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文化五力” 推进企业攀升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子进出口北京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国有综合型外贸企业。25年来,公司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商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累计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0多亿美元。公司在美国、香港及境内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和10家合资、参股企业,资产总额达3.8 亿元。曾6次被评为“北京市出口先进企业”,3次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百家出口先进企业”,8次荣获“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系统经营业绩一、二、三等奖”,还曾荣获外经贸部颁发的“出口收汇、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称号,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颁发的“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先进单位”称号。公司连续8年跻身“全国进出口企业500强排行榜”,最前的位次是第61名。公司于2003年、2004年进入北京市百强企业行列。
  25年来,公司积累了丰厚的企业文化底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形势的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金小军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培育创业精神,激励创新行动”的总体目标,通过大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导向力、保障力、提升力和辐射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了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为公司走上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立共同信心──增强凝聚力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增强凝聚力,正是2000年前后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时,国家外贸体制改革力度明显加大,国有外贸公司独揽天下的局面已经打破,众多个体、民营、合资以及外商独资企业迅速冲进外贸市场,公司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少,原来享有的进出口配额、许可证、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更是取消殆尽。就是在这个外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势之下,由于过去担保责任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恶果又集中爆发,致使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经营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员工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波动。一些人对外贸改革感到困惑,一些人对公司前途感到迷茫,人心涣散、怨声载道。新领导班子敏锐地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把这支敢打硬仗的精锐部队重新组合,再创辉煌,公司利用20年司庆的契机,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了以“正确认识形势,锻造企业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正确认识形势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基础。一是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文件,深刻领会外贸体制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和作用,邀请专家学者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给大家答疑解惑,从而找到了公司在全国大局中的价值所在。二是成立公司发展规划小组,深入考察上海、广州、深圳、义乌等地的外贸市场,调查了解成功外贸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发现公司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坚定了打造公司经营特色,由贸易链向产业链延伸,保持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的优势,走市场化、实体化、国际化之路的信心。三是组织员工分析公司在地缘、产品、渠道、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及多年来创造的无形资产,使大家看到公司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四是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公司工作会,引导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摈弃计划经济时期等、靠、要的思维定势,彻底根除埋怨、失望、畏难等不良情绪,从而奠定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同公司再创辉煌的思想基础。
  领导作风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如果公司领导班子的作风不正,即便有再好的客观条件,也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此,公司狠抓了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一是“廉”,内抓廉洁自律意识的提高,外抓制约监督机制的强化,制定了重大事项议事规则。中心组学习会上做到警钟常鸣,听廉政报告、看反贪展览之后都要组织大家认真讨论。通过健全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和相关业务制度,堵塞工作环节上的漏洞,提高了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二是“勤”,勤学习、勤工作、勤思考。要求班子成员要在学习上有新收获,在工作上有新成效,在发展上有新思路,提高了班子整体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亲”,亲近员工、亲临一线、亲和客户。要求班子成员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真心与员工平等相待,切实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需求,例如:员工过生日,党委书记金小军亲自写贺词,温暖的问候、真挚的评价、热情的鼓励,充满了对员工的理解、信任和期望,使员工受到深深感动和激励。领导干部深入市场、深入现场、深入问题,亲自带领员工创造新的业绩。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自觉增强服务意识,与客户建立起合作、共赢的亲密关系。领导班子良好的工作作风使员工看到了带头人的胸怀、志向、决心和能力,看到了公司扭转危局、走出低谷大有希望,于是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原来士气低落、心情压抑的状态终于转变成了团结振奋、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
  经济效益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根本。在理顺人心、焕发斗志的基础上,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和全体员工的认真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五年发展规划,采取以财务核算为龙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进出口总额的逐年增长。同时,公司积极还贷,将银行贷款由2000年的1.7亿元,下降到2004年底的5000万元,大大减少了贷款利息的支付。随着经营状况的逐步改善和员工收入的逐步提高,公司对员工的凝聚力得到了稳步、持续的增强。
  
