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定位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f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理实一体化”的旋风方兴未艾,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引发了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程何去何从问题的思考,本文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以求语文教学新发展。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语文课程 自我定位
  目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各中职学校中悄然兴起,并在应用中被逐渐纳入日常教学体系,随之被认为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和最有效的突破口。不可讳言,“理实一体化”的旋风方兴未艾,给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引发了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程何去何从问题的思考。
  1. 一体化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程现状
  作为重要文化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虽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这一学科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第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使得整个课堂沉闷至极,学生痛苦,老师也痛苦。这样就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课,语文课也越来越难上;第三,为了在招生竞争中取胜,教育管理者随意压缩、删减语文课的课时,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被弱化、语文教师不断被边缘化。
  正是语文课程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才被 “理实一体化浪潮”推到了被批评的风头浪尖上。语文课程存在本身没有错误,语文课程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是人们对待语文课程的态度以及使用语文课程的方法发生了偏差。目前,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争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的去留问题;二是语文课是否可以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2. 语文课程的设置符合当今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高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继续学习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语文课堂恰恰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堂,在中职教育中更显十足魅力,它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别等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对于学生学好各类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继续学习和发展、塑造健康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
  3. 专业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冲突
  我们再来借鉴一下广州市中职专业课程结构范型图,从中可以看出广州市把中职教育课程分为四个基本课程,只有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涉及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德育、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是与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同时存在的。由此可见,专业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冲突。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质疑:广州市对中职教育课程的划分属于个案,不能完全解答语文课是否可以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一问题。那我们不妨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入手进行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通俗点讲,就是围绕企业的某一项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为主导的情况下,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而中职语文课程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其渗透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除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外,没有其他实际操作的内容,更无法提炼出符合企业情境的典型工作任务,因此,语文课程不能生搬硬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4.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程作用愈发重要
  之前,许多专业课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单一的传授理论知识,理论学完后再由实习老师上实习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最大的缺陷就是理论管理论,实践管实践,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学了马上用,有的时候学生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再安排实习,理论的早忘光了。还有很多学校的课本理论知识陈旧,和实践有很大的脱节,而学生实习的时间很少,或者实习设备没有,直接导致实践知识非常欠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下淡化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应该包含人文学科知识、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机会少了许多。而中职毕业生将来从事某一专门职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专业技能的发挥,又往往与个人的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情况等非专业方面的因素有很大关系。由此看来,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承担比以往更多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且所起的作用也愈发重要,这种作用在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尤为突出。
  正如前面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程作用愈发重要,不能删掉课程也不能生搬硬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是也绝不能在“理实一体化”旋风面前无动于衷,必须思变,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性质和规律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不会在“理实一体化”浪潮中迷失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给语文课程一个正确定位的同时积极求变,我想语文教学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高职学院公共基础课对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2008(4).
其他文献
经过百年历史的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情况在变化,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全社会关注着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的走向,教师教育战线面临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  一、教师教育“前身”——师范教育的产生  师范教育源于1684年法国拉萨尔于兰斯创办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法兰克于哈雷创设教员养成所是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1870—1890年许多国家颁布法规设置师范学校,师范教育
【摘 要】同许多本科院校一样,高职高专院校也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进而加快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第二课堂 问题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英语教育活动,为学生创造快乐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加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体会课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实践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什么样的保障条件?本文以公共管理类专业为
你晚上穿着鞋睡觉吗?当然不,你把鞋子脱下来,放在椅子下面或者床下面。大人们也都是这样做的。那么,你想想看,在这又长又黑的夜晚,会有多少万双鞋子站在椅子下或者床下,而它们的主人
【摘 要】本文针对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本文提出了完善讨论式教学法的几点措施,包括讨论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讨论式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运用和讨论式教学法与时事政治的结合运用四个方面,以期让教师寻求到讨论式教学法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使政治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经济生活》 讨论式教学法 措施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及国民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通货膨胀已不再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节约现金使用的目标,已经从引导货币投向(消费)为主转向提高国民储蓄率,尤其是目前社会资金形势
一、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生源绝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生,极少数是初中肄业或者是出外打工了几年的,但在作文写作时他们却有个共同点,即现在的学生写的作文大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子,无论写什么文体,全班几十个人写的内容都差不多,有时连语调都一个样,内容雷同,语言没有个性。本人曾参加过学生作文竞赛的评卷工作,评卷中发现,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作文题的占绝大多数,并且主题大多都是表现老师的敬业爱业的,
秋天来了,操场边的两棵树上,结了许多果实.老师告诉我们,树的名字叫香橼.枝头上,树叶还很茂密,香橼一个一个地挂在树梢,仿佛从树叶中探出了一个个小脑袋.它们是黄色的,个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