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主要病害危害特点及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a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棚具有高温、高湿及连茬种植的特性及独特越冬场所,给蔬菜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黑星病等,现笔者将其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1、危害特点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易与霜霉病混淆。在生产中,这2种病也常常混发,给农户用药造成一定的误区。这种病主要侵染叶片和瓜条,偶然也可危害瓜蔓,幼苗期即可发病,危害叶片时,一般从低叶向上发展,叶反面呈水渍状多角形斑,但比霜霉病病斑小,危害大时,无黑色霉层,叶背面常可见病部有乳白色的粘液即细菌菌脓,早晨尤显,这种菌脓干燥后呈1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病斑,后期易干裂穿孔。当高温干燥条件下,可抑制该菌。
  2、防治措施
  选用耐病品种,种子消毒,大棚注意通风降湿。可用50%DT 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78%科博500倍液,或20%绿乳铜5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或77%多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天达2116的800倍液 天达诺杀1 000倍液,或40万U青霉素钾盐对水稀释成5 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8 d喷1次,连喷3~4次,铜制剂使用过多易引起药害,一般不超过3次。
  二、黄瓜霜霉病
  1、危害特点
  黄瓜霜霉病是各类温室和大棚黄瓜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早上尤为明显,反面似水渍状烫伤,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角形黄褐色斑,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但如连续遇到高温干燥天气,则霉层消失。
  2、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可因地制宜选用;栽培无病苗,改进栽培技术。育苗床同生产温室分开,减少苗期感病;加温苗床育苗,提高夜间温度;降低湿度,不结露,少生病;苗期拔除发病株;通过调节大棚内温湿度防治霜霉病,具体做法:当太阳升起时,先放风1 h,排出因施肥及植物代谢过程中释放的废气,同时补充棚内二氧化碳,通风1 h后闭棚,使棚温上升到28~32 ℃,通过控制温度、降低湿度限制病菌的发生发展,但不能高于35 ℃,以免影响黄瓜的新陈代谢。中午开始放风,使温度下降至20~25 ℃,湿度降至70%以下,通风降湿控制病菌发展,夜间温度基本上适合病菌的发展,可以在日落前放风30~60 min,降低棚内湿度,叶片无水滴,霜霉病仍不能萌发侵染。如果棚外温度达12 ℃以上,则除了刮风下雨外,夜间也要通风放湿。发病前或刚发病时进行,隔7 d再熏1次,连续熏3~5次,可控制病害发展。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傍晚用喷粉器喷撒5%的百菌清粉尘剂,或5%的加瑞农粉尘剂15 kg/hm2,每7 d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还可选用2~3种药剂混合喷雾,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乙磷铝5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混发时,可喷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玻铜·乙铝·锌(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三、黄瓜根结线虫病
  1、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黄瓜根部,根系发育不良,须根或侧根染病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的串生。解剖根结,可观察到内部有许多乳白色幼虫,根结长出细弱的新根,使寄主再度染病,继续形成根结。被害植物地上部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叶发黄,严重时干枯。此病由根结线虫寄生所致,幼虫在根内生活,刺激幼根膨大成瘤状。越冬卵在条件适宜时,孵化出幼虫,幼虫靠病土、病苗或浇水传播,幼虫多从嫩根入侵,刺激寄主细胞增殖形成肿瘤。
  2、防治措施
  与草菇轮作能较好控制危害;同大葱、韭菜、刁柏轮作或水旱轮作;在炎热夏季,翻耕后浇灌,覆盖棚膜地膜晒5~7 d,使20~25 cm土层温度升至45~48 ℃,甚至达50 ℃,加上杀虫剂效果会更好,且成本低;保护地重病田或定植后发病时灌浇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每株灌对好药液200 mL,也可撒施福气多颗粒剂225 kg/hm2,防效好(使用辛硫磷,采收前7 d停止用药)。
  四、黄瓜褐斑病(疤斑病)
  1、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中上部叶片,病斑初呈淡褐色后变黄褐色,近圆形,小斑点,病斑凹陷,叶正面有小突起,多数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或多边形,重者叶片干枯,变硬变脆。此病菌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土中病残体上越冬,随气流雨水飞溅传播,在高温(25~27℃)高湿(叶片上有露水)及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发病重。
  2、防治措施
