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界面的结合机制

来源 :材料研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轧制终止取样法对镍-不锈钢热轧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界面成分、界面组织以及界面处的氧化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轧制过程中界面的结合机制并根据热力学原理解释了高温下选择性内氧化的机理.将复合板坯加热至1200℃,保温120 min后进行轧制,分别在轧制3、5、7道次后中断轧制快速水冷,随后进行取样观察.结果 表明,轧制3道次时终轧温度为1000℃左右,金属之间有近距离结合,微观组织有轻微的畸变,界面两侧的板材均为等轴晶粒,元素的扩散不甚明显;轧制至5道次时终轧温度为940℃左右,316H的晶粒被拉长而发生晶格畸变,界面附近出现明显的扩散行为;轧制到7道次时终轧温度为880℃,316H层出现大量拉长的畸变晶粒,界面处主要是轧碎的细晶组织,但Ni层的晶粒粗大,界面附近Ni、Fe和Cr元素充分扩散,微弱扩散的Mo元素在316H界面富集.镍-不锈钢复合板在轧制过程中界面的演化遵循三阶段理论和N.Bay理论,3道次到5道次间处于物理接触阶段、物理化学阶段,轧制7道次时物理化学阶段结束并开始扩散,即开始进入“体”相互阶段,主要元素在此阶段完成相互扩散.在高温低氧环境的轧制条件下,界面处生成Mn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因轧制而破碎并向基材挤压最终在界面附近成链状分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污泥产量和处理量呈上升趋势。为解决江西省城镇污泥处理问题,对省内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城镇污泥产生和处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2017年和2020年江西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年产生量分别为50.17万t和71.27万t,预计2025年将达到85万t。但目前省内污泥处置技术较为落后,主要以填埋和制砖为主,其原因是由于政府和污水厂早期对污泥的处理处置不够重视,法律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以及污泥处置责任主体和最终处置路线不明确。为提高江西省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对我国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