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斗争与本土革命:冷战逻辑的解读——从《冷战与革命》看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创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史新研究不仅表现在多国档案资料的发掘和运用,更表现在对冷战本质及其结构性特征的再认识,其中包括研究视角的拓展和转换.从新视角着眼,冷战逻辑并不限于国际斗争的层面,而且延伸到各地区本土革命的层面,两个层面的"四维互动"体现了作为世界体系结构性分裂的冷战格局的本质.文安立的<冷战与革命>通过对冷战与中国革命互动关系的考察为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创新作出了贡献,但作者的理论思维尚待进一步厘清.
其他文献
"清流"时期的张之洞,由名士而跻清要;督抚时期的张之洞,由洋务而成名臣。名士必有异言异行,名臣必有异常政绩。所谓内外有别,张之洞对待国人的异言异行,不一定适用于外人;文化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巨大符号,其丰富的意蕴,多样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1911-1912年间上海、北京各城市中的开放私园、同乡会馆、街头等公共空间来生成、填充、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