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制:困境与出路——调整时期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来源 :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从1988年开始又一次进入了调整时期。这次调整的核心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如何看待形成现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企业承包责任制,是这次调整首当其冲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行承包制在今明两年到期后的出路选择,更是令人关注。一、承包制的初衷与现实以企业承包制作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形式,是在当时我国发展与改革同时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作出的抉择。1986年以放权让利为基本内容的浅表层次的改革因国家无力继续让利而走到了尽头。已有的放权让利改革虽然使企业有了较强的利润动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开始增强,但放权改革并未改变企业内在的经营机制。由于缺少相应的自我约束 Since 1988, China’s economy has once again entered a period of adjustment. The core of this adjustment is to adjust th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How to treat the contracting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enterprises that forms the current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is the key issue that should bear the brunt of this adjustment. In particular, it is even more of concern that the current contracting system should have a way out after its expiration in the next two years. Firs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reality of the contract system The contract system of enterprises as the basic form of enterprise reform in our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a decision made under the extremely grim situ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erficial-level reforms that took decentralization and profit sharing as the basis in 1986 came to an end due to the inability of the state to continue letting profits. Although the existing decentralization reform gave the enterprises a strong profit motive and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started to increase, decentralization reform did not change the inherent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enterprise. Due to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self-restraint
其他文献
1989年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数额首次超过美国,引起了经合组织成员国及发展中国家对日本援助的关注。然而日本援助数额的增加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相反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将此提议变成了一个
<正> 近十多年来,以开发高技术和建立高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在九十年代将产生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哪个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就有可能成为下个世纪的经济巨人。这对各国来说都面临挑战,也都拥有机会。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提高综合国力,保持科技领先地位的有效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活力显著增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区域关系和区域秩序严重无序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其突出表现为:地域分工含混不清,
所谓过渡形式,从哲学的角度说,就是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相联结的中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就是由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的中间环节。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实践中,“
<正> 一70年代后半期,美国学术界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后帝国主义”(Postimperialism)的理论。其代表人物R.斯克拉和D.贝克认为,“后帝国主义是一种关于国际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式的观点”。60年代中期,斯克拉应邀在赞比亚大学任教。他在实地调查和学术研究中发现:跨国公司与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的民族资本和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前者并不具有帝国主义
去年7—9月我去德国西部地区访问了三个月,就西德统一问题作了考察并与德国学者进行了一些交谈。现将考察结果阐述如下。 1949年联邦德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宣告成立,从
一、对外购商誉与负商誉的再认识在企业购并过程中,当收购企业的买价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超过的部分一般被认为是被收购企业的商誉。一般情况下,企业购并的主
中国内地会是基督教的一个团体。 创始人戴德生(1832-1905)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其父是英国乡村药材商,后来改当传教士。戴德生是秉承父亲教诲来中国传教的。 1854年,年仅22岁
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联邦德国柏林市地震预测研究组共同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地震预测学术讨论会将于1989年10月16—20日在广州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是为从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