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认知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情感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有了一定的要求。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小学品德;社会课;小学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小学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感受,同时,它也可以提高小学生对道德情感的认知程度。此外,必须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当中,这样,既可以加强小学生对道德观念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升华小学生的道德情感,让情感和知识进行融合,以此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率。
  一、 创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 创建教学情景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情绪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所谓的情景教学,指的是根据故事情景、表演等方式创建道德的情景环境,形象直观地呈现一种道德观点,并以此渲染某一种氛围。通过教学情景,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有效地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首先,可以渲染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情感是在某一个情景中出现的,尤其是小学生的情感,与某些环境和气氛息息相关。而且,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愉悦,而悲伤的气氛中很容易产生伤心的感觉。例如,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我的一家》中,主要展现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机会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老师可以根据这样的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景,让一个小朋友演唱《快乐的一家》,从歌声中让其他学生感受到家庭温馨的气氛,感受到自己父母的疼爱之情。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孩子们,你们爱爸爸妈妈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分别谈论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其次,理解观点,重点体验,达到情理交融。有的道德观点,只能靠自我理解,无法用言语阐述,所以,必须要利用情景教学,进行情景体验,从而有效地掌握和理解这些道德观点。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中,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共和国的公民。但是,这样的概念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分别阐述这个概念,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感受国家精神。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既可以达到情理交融的目标,也可以有效地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2. 情绪感染
  情感是非常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这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其一,以言激情。言语是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老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人物事迹,或者用语言直接进行阐述,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文字资料,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比如《五星红旗的来历》《国歌的诞生》,通过这些资料,详细地了解国旗、国歌的含义,明白我国国旗上的五星红旗中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的象征意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里程和革命团结的意义。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其二,以情激情。对于一些不良行为和情绪低落的学生,老师必须要以关心的方式,亲近这些孩子,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以此,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 以美冶人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当结合美学进行教学,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曾经有一句名言说道:“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思想品德只有与美的教育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美不在于外表,而是一个人的内心。而道德标准是展现一个人内心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关心老人》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体会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爷爷奶奶和其他老人都必须要尊敬友爱。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娱乐的方式,感染学生。比如,唱歌、跳舞、绘画等等,加强孩子们的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而孩子们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道德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地将美的教育渗透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 以形育人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过程中,都会通过榜样的作用感染学生,所以,如何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讲述一些感人事件。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别把花草弄疼了》的教学中,可以根据相关的需求,收集一些相关的素材,塑造一些愛护花草的经典形象,从而改善以往的教学效果。其次,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树立良好的榜样。在介绍完一些人物事迹之后,可以结合班级里一些比较出众的学生,进行赞扬和嘉奖,将他们的行为作为榜样,感染其他同学。这样,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有效地感染其他同学。最后,对于榜样人物的事迹,必须要进行深入地分析,结合思想理念,增强孩子们的道德观念。让他们以模仿为主,然后慢慢地向内心改变,从而有效地发挥模仿的作用。另外,必须要深入地分析榜样人物行为的精神,阐述他们的道德目标和动机,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自己应当怎样去做、如何去做。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既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也要灵活进行教学。并且,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与现实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健.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7 9.
  [2]盛秀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J].教师,2016(27):11-12.
  [3]郑亚男.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J].学理论,2013(11):277-278.
  作者简介:
  钱志平,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英语课程被赋予了新的教学任务,任务型阅读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英语课程的新要求,本文对任务型阅读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且提出了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合理有效地运用任务型阅读法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课堂实例来论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对运用任务型阅读法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英语教师开展任务型阅读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英语
摘要:词汇是英语的基础。很多同学在记忆单词过程中,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记忆法;创设情景;研究  一、 引言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进行观察、总结,将记忆单词这份苦差变成乐事。  其基本方法是根据词根、拆分、谐音等记忆方法,并创设一定的情景,实现词汇记忆的高效化;就词汇记忆方面可以节省学生大量的时间,将所节省的时间用于阅读,更是有助于英语能力
摘要:在实际的九年级英语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都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学生的自主能力也难以有所提高。文章基于九年级英语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教学;现状;策略  不少教师开始转变思路,追求效率,希望通过高效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有所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九年级英语学习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教师只有在明确了课堂
该文提出了采用微型计算机对焊接产品X射线拍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由此对焊接生产质量作出定量判断的一种数学模型和方法。它可以用来评定一个车间、工段、小组、焊工在不同时
会议
在’98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许多人都注意到,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赛事的消息时,常常注明采自“国中网”的字样。于是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人普遍意识到,一种新的媒体,即网络媒体正悄然向我
摘要:在中学的学习阶段,思想品德课始终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很多的中学开设思品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学校希望通过教师们的教导学生们能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去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但是,现在很多的中学思品课的教师普遍习惯于采取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们对于知识机械式的背诵和默写,这样的教学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思品课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因为教师们要求对大量的复杂概念的背诵而逐渐降低,为了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