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做投资改进了我的世界观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很多人一样,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年代成长起来的何欣,早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或科学家,但在留学生活中,他改变主意踏入了投资这一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直接投资集团——美国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的何欣再回去看当初参与设计的建筑项目,觉得“怎么看怎么丑”。“我在读商学院之前和之后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回想起来,其实在大学时何欣的投资天赋就已经显露出来,当时他利用学校摄影部与只收外汇的宾馆之间的价差,“倒卖”柯达胶卷赚了不少请同学吃饭的钱。
  
  我是1981年上的大学,在浙江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学习,上大学时看的第一部外语片是《飘》。那几年出国留学是一种风潮,我在大学里比较早就接触到一些外教,外教在中国的生活其实很寂寞,老师就常找我们去他们家里聚会,他们可以说是我的启蒙,同时也就接触到一些国外的学术知识,慢慢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1985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北京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作工程师,工资是60多元一个月。好在我在美国有不少亲戚朋友,不仅资助我还帮我同国外的一些教授取得联系。比较幸运,我拿到了加拿大交通部提供的渥太华卡尔顿大学的奖学金,1988年去加拿大读工程硕士。当时我的梦想还是成为科学家,我们那一代人都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当时初三和高三都没读,就读所谓“快班”上了大学,一直的梦想就是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1991年在卡尔顿读完硕士后,我进了美国一家工程公司做工程顾问工作。
  本来是要继续读博士,但后来在工作中碰到很多MBA,我发现他们的思维跟我很不同,听他们谈起金融、投资什么的对我非常有吸引力。当时我主要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构,做很多数学模型,非常乏味。我一想复合材料的博士和博士后要读5年,我做那么多研究将来会有多少人看?是否也考虑一下读MBA?
  后来就决定读MBA,申请去了加拿大的约克大学舒力克商学院。毕业之后我就回到香港,当时香港刚刚开始发展证券市场,需要大量熟悉中国市场的分析员,1994年我回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DBS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员,然后又到了日本的日兴证券做基金管理。
  1998年,我进入英特尔投资部作助理董事,这是我做风险投资的开始。这一年正好也是中国风险投资业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懂技术又对中国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当时对风险投资是不太懂的,但对技术还比较了解,而且证券分析和风险投资研究和工作的方式比较接近,所以进了这一行。
  我是英特尔风险投资团队最早的员工之一,在亚太区我们投资了8个项目,其中中国的项目有鲨威体育、搜狐、亚信、UT斯达康、电讯盈科等。现在市场上大家看到的网络公司,我们当初全都看过,跟他们有过很多互动和探讨。很多网络公司的模式是拷贝美国的,我们常跟创业者探讨这些商业模式怎么在中国来做,无形当中帮助了很多创业者,有的甚至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对我来说这也为以后从事这一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之后到2000年凯雷投资进入中国时,我加盟担任副总裁。当时觉得凯雷的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比较有发挥的余地,而且投资金额也比较大,薪筹奖励制度也不同。
  凯雷在中国走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1年,我们投资的多是比较早期的项目,科技泡沫的时候我们的投资非常保守,投资的并不多;2001—2004年是第二阶段,我们投资的面扩大了,同时对所投资公司的行业和商业模式看得比较重,其间我们投资的携程项目获得了15倍的回报率;去年以来是第三阶段,我们投资了很多项目,这些投资项目都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凯雷在亚洲的发展已受到认同,我们付出了很多的耐心和努力。凯雷的每一步成长我都参与了,而且我是从2000年加盟到现在唯一还留下来的,2002年被提升为董事,2005年初提升为董事总经理,并被评为十大“首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家”之一。
  下一阶段我会比较专注在中国地区的投资和凯雷在本地的团队建设。现在我们基金的规模也有很大幅度的增长,我想下一个阶段的投资环境比过去更好,我们要保持领先优势,让凯雷在中国成为更成功的品牌。
  每个人走的路不一样,做投资这一行使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对于学习新事物和改进我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前段时间我回浙大庆祝毕业20周年,我们同学聚会,我看到回去的同学们,都是教授、博士生导师或者工程师,改行的人寥寥无几,我倒觉得金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现在的生活应该是我更加喜欢的,也更适合我的性格,我一点都不后悔。
其他文献