  培育企业理念──增强导向力
  
  企业理念是企业实施发展战略的精神保障,是指导员工工作思维、工作行动的信条和指针,具有引领员工队伍正确执行企业战略的导向作用。没有共同理念的企业,即便员工积极性很高、工作能力很强,也不会形成强大的合力,不会有效克服工作的盲目性,更不会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公司认真提炼、悉心培育共同的企业理念,努力把员工队伍建设成一个与企业同心、同德、同目标、同行动的理性化团队。
  公司以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为目的,采取“ 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经过领导提议、全员酝酿、专家指导、反复修改,最后确定了公司的企业理念系统,形成京电文化的雏形。
  企业宗旨:顺势而为,繁衍生息,战胜自我,追求卓越。
  企业哲学:超越贸易,发展贸易。
   企业愿景:建成贸工技一体化、经营灵活快捷、服l 务管理到位、投资回报稳定、可以持续发展的国际经贸企业。
   企业战略:市场化、实体化、国际化。
   企业精神:学习、务实、执着、创新。
   企业作风:热忱、稳健、坚韧、和谐。
   经营理念:诚信、专业、高效、共赢。
   管理理念:规范、公平、团队、沟通。
   有人认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掌握在企业领导者手中,领导者是掌舵人。公司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领导者尽管是企业方向的倡导者和决策者,但企业的实际走向,除去受外部因素影响制约以外,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本企业的员工。如果领导者确定的方向没能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就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一贯的坚持,也就不会起到引领企业顺利发展的作用。因此,公司制定了详细的企业理念实施方案,按照分步骤、分层次、有侧重、求实效的方针,努力使企业理念在全体员工中入耳、入心、上手,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一求理解认同。这是宣传学习阶段的目的。企业理念系统的文字表述是简练的、抽象的,为了便于员工理解,一是将其具体化,逐条写出了详细释义。在公司举办的企业理念培训班上,公司领导担任主讲,重点阐述每一理念的内涵、目的、意义以及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金小军总经理还把自己结合本公司实际总结提炼出的“八条生存定律”和“十条破旧立新的思维方式”逐一给员工讲解。“八条生存定律”即: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生存的意义;基础管理体制是构筑企业大厦的根基;诚信是企业最靠得住的战略;要造名,更要造实;市场生态是企业的生死场;市场需求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要激情,更要理性。“十条破旧立新的思维方式”即:关注企业成长,比关注眼前成果更重要;关注利润,比关注规模更重要;关注现金流量,比关注利润更重要;关注组织成本,比关注组织价值更重要;关注风险控制,比关注总量增长更重要;关注失败的原因,比关注失败本身更重要;关注投资节奏和时机,比关注投资额大小更重要;关注企业文化的打造,比关注薪酬体系更重要;关注人才投资,比关注固定资产投资更重要;关注人才的品德操守,比关注人的才华技能更重要。这些针对性极强的新观念,在员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有的员工说,我们的企业理念不是在作秀,确实是对症的药方。在员工基本弄清企业理念主旨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第二步是将其形象化。培训班上,讲述了公司以往涌现出的大量的先进事例,并剖析了这些事例折射出的先进理念。员工们说,企业理念虽然看起来“虚”,但它确确实实蕴藏在我们的队伍中;虽然听起来“高”,但我们只要努力就能做到。
  二求尺度修订。这是对照反思阶段的目的。公司认为,企业理念是企业统一的、高标准的价值观。统一,就在于它是判别全员行为是非曲直、高低轻重的统一的度量衡;高标准,就在于它向全员提出了高于现状而又能达到的理想水平。为此,公司开展了对照企业理念找差距活动。领导层重点对照企业宗旨、企业哲学、企业战略,经营部门重点对照经营理念,管理部门重点对照管理理念,全员都要对照企业精神。找到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后,通过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进一步调整、提升了个人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修订、完善了部门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有的员工说,这回公司有了整体感,大家心里也有了方向感。
  三求落实行动。这是实践理念阶段的目的。公司认为,要让企业理念发挥实际作用,必须将其具体化。为此,公司、部门和个人分别制定了整改重点目标和措施。大到企业的年度工作安排,小到某项业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细到员工个人之间的协调配合。例如:业务二部一直与泰国客户有贸易往来,以前他们是通过减少外商的收入来增加本公司的利润。后来,他们学习了公司“诚信、专业、高效、共赢”的经营理念,进行了换位思考,认识到了同外商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于是,他们主动为外商提供增值服务,将以往出口货物的大包装改为小包装,既不增加外商成本,又解决了外商运输、销售不方便的问题。仅此一项改进,外商订单就由200万美元增加到了300万美元。为了促进理念落实,公司先后组织了多次自检互检、经验交流、业务竞赛、创优评先等活动,逐步形成了上上下下高标准、严要求、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氛围。
   培育企业理念是一个持续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公司每半年结合目标责任制考核都要将上述三个环节重复一次,从而使得企业理念的根越扎越深,成果越长越丰硕。
  
