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肺炎药物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造成了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迫切需要研发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综述了疫情暴发初期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进展,重点介绍“老药新用”、小分子及抗体创新药物研发和中药等。通过“老药新用”研究发现多个老药具有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作用,其中瑞德西韦、法匹拉韦、氯喹和羟氯喹等进入临床研究,尤其是瑞德西韦成为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首个药物。针对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S蛋白开展的抗体发现和靶向3CL蛋白酶及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等新冠病毒复制过
其他文献
As a promising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y,transient thermoelectric device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refrigeration.The performance
以氧化石墨烯(GO)和胶原纤维(CF)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胶原纤维多孔材料(rGO/CF),考察了CF脱脂程度、GO尺寸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同时,还以重铬酸钾溶液为处理对象,考察了GO与CF的质量比、吸附时间以及Cr(Ⅵ)初始浓度对rGO/CF对Cr(Ⅵ)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脱脂程度越高,GO尺寸越大,得到的rGO/CF的形貌越规整,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当GO和CF质量比为2∶1时,rGO/CF对Cr(Ⅵ)的吸附量为30.10 mg/g,比CF和rGO分别提高了148
人参皂苷是我国传统中药人参的主要活性物质,稀有人参皂苷相较人参皂苷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也更利于身体吸收,具有镇静催眠、促进细胞分化增殖、抗肿瘤、降血糖、提升免疫力等作用。然而,稀有人参皂苷结构复杂且在人参中含量极低,限制了其开发利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法合成稀有人参皂苷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对近年来生物合成稀有人参皂苷研究进行汇总梳理,总结稀有人参皂苷的主要种类结构及近年来生物转化法和异源合成法合成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生物转化法汇总了以人参皂苷为底物的转化生物,异源合成法总结人参皂苷的
为解决水波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较弱和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基于莱维飞行和自适应权重的水波优化算法,利用莱维飞行和自适应权重改进水波跳跃公式.采用莱维飞行使得水
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威胁。目前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大多是对城市土壤、污泥、农田土壤等受人为干扰较多的环境开展。然而,人为干扰少的土壤中抗性基因的背景值研究仍较为缺乏。针对贡嘎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其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多样性及丰度特征,并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贡嘎山海拔在2948~3651 m的7个土壤样品,共检测到132种不同的抗性基因和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每个样品中的抗性基因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中和抗体作为最有希望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治疗药物,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抗新冠病毒单克隆中和抗体药物研发的进展、涉及的主要技术和主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包括COVID-19在内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和抗体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Hot dry rock,as 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can alleviate resource shortag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Based on data from the Qiabuqia geotherma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全球公共健康、社会和经济运转造成了重大影响。在药物研发迟滞及疫苗有效性未得到充分验证的情况下,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的快速筛查,寻找潜在的感染者(尤其是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并进行集中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首要的任务。因此对于SARS-CoV-2感染,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总结现有市场上的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产品,对全球抗原快速检测市场进行分析,概述其研发的动向并展望了我国在新冠抗原检测新方法、新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寻找天然、广谱及抗菌效果较好的抗菌物质,以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为研究材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SDS-PAGE和HPLC-MS/MS等方法对其所产的抗菌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显示该抗菌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32 kDa的鞭毛蛋白.进一步对其抗菌性能进行研究,发现该抗菌蛋白的抑菌谱较广,可抑制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植物病害真菌,对蜡样芽孢杆菌、产气大肠杆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抑菌圈分别达到:24.82±0.42 mm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由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因在血液瘤、实体瘤等临床治疗中被证明是一种极有前景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国内外抗体药物研发的新热门方向。系统阐述了ADC药物开发及工业化生产中的核心五要素,对国内ADC的研发管线进行了梳理,并对参与ADC研发的核心企业的技术布局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的ADC研发方向选择及地区产业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