严望佳有空坐下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已经接近下班,这位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应用专业的女博士秀丽端庄,总是让人忘记她的网络安全专家身份。1996年回国后,她创立了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8年时间,这家公司已成为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1989年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便选择了留学,因为我是学计算机的,最新的科技研发在国外,就想去国外深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国外6年留学
期刊
李亦非感冒了,有点鼻音,但声音依然明丽清脆,情绪饱满。这位刚刚升职的维亚康母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坦言,自己20年前出国的动机很感性,“就是想周游世界”。20年来,出国留学,在美工作,回国创业,一直到今天的职位,她认为期间充满了偶然和机缘:“每一段经历都像一颗珍珠,无论精彩还是黯淡,只要靠勤奋和执著,就能串出人生的美丽”。    中学时,我想成为女大使。考上外交学院念大一,想到联合国工作。这就必须先走出
期刊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2001年以前,中国市面上销售的所有电脑使用的芯片没有一枚是中国设计的。2001年3月,这道中国IT人心里的伤坎被一群年轻的归国学子攻破了,中国开发出第一块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数码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结束了中国无芯片的历史。随后,“星光”系列芯片陆续发布至“星光五号”,“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被惠普、罗技、三星、富士通、联想等著名公司广泛应用,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超过60%,
期刊
作为中国期货协会会长注定是个“拓荒者”,田源认为一辈子只做了几件事,但这几件事都是开辟了几个不同的行业或领域。从价格改革到创建国内期货市场,从国外留学归来到亲自做企业实验,他被尊为期货业的“教父”。    出国之前,我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党组成员,常务干事,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办公室价格组的副组长。我在那工作了8年,主要是做价格改革和政策研究。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
期刊
仅仅在10年前,摩托罗拉还一直是引领尖端技术和卓越典范的代表,享有着全球最受尊敬公司之一的尊崇地位。它一度前无古人地每隔10年便开创一个工业,有的10年还开创两个。但当这些工业兴盛起来,进入寡头竞争的成熟阶段之后,它却遭遇一次又一次重大的挫败。  最近10年,它已经退出了自己所开创的半导体、汽车电子——这些业务在它的手上陷入困境,它一旦撒手往往又起死回生。而最新的迹象显示,摩托罗拉很可能要放弃它的
期刊
1983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电脑是何物,中国科学院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脑室里还铺着厚厚的红地毯时,13岁的梁建章已经可以编写电脑程序用来辅助写诗。15岁上大学,16岁出国留学,20岁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修完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全球著名的Oracle公司,30岁创立携程旅行网……看看今天携程旅行网在各大机场的曝光率,不由得不佩服梁建章。阿里巴巴的马云在评价这位留学美国的海归CEO时,毫不吝啬的用了两
期刊
王维嘉和他1994年在硅谷创立的美通公司拥有一个世界第一:第一个提出并开创了无线互联产业,将个人移动信息服务的革命性技术和产品带给了全世界。这个由华人开创的产业,可能让中国几百年来第一次在一个主流文明上领先,每想到此,王维嘉就激动得睡不着觉。    1977年冬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就是堂堂五尺的男儿也会亢奋地啜泣起来。我义无反顾地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这所几乎是全国最难考的大学。回想起拿到录取通知书
期刊
2005年1月,当搜狐成长为真正成熟的公司时,已经在搜狐工作6年、并先后担任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的古永锵带着一丝疲倦离开了搜狐。古永锵称这段时间为“闭关”,闭关的时间使他可以到世界各地旅行,也使他有更多思考空间。11月,古永锵带着自己新创办的合一网络公司正式出关,他对“合一”的解释是三网合一、合作第一、一人一口。    我的母亲是天津人,父亲在广州创业,我出生在香港。14岁时,我自己独立选择去澳
期刊
简洁到甚至略显狭小的办公室里,搜房网CEO莫天全在接受采访的间隙还在安抚一位大区总经理打来要人的电话。这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与管理双博士以一贯沉稳的作风,在2005年将搜房网的橙色铺到全国40多个城市,搜房网全面扩张正在上演。“凡是跟家有关,就离不开搜房。”莫天全说。    1990年12月28号,我离开北京前往美国。那天北京下着漫天大雪,但我的内心却十分激动。我一直认为中国和美国是这个地球上最
期刊
和记者握手的前一秒钟,李文的手还挥动着跟上一位客人道别。他当天早上刚从长春赶回,第二天又要去南京。和所有上市公司一样,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公司现在最急迫的工作就是股权分置改革。作为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李文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  本科就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李文主攻中药,在英国伯明翰ASTON大学商学院学完MBA后,曾经担任英国葛兰素·威廉制药公司高级商务经理、英国Technomank管理顾问公司项目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