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审美情感对于中学生语文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现在新课改也为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语文教育本身就具有审美的功能,高中语文教育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起学生高尚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关键字】高中语文 审美能力 教学和培养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下,人们的思想和思考方式都发生者急剧的变化,甚至都产生了审丑心理。在现实中好多时候有的人更享受污言秽语,特别是在网络的段子和用语,他们似乎觉得这才是人生的激情之所在。所以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育中,要加强对审美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感受作品中形象的美
  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有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而且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景物将其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景、情合一的状态。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诵、演唱,从听觉上把学生引入作者所描述的美的境界。当然老师也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视频来让学生更直观的体味作品的美,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探求。比如在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学生闭起眼睛,老师通过有感情的朗诵,让学生也能跟着作者步入夜色中,满怀心事的走近荷塘,在那美丽的荷塘边,看着那脉脉的流水,一阵风略过荷塘,似乎带走了几多的烦忧。看着这景致,想起古诗词中对莲花的描述:采莲南塘秋,莲子过人头,举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就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中又转到了家门口,学生也随即睁开了眼。学生通过这样的感受和心理体验既感受到了荷塘的美丽也体味到了作者当时一种烦闷的心情。而且朱自清也很好让学生懂得了文学能提高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就像我们看见一池塘的荷花,虽然不能像拥有深厚文学功底的朱自清一样,想到那么多关于荷塘和莲花的诗句,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或者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等。这便是文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
  二、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
  学习文章的用词和语言,并且能对其品味和欣赏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语言文字本身可以蕴含这作者的情感或者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语言清新脱俗,带有一种少女般的秀丽,而且文章整体的语句节奏轻柔且委婉,宛如一首动人悦耳的歌谣,又如一首优雅的钢琴曲。也正如那一句评价:诗歌是穿着脚镣在跳舞。再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体味里面对人物的描述。比如在描述林黛玉时: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让学生体味语句的优美,从而体验其中的美妙。这也就是为什么《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的原因之一。有人曾这样评价: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也有人评价就把曹雪芹的诗歌从《红楼梦》中拿出来,在清朝的诗坛里,也几乎可以和纳兰容若比肩。所以在学习这样的文章时,老师要让学生体味文章词句的优美和韵律,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感情,从而在反复对优美的文字咀嚼和欣赏时,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美丽的感悟。
  三、深入作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学作品不可能单单的描写一个景色,它通常在景色中包含着作者的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文章也往往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目的。比如老师在讲授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就表面上看,海子是通过最直接的描述,比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粮食、蔬菜、河流和青山等来描绘出一副直观美丽的幸福画卷。让人读后感觉温暖且充满希望。但是事实对文章仔细阅读中后,就会注意到海子开头用的是:从明天起,所以整篇的文章所描述的那种温暖而美好的场景其实都只是一种假设和想象。从而可以体会到海子当时生活的窘状和不如意,以及对一种美好而安宁生活的向往,这是海子在困苦生活中,一种温柔但却坚定的呐喊。所以老师只能带学生仔细的阅读文章,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魅力,也才能真正有美的感受和体悟。再比如学生在学习《边城》这一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介绍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其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感情,从而实现情感的转移,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社会都市腐朽生活的深恶痛绝,讨厌那种庸俗、自私或者市侩等行为,而对乡土的淳朴风情十分怀念。所以老师通过让学生深刻的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真正提高学生更深层次的审美能力。
  四、总结
  在高中的语文教育中,老师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来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慢慢体味到文章的优美和情怀。不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了审美的能力,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是培养了学生创作美的能力,让其拥有了一双妙笔生花的手。
  参考文献
  [1]刘艳玲.论高中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10:123-124.
  [2]孟海霞.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探析[J/OL].电子制作,2014(06).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人的一生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我们在学习中,特别是在物理学习中,要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物理这种理科性质非常强的学科,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  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往往是老师讲知识点,解题步骤,而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学
【摘 要】初中的体育教学其实应该遵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这样他们未来才会有一个真正的体育爱好的。在未来的发展和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好的体育爱好,会让他们更加的放松和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其实现在对于孩子体育爱好的培养是对全民健身的活动的一种实践。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初中教学 全民健身教育  一、将教学融入生活,让孩子们培养一个体育爱好  在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科的研究和探讨我想都应该围
本论文以一年生皂角(Gleditsia sinensis Lam.)、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和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通过研究三种苗木在盐旱
为评价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区的环境状况,本研究以荒山荒地、水蚀区、风蚀区、瘠薄山地等四种类型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区域内树木生长情况、生物多样性变化、土壤侵蚀及微地形环
【摘 要】作为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解题方法,作图法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和解题能力。将作图法应用于高中化学解题中,不仅能够使高中化学中的一些抽象的化学原理、化学定律、化学公式等更加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对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做题分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本文从作图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展开,主要探讨作图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作图法 高中化学解题 应用  作为
【摘 要】数学作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翻转课堂的出现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方法,本文立足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以翻转课堂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北师大教材的相关内容,对翻转课堂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提出了全新的策略,供广大高中教师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 圆锥曲线 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翻转课堂正是
【摘 要】高中新课改以来,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回归其主体地位,让学生對作文进行互改自评。在学生进行作文互改自评后,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法、示范法、扩展法,来充分引导学生的写作思路。三种方法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可以使学生作文在互改自评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关键词】高中 写作 对比 示范 扩展  高中新课改以来,作文教学强烈呼吁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作文进行互改自评。但是,对于材
【摘 要】愉快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學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提高成绩。初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不仅能够为学生展现一片新的天地,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新鲜的事物,对于初中生而言,将繁琐的地理知识都刻印在脑子里存在一定的困难,必须有动力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学习。本文就对愉快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关键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针对新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实际,现就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与《新课改》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对社会、对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要真正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 主动 能力 培养  听了许多数学课,时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