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特征的腹部增强CT影像肝脏占位性病变辅助诊断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ping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基于深度局部特征的腹部增强CT图像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變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收集查阅2019年-2020年在我院诊断的190位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按照诊断时所进行的CT诊断类型进行分组,将接受基于深度特征的腹部增强CT的110位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接受普通CT的80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腹部增强CT诊断的患者无论是对肝脏部位的检测,还是对病区的分割、特征的提取以及病灶的识别皆优于接受普通CT诊断组的患者。结论:对肝占位患者进行腹部增强的CT的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精度,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获得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关键词:深度特征、腹部增强CT、肝脏占位性病变、辅助诊断
  【中图分类号】R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103-01
  肝脏占位性病变指的是在CT影像中,肝组织内发现异常回声结构的一种影像学描述,临床中主要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常见的有肝血管瘤、肝脓肿等,而恶性病变则常见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1]。发生恶性病变的患者拥有较高的死亡率,是肝占位致死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姿态,发病人群也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临床研究中发现,对肝癌患者实行系统化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而较早的对肝癌进行诊断有助于系统性治疗的实施,CT影响是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基于深度局部特征的腹部CT增强影响与肝占位诊断之间的关系[2]。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收集查阅2019年-2020年在我院诊断的190位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按照诊断时所进行的CT诊断类型进行分组,将接受基于深度特征的腹部增强CT的110位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接受普通CT的80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得P>0.05,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出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近期未服用过任何免疫调节作用类的药物,意识清醒、精神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的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具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③具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④具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的患者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患者肝脏部位的检测、病区分割、特征的提取、识别病灶以及后续影响分析等方面的作用。
  1.4数据分析
  使用R×C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对肝脏区域的检测
  肝脏区域在影像学上区域边界较为模糊,组织内部的纹理也有较大的差异,传统影像不能对肝脏所在区域进行明显的划分,而增强影像可以较为准确的划分出肝脏所在区域,对其进行统计学检验得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病区分割及特征提取的影响
  人体腹部内分布着大量的脏器,且在影像中的灰度极其相似,因此直接进行分割可能会产生大量的虚警,从而增大后期的处理中的难度,现有的检验算法使用的大部分都是低层次特征分类,较难处理背景复杂、视角多变的情景,而利用基于深部特征的腹部增强CT可以通过边缘感知模块来提升肝脏轮廓的清晰程度,较大程度的保留肝脏的边界图像,有效提高对肝脏的检测定位功能。
  2.3识别病灶的影响
  发生在肝脏的肿瘤大多数存在于肝脏的内部,因此只有从影响中肝脏的区域内分析出疑似病灶所在的位置,才有可能完成对肝占位的识别与诊断。然而因为病变区域的形状、大小等表现在医学影像中的对比度有所差异,因此普通CT较难对其进行区分,而基于深部特征的腹部增强CT拥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训练精度,可以较为精确的区分任意大小和尺度的影响目标。
  2.4诊断概率
  收集两组患者在进行CT诊断后的诊断记录,计算两组患者在两种诊断手段下的诊断概率,发现使用腹部CT增强影像进行诊断的患者诊断正确的概率明显高于使用普通CT诊断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图像检查中诊断为患病的有83人,实际患病的有80人,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96%,而对照组的患者在影像下表现为患病的有71人,实际患病的却有80人,诊断的准确性仅有89%,对该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得P<0.05,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文以基于深度局部特征的腹部增强CT在诊断肝占位中所起到的辅助诊断为医学研究背景,对腹部增强CT、肝脏检测、肝脏区域确定、分割肝脏病灶、提取肝脏病区特征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和分析[3]。
  临床中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最有效的方法是活体组织切片检查,但是这种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在取样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创伤,因此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临床中医学成像技术逐渐代替着传统活检成为各类疾病诊断的方法[4]。普通CT有着医师主观性强、诊断精度较低等缺点,而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腹部CT增强影像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在对普通CT和增强腹部CT的对比中发现,无论是在对肝脏所在区域的判定,还是对肝脏病灶的定位、对病区的分离、对患病区域特征的提取以及对病灶的精准识别方面,基于深度局部特征的腹部CT增强影像均优于普通CT,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概率发现增强影像的诊断精度也要明显高于普通影像,由此可得增强CT在对肝占位患者的诊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大于普通CT。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对于肝占位的患者使用增强CT进行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概率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荣焕,叶永潮,李雪鹏,陈国梅.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思维[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03):489-491.
  [2]魏玮,王海燕.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与彩超影像分析[J].中国校医,2020,34(07):508-510.
  [3]夏开建. 基于深度特征的腹部CT影像肝脏占位性病变辅助诊断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4]朱清肖,周惠印,宋福京.CT技术在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运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8(01):24-27.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844100
  2.喀什地区疏附县维吾尔医医院放射科  8441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准确率。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4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断时是否应用高频超声诊断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3例:未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与实验组(23例:应用高频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儿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急性阑尾炎检出率(100.00%)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小儿急性阑尾炎各病理分型准
期刊
摘要:尽管抗击新冠疫情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但人类对其的认知仍不够完善,疫情未来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尚难以估量,疫情的反复情况也难以掌控,在此情况下要做好后勤管理工作,首先,要不断对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作出评估,积极调整防控策略。其次,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要有针对性,防控结合。  关键词:新冠疫情;院感防控;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673-9026(2
期刊
摘要:目的 研讨在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组内分别有7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急性左心衰治疗,无创机械通气组给予常规急性左心衰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无创机械通气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常规组,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自我科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14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用达克宁栓治疗,治疗组用自拟益气祛霉汤内服和外用中药熏洗坐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80.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随访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气祛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于心肌梗死以及相关并发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超声心动图诊断以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心动图总诊断正确率为97.0%,动态心电图总诊断正确率为84.0%,P<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手术前采取超声心动图诊断更加有效,可大幅度提高诊断正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部分医学检验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移评估,探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对同种检测项目的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本省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开展检验结果互认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为临床提供准确信息。方法: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将三级甲等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检验科的雅培ci16200全自动生化仪器作为比对
期刊
摘要:健康教育是社会全民健康(环节)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在社区健康教育中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良好的健康教育既能够,能够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优势,以起到疾病的防治。  关键词:护士;社区;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063-01  随着卫生保健服务的开展,实现了“以疾病为中心”向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共有68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超声诊断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超声造影诊断方法,对比两个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1例77岁女性患者,因抑郁症长期服用氟西汀治疗