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煤显微组分化学结构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对西曲煤显微组分的分子结构和自由基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镜质组、半镜质组和惰质组的芳碳率分别为0.84、0.91和0.93,镜质组分子结构单元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取代基和螯形醌基;显微组分的自由基浓度(10~(18)spins/g):镜质组3.87,半镜质组18.98,惰质组40.10。镜质组自由基为较小的含氧型芳香π自由基,情质组自由基为巨大的纯芳香π自由基;半镜质组的分子结构和自由基性质均介于镜质组和惰质组之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单斗-卡车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现状,并结合矿山的生产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安家岭露天矿实例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该工艺在我国露天矿开
本文分析了竖井工作面接近煤层时的应力分布,提出了适合竖井应力分布特点的预防竖井煤和瓦斯突出的方法,本法经现场实际应用证明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本文说明了测算井下氧化散热的必要性,论证了氧化散热和当量氧化散热系数。根据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建立了当量氧化散热系数的测算原理和方法,并提出了测算的必要条件和内容。
作者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磨屑分析、磨损面次表层硬度分析、增量冲蚀磨损法以及冲蚀磨损的准动态观察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几种钢和纯金属在低角下的冲蚀磨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在400×400mm干式分选流化床中进行了γ射线检测分选床密度的可行性研究。分别采用宽束法和窄束法在几种风量下对床层不同高度上的密度分布进行了连续测试。文中提出
2013年1月,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兼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小谟同志是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预警机之父"。他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
本文提出了一套机助绘制采动沉陷地区地形图的新方法,并编制了绘制地形图的基本程序,利用该程序能够预先绘制出地表沉陷后的地形图,较为完善地解决了在受到采动影响地区进行各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