  加强通风散湿,调节好棚内温湿度;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未发病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1.5%菌立灭500倍液,或65%的甲霜灵1 000倍液,78%波·锰锌(科博)可湿度性粉剂600倍液,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15 kg/hm2,每5~7 d喷1次,连喷2~3次(使用多菌灵,采收前10 d停止用药)。
  五、黄瓜灰霉病
  1、危害特点
  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和幼果,病菌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败,长出淡灰褐色霉层进而侵染瓜条,造成脐部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烂去瓜头。烂花落在茎叶上,造成烂茎烂叶,植株枯死。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低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防治措施
  消除病残体,发病时及时摘除病花、病叶,带出棚外埋掉,减少病源;生态防治,同黄瓜霜霉病可以兼治;可用50%速克灵1 500倍液,50%扑尔因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40%特立克800倍液,或40%百可得1 500倍液,在苗期和花果期这2个阶段,交替使用以上杀菌剂,发病后适当加大用药量或复配使用。若遇连阴雨天,不宜喷雾,可用10%速克灵烟雾剂5 kg/hm2,或45%灰霉灵烟雾剂2.25 kg/hm2,或10%灭克粉15 kg/hm2喷粉,以上药剂兼治菌核病。
  (作者单位:844000 新疆喀什地区园艺蚕桑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而且越来越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网络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脚步,而且对人们发展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极
目的 探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方法 50例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施行时间分为5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手术效果、肿瘤T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包括《春秋》及其三传在内的儒家经典所蕴涵的“重民”“德治”思想,在汉晋经学家的阐发下,进一步对中古产生了深远影响。前一经学思想,化生了中古史家的“利民”、“惠民”等措施;另一方面,后一经学思想中的灾异说经,又在中古史籍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现代性在历史观念上承载着进步主义的理念,它认为进步是必然的、普遍的,而且相信进步必定能臻于一完美的境地。自严复《天演论》以后,进步的理念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普遍的观念法则。章太炎通过历史实证的分析以及佛学义理的诠释,对进化论背后的目的论、决定论以及乐观主义都给予了系统解构,最终解构了作为现代性核心观念的进步理念。章太炎对进步理念的这一系统解构,不仅以一种釜底抽薪的方式否定了此岸理想国的可能性,而且也为理解中国近现代思想提供了一条区别于“传统与现代”的现代性批判路径。
工会组织要以服务矿山安全建设为目标,紧密围绕员工技能素质提升为主线,以开展“学习型班组及星级建设”和“最美工匠培养”活动为载体,狠抓培训工作薄弱环节,加大员工学习培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建立,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医疗事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
本文通过分析在新形势下基层政工干部存在的新问题和有效措施来不断提升政工干部的素质,对基层的稳定和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 要】本文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步骤,让读者初步了解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所需要的知识,为单片机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系统;存储器;接口电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诸如PLC、DCS、PAC等控制系统在工业控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诸如此类的控制系统的应用需要相对昂贵的成本,一方面为了方便客户使用,控制系统生产厂家都推行了
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市镇得到较充分的发育,成为山东省市镇比较密集的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促进了商品交换的繁荣和产地市场的形成,这是黄河三角洲市镇发育的主因;胶济铁路的修建,便利的黄河和小清河航运等交通优势,也是黄河三角洲市镇发展的诱因。但是,因为各县的自然、交通等条件不同,造成了黄河三角洲南北部地区市镇发展的差异性。另外,在市镇的密度及专业化水平方面,黄河三角洲市镇发展水平与发达的江南地区也有较大的差距。
山东省增强县城经济支持能力、发挥示范镇建设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形态以及充分重视产业园区配置,形成以就地产业发展、就近人口转移、本地就业转变为主要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