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局解手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形成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单独成形环,25例)和人工腱索组(成形环+人工腱索,25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2组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结果,评价手术疗效,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患者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前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miR-31-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与线粒体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RT-qPCR检测OSCC组织和细胞中miR-31-5p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R-NC、miR-31-5p mimic、miR-31-5p inhibitor分别转染至SCC-25和CAL-27细胞内,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miR-NC组、miR-31-5p inhibitor组和miR-31-5p mimic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微管形成实验检测微管数目,
目的探讨后路前方撑开—后方闭合(AOPC)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陈旧性单节段胸腰段OVCF患者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AOPC截骨矫形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脊柱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检查测量胸椎后凸Cobb角、胸腰段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等矢状位参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背部疼痛及腰椎功能。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鸡尾酒”方案注射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术中对于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3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将膀胱注射针沿侧壁膀胱肿瘤边界0.5 cm处逐步注射罗哌卡因+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混合的“鸡尾酒”混合液,在膀胱肿瘤基底部及周围形成一圈“水垫”,然后行膀胱肿瘤电切。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后采用常规的膀胱肿瘤电切,对于有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的病例,采用观察组的“水垫”注射方案后再行电切。观察2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手术时间、切除深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重型颅脑创伤(SCT)患者术后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SCT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F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物理干预,PNF组术后行常规物理干预联合PNF。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静态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后,PNF组轨迹总面积、轨迹长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小/短于对照组(P<0.05)。PNF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
目的研究腹腔镜左结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左结直肠癌患者133例,根据术中取标本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NOSE组及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情况。结果NOSE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更长,术中出血量以及首次排气时间更少/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改良式翻皮技巧对颞肌下颅骨修补术中颞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改良式翻皮技巧颞肌下颅骨修补术的额颞顶部颅骨缺失患者(改良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45例采用常规颞肌下颅骨修补术的额颞顶部颅骨缺失患者(常规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技术相关并发症(术中硬膜破损、颞肌及脑组织损伤等)、术后外观缺陷(额纹消失、颞肌萎缩及皮肤凹陷等)及主观舒适度(颞部疼痛、咀嚼无力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技术相关并发症方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HR-MR)血管壁成像在镜像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中判断责任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镜像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术前通过HR-MR血管壁成像判断责任动脉瘤的结果与术中确认的责任动脉瘤结果进行一致性对比,计算通过HR-MR血管壁成像判断动脉瘤破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通过双侧动脉瘤瘤壁强化差异判断责任动脉瘤的准确率和失效率。结果21例镜像动脉瘤患者共检出42个动脉瘤。HR-MR血管壁成像时出现瘤壁强化的动脉瘤22个,其中破裂动脉瘤20个,未破裂动脉瘤2个。HR
目的比较腺样体肥大性鼾症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腺样体肥大性鼾症患儿161例,依据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表(OSA-18)评分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62例、重度组50例。根据3组患儿状况给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统计各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ES)评分。结果轻度组保守治疗有效率与手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保守治疗有效率低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脊神经后支阻滞,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艾司氯酸酮注射液,2组患者术后均行自控镇痛泵镇痛。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术后2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白介素-6(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检测试剂在甲状腺全/近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快速识别及保护甲状旁腺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44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PTH检测试剂分为观察组(使用PTH检测试剂)和对照组(未使用PTH检测试剂),每组22例。观察组患者于术中遇到疑似的甲状旁腺,由手术医生进行标记,对疑似的甲状旁腺进行PTH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切除;对照组根据经验判断是否切除。记录2组患者甲状旁腺检出结果,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钙、PTH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甲状旁腺检出比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