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门诊心血管疾病的指导意义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该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要求扩大护理职能和内涵,使心血管患者从身心两个方面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延缓病情发展,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心血管内科门诊从整体护理入手,探索符合“生物—心理—社会”要求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近期 370 例心血管病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①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后病人血压、血脂、体重的变化。②观察分析病人的饮食习惯、休息、锻炼、良好的心态情况。③观察分析患者坚持续服药、治疗、门诊随访情况。④根据以上观察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大部分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比教育前有明显提高。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生活压力的增加、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导致患者常存在心脑血管高危因素,血糖不稳定偶见异常、血压不稳定偶见异常、血脂不稳定临界等。长时间熬夜、酗酒、吸烟、高龄及存在家族遗传史等均会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资料和实踐结果显示,及时地针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和管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如果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就不能引起患者对高危因素的重视,不能更好地预防和降低高危因素发展,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导致患者健康受到影响。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诊疗技术较前大为进步,但一些患者仍会因心力衰竭的发作而致残或死亡。因为治愈出院后,易中断门诊随访及常规服药治疗、以不正确服药方法用药、不知怎样选择体力劳动以及控制钠盐摄入等,增加诱因出现,常出现病情复发。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自觉控制诱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呼吸道感染、体力劳动过度、情绪不稳定、饮食不合理、中断服药等),可以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仪器的广泛运用,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如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一些卫生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可助长正面的保健行为。因此对住院或出院后正在门诊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有关心血管病常识的系统教育很有必要。
  健康教育的形式
  根据心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病种、年龄、职业、文化水平而不同。对患者关心的健康教育内容应纳入重要的宣教,以增加疾病康复,延迟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急救知识,把握就诊时机,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特点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复杂性、预后差、直接影响日常生活,消耗一定费用。因此培养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调节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减少伤残,促进功能恢复,力求最好的预后。
  门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能够其自我保健意识。在本次调查中能够看出,门诊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和极高危人数很多,这一人群是健康宣教的重点对象,对该人群强化健康宣教工作,能够让患者明确自身身体情况,主观的改变生活方式,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相关治疗,进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健康教育方便、简单、效果持久,是药物、手术及任何高精技术不可替代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病人有意识地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水平,充分调动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枣庄市立二院)
其他文献
诚信宽厚 慎待相与  乔贵发从小父亲病故,母亲常教育他要坚强自立,乔贵发年仅10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他便被寄养到舅舅家生活。长大后的乔贵发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加入了走西口的商民之中。一开始,他给人拉骆驼,跟着商帮到萨拉齐厅(今包头河套一带)送货。这一时期,他结识了秦肇庆。之后两人合伙办豆腐坊,经营草料铺,生意渐渐做大,开设了“广盛公”粮杂商铺。  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危难之际,乔贵发的
一个成功的儿童阅读者,也将是一个终身阅读者、学习者。  父母和孩子一起雕刻亲子时光,会让家庭流动着温暖隽永的爱。在一起共度时光的形式多样,其中有一种方式,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不管何时何地,都能触动内心并引起共鸣,并彼此心意相连,甚至会成为终生回味的美好记忆。试想一下,当看到这样一幕:爸爸妈妈和孩子围坐在一起,共同捧着一本书,妈妈讲着书中的故事,爸爸含笑看着妈妈,再时不时应和妈妈讲的故事做出各种动作,
幼兒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幼儿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幼儿自我意识较强,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投其所好,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逐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本文在结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合理利用“手足球”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分析。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在幼儿园中,幼儿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逐渐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教学,让幼儿全面、直观地了解课本中的知识,带给幼儿听觉和触觉等各种感官体验。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优势明显。美术教学更多的是调动幼儿的感官体验,让幼儿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感受美的艺术。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让幼儿对学习内容有更直观、生动的认识。教师的教学工具也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借助多媒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治愈率较低且复发率较高,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按医嘱服用药物,注重日常保健。患者要从日常生活入手,避免治病期间出现不良情绪,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指人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导致的心脏类疾病。患者会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情况。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
当代社会中的老人和子女愈发追求自己的“自由空间”,因此传统家庭养老的社会现象逐渐减少。家庭养老的功能日益削弱,原来由家庭承担的老人赡养功能转向社会养老服务,而群居老人则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备受关注。一、什么是群居老人  俗语说:二人成伴,三人成群。群居老人,顾名思义为了方便日常生活娱乐而自发居住在一起的三名以上的老人集体。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四二一”的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挥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观察记录了小班幼儿常见的争执事件,并将其分类,根据不同对象,尝试从深层次分析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现象,并对幼儿争执事件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
支付宝2018年12月份一口气拿出15亿花呗红包反馈用户,同时发出100万份花呗还款免单名额。用户线下消费会轻易地扫出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红包,会给人捡了大便宜的错觉。很多人不经意间把“选择用花呗优先支付”设置为默认选项。  看似是令人一时激动的小红包福利,实则是消费习惯的诱导,换来的可能是上千亿数额的潜在消费动力。物价上涨和人们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使得人们对日常几十元几百元的开支已经习以为常,到月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且其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宫颈癌筛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宫颈癌,及早发现检查者是否患有宫颈癌前病变,帮助女性患者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目前,医学界认为导致宫颈癌发病年轻化的原因可能与宫颈癌疾病的高危因素有关。要想应对宫颈癌,女性需要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办法。HPV感染与宫颈癌年轻化之间的联系  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首要因素,高危型HPV感染最常见的有五种类型
教师、家长能否形成教育共识,切实优化幼儿教育,关系到幼儿的品行养成。“三岁看八十”这句话是指幼儿在三岁时养成的脾性、形成的价值观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宣传先进科学的教育观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组织家长进课堂活动、完善家访指导、构建线上合作平台三个角度谈谈幼儿教师应如何与家长形成合作关系。  很多人说孩子是家长的翻版,这不仅是指幼儿在外貌上会遗传父母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