
[1] 路超,王金政,安国宁,等.新泰红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4(2):39-41.
[2] 张晓峰,魏继新.鸭绿江燕红桃在栽培中土肥水管理关键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51.
[3] 崇有道.映霜红桃及栽培技术要点[J].山西果树,2011(2):48-49.
关键词 叶红桃;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087-01
1 建园选择
叶红桃属于适应性较强的一种植物,其被广泛种植于永嘉县岩头镇各个山地,但叶红桃的品质却受到气候以及海拔的影响。因此,在种植时,通常以海拔300 m以下的平壤北坡为主,土壤则以疏松和深厚为主,且黄壤或者红壤最佳,这种类型的土壤排水性最佳[1-2]。年平均气温以17~27 ℃为最佳,高温最好不超过39 ℃,低温则不能够低于-3 ℃。将坡地修筑为梯地型,梯面宽度以2~4 m为最佳,在进行栽植前1~2个月,对土壤进行深翻,挖穴直径为1.0~2.5 m,深度则控制在50 cm左右,然后每穴填入栏肥10~20 kg,再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钾与10 kg有机肥。然后将新土覆盖在上面,填土比地面高出20~25 cm,待到雨水将其沉淀并结实之后即可进行种植,以免出现由于土壤沉实导致苗木过深的情况,致使桃苗木的生长受到影响。
2 种苗选择
在对苗木进行选择时,以叶片大且厚为最佳,且正面叶脉非常明显,浓色节间稍短,叶脉呈现为较明显的高突,同时叶表现为弯曲现象,小苗脚批叶略带锯齿状。也可用当地的野生桃来进行品种改良,还可用生长状态良好且接口愈合效果较好、有3个及以上分枝、无病虫害的营养袋苗或者带土团的优质嫁接苗。同时还可结合根系的完好程度,对枝叶进行修剪,对不充实的新梢进行修剪,避免大量水分被蒸发,同时对带伤或者过长的根系进行修剪。但在进行引种时,应当适当进行试种,切忌进行大规模盲目引种[3]。
3 苗木栽植
结合气候、品种以及土壤情况进行栽培管理,并明确对栽植密度。通常情况下,株距之间应当保持4~6 m,对定植穴进行挖掘,宽度为60 cm、长度为50 cm、深度为60 cm,在定植前需要在穴中放置相应的饼肥或者有机肥料、土壤以及磷肥150~200 g/株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再将苗木放置其中,理顺根系,将表土依次填入其中,将四周的土壤踏平,使其与嫁接口齐平,注意不要对根系造成损伤。在完成定植之后,采用柴草进行遮荫处理,可使提高成活率。
4 管理和施肥
叶红桃只需要适当进行生皮根,无需再进行大量的锄草工作,以防对皮根造成损伤,导致生长受到影响。在进行幼苗定植时,需要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结果,为了达到快速生成的效果,栽植之后需要施肥和加强管理。幼树阶段,则需要经常除草、松土,确保幼树能够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在没有结果之前,每年只需要进行1次施肥,其他阶段则进行2次施肥。在叶红桃成林后,施肥时春季发芽前选择速效硝酸钾肥为最佳,并促使坐果、春梢开花以及果实快速成熟;进行二次施肥时,则应当选在采果之后,并以土肥和有机肥为最佳,促进花芽能够进行快速分化,帮助树势恢复,为来年的高产做好充分的准备。
5 叶红桃高产嫁接
(1)结合树形特点,嫁接芽分布的四周标杆中下部为最佳,中央大枝锯断,仅需要保留一枝作为引水枝即可。留芽数目应当根据桃树的大小来确定,树势较小的留3~5芽,大树则以7~10芽为最佳,最多不能超出15芽。
(2)在选择种芽时,应当选取已经结果几年的叶红桃母桃,取两年生枝条,粗细则以10~14 cm为佳。用薄膜对枝条进行包扎以备用,以免导致水分流失,种芽长度以16~20 cm为最佳,嫁接需要紧紧依靠砧木部位,长度为13~17 cm,刀削至内层平面即可,砧木所切下的深度应当与种芽进行匹配,在接合过程中,两者平面应当保持一致,密合部位需要对准一边的形成层即可,砧木与枝芽之间上面应当保留适当的空白,以利于上口接合,确保增生互合得当。
(3)在对薄膜进行选择时,宽度以7~11 cm最佳。首先用平面薄膜绕3圈,第3圈使薄膜稍稍高出砧木平面,再将砧木口包裹3圈,使其能够用作固定芽,再将留出的薄膜与芽身扎好,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导致其成活率下降。最好再进行防晒处理,将薄膜留芽眼对其进行封盖,可对顶端平面起到较好的防晒效果。根据岩头镇实际,将其嫁接至中下部为最佳,投产和成型非常早,果实质量较佳,效益可观。
6 整形与修剪
叶红桃应当选择主干分层形树冠,通常将其分为下层三主杆、上下2层,上下2层主杆之间的距离应当保持在60~80 m,其角度应当大于80°,下层三主枝应当保持60%~70%的结果量,不仅保证有效遮荫,也不会对下三主枝长势造成影响。若顶端过旺则应当对其进行处理,可对强枝适量疏散,或者将中心杆大枝全部锯掉,果枝群上部疏散强枝上长枝。
7 防治病虫害
癌肿病、黑斑病、褐斑病等都是叶红桃常见的病害,避债虫、卷叶蛾等则是较为普遍的虫害,可用抗菌剂402液200倍液对其进行防治,使病枝能够被有效除去。
8 参考文献
[1] 路超,王金政,安国宁,等.新泰红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4(2):39-41.
[2] 张晓峰,魏继新.鸭绿江燕红桃在栽培中土肥水管理关键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51.
[3] 崇有道.映霜红桃及栽培技术要点[J].山西果树,201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