  优化工作制度──增强保障力
  
  提起企业工作制度,有人就把它简单理解为“制人”。为了通俗易懂地讲解制度的作用,公司领导把它比喻成火车运行的铁道。铁道的功能在于:保障火车按照既定路线,安全、平稳、快速到达目的地。因此,路线──应是设计最科学的捷径;安全──应能避免发生任何非故意性事故;平稳──应能保证火车以最低的能源材料消耗,取得最佳的运行效果;快速──应在满足正常行驶的基础上,还能满足火车提速的需求。这就是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
  2001年,公司在对原有109项制度进行了彻底清理之后,开始了全面的制度建设。一是按照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设计制度体系的主体结构,保证不出现结构性欠缺。二是完善各个主系统下的子系统,保证各种要素齐备。三是确保各项制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文字准确。按照财务、业务、人力资源、投资、行政五个管理主题,确定了34个分项,撰写了81份管理制度。所有制度草案,经过员工民主讨论通过后,就是企业的最高权威,一经实行,必求严格。凡需修改完善的,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目前,这个制度体系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员工们反映,岗位职责清楚了,工作流程明晰了,内耗减少了,效率提高了。
  2004年,公司进一步加强对进出口业务的管理和监控,实行了对合同“预算、核算、执行、评估”跟踪式管理,力求及时准确地把握每一份合同的详细情况,为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水平和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构筑成才平台──增强提升力
  
  公司员工队伍的基本素质较高,平均年龄3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9%,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41%,党员、团员占67%。尽管如此,公司领导还是提出,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必须确立三个观念: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也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当前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与未来发展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把员工个人的发展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用激励机制启动员工自我提升。为优秀人才开通发展之路,全面推行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员实行双向选择,中层干部实行岗位竞聘。有三名一般员工被提拔到部门经理岗位,有三名中层干部被提拔到总经理助理岗位,另有七名员工被确定为部门后备干部。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员工个人收入与工作业绩结合更加紧密,对职能部门工作目标和业务部门经营指标的考核措施更加严格,年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国际贸易金牌奖的评比都与业绩考核挂钩,激励作用更加明显。
  用培训制度帮助员工快速提升。公司每年都要对全员进行思想道德和技术业务培训。为保证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知识更新的需要,每年都从教育经费中为每个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除此之外,还根据工作需要对骨干员工进行重点培训。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全部分期分批参加了工商管理班进修,还有三名中层干部参加了EMBA高级工商管理班进修。通过培训,促进了员工队伍的知识更新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吸纳人才改变员工队伍的素质结构。2000年以来,共从外部引进各类人才33人,占员工总数的34%。引进人才的专业都是企业发展紧缺的,如国际贸易、工业外贸、电子信息、企业财会、企业管理等。其中有4名被聘为部门经理,6人被聘为管理人员,20人被聘为业务员,逐步扭转了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失调的状况。
  
  塑造企业形象──增强辐射力
  
  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形象的辐射作用,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公司投资进行了硬件设施的改造,办公场所从平房小院搬上了现代化写字楼,装修布置简洁明快、美观典雅。公司建立了独立主机的电子邮件系统和独立主机的网站,员工每人一台电脑。建立了最先进的程控交换机系统,员工每人一部电话机。这一切既为员工创造了优越的工作条件,也向外界彰显出公司的信心与实力。公司建立了规范的视觉识别系统,精美的办公用品展示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庄重得体的制服映衬着员工昂扬的精神和优雅的气质,他们胸前佩戴的用足金、足银制作的徽章,则是公司追求至高、至真、至纯的象征。
  公司更加重视的是企业内在形象的塑造。
  给客户以诚信。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进出口,一手牵着生产厂家,一手牵着产品用户。在市场秩序正在整顿的大背景下,“诚信”依然是流通领域的“紧缺资源”。为了在客户心中树立起“中电北京公司”的品牌形象,公司一方面制定了高水准的业务工作规范,保证了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另一方面规定了严格的业务工作程序,保证了商务合同的高履约率。目前公司各业务部普遍做到了“办一笔业务,交一方朋友,开一片市场”。
  与同行求共赢。公司把同行企业视为竞争伙伴,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主动与他们建立起彼此合作、相互促进、谋求共赢的关系。公司多次组织员工到同行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同行企业也经常主动来进行业务协作。
  向国家尽职责。公司依法办企业,经常向员工进行相关法规知识的培训教育,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三年来,公司实现了进出口额和利税二位数的增长,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员工平均收入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为社会做奉献。公司以奉献社会为己任,员工以捐助公益为光荣。五年中,公司和员工个人积极向贫困地区、向海啸灾区、向抗击非典第一线、向奥运场馆、向弱势群体等捐款捐物,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中电北京公司领导班子总结出一条基本经验,即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同”。同向──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发展方向一致,纳入企业宏观战略规划。只有这样,各个系统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经营管理同步,切实为企业的重点工作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新的“两张皮”。同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成为全员的共同职责,列入每个人的考核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局面。
  金小军总经理说:“中电北京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任务还非常繁重。我们将继续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把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其他文献
民营企业    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2月份公布的全国经济普查一号公报,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私营企业数量增加了近五成。请问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约有多少家私营企业?  答:198.2万个  链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98.2万个私营企业,与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同口径数据相比,增长49.7%。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显示,全国企业法人
期刊
江苏远东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于1990年由蒋氏兄弟二人及其亲戚朋友投资180万元共同创办。15年来,已由只生产单一民用硬电线产品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产业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目前集团下属12家全资和控股企业,资产达20亿元,员工3600余人,主要业务涉及电线电缆、医药、新材料、投资、证券、管理咨询。  远东集团上下一心,团结合作,灵活应变,不断创新,历经4次改制,实现了企业的持续
期刊
汾酒集团位于中国酒和酒文化的发祥地──山西汾阳杏花村,具有130年近代汾酒工业的发展史,现有员工8000余名,总资产23.5亿元,年产名优酒5万吨,曾创造出我国白酒业的20余项第一。   汾酒集团自1996年开始自觉建设企业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2003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2004年12月“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项目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创新成果奖,2004
期刊
深圳华强北,一个在全国电子市场上响亮的名字。其市场腹地不但伸展到华南及国内其它地区,而且已辐射到亚洲及世界其它各地,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在全国电子市场的交易份额中,华强北占据了1/3。华强北闻名遐迩,华强北商会作用举足轻重,已成为凝聚华强北商圈、促进华强北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华强北商会是为了促进商业街的长期繁荣与发展,由各商业企业自发组织的维护商业街商家利益的民间自治组织。从2000年1
期刊
第十二篇 如意和儒商    1450元在1981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邮电局不可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宁海人储吉旺的一本书《长寿经验集锦》出版后,他拿到这么一张稿费单。邮电局的人望着稿费单上的这么一大笔钱问他:这是真的假的?  储吉旺说,怎么是假的?这汇款单就是从你们邮电局寄出的么!  可是邮电局真的不能拿出这笔钱。最后储吉旺是从银行取出了他的稿费。  现在有关长寿的书多得叫人没法选择。但储吉旺
期刊
当“电荒”袭来,当“煤荒”迫近,当“油荒”降临,当“水荒”泛滥……,宏观经济脚步体尝到了前行的艰辛,生产经营行业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难题。面对着能源紧缺,勇敢的人们重新抖擞精神,踏上了痛苦的节能征程。    “油荒”考问中国    从2004年夏天席卷长三角的“电荒”到2005年酷暑侵淫珠三角的“油荒”,无情的事实彻底改写了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历史标签。也使得中国的能源底牌大白于世。  ——石
期刊
人物档案    陈德烨  1968年8月出生   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1年参加工作,历任燕山石化公司设计院技术员,化工一厂仪表车间技术员,裂解车间技术员、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  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石化“劳动模范”等荣誉。     “生产一线才是我的战场”     陈德烨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出国,而是来到了大型国有企业燕山
期刊
2005年6月1日,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一届三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是深入研究和全面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做重要讲话之后,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杜渊泉就2005年3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史上的重要文件——《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做专题辅导报告。  会议期间, 围绕《指导意见》出台的有关情况,记者
期刊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四局二公司是一家具有铁路、公路、市政工程一级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大型国有控股综合施工企业,素以技术精湛、纪律严明、信守合同而享誉四方。  经过35年的锤炼和积淀,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现了独特内涵,已成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撑,在公司三代人手中薪火相传,生
期刊
福特公司(Ford)——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厂,成立于1903年。这家百年老字号的汽车制造商曾是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过后,它仍是全球前十大企业。但进入21世纪以来,它的业绩却频频下滑, 2003年,这家曾引领汽车行业潮流的百年老字号在庆祝自己百岁生日时,心情却难免有一丝苦涩和紧张,因为福特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遇的经营压力。虽然公司的各部门为了促进销售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不惜赔本赚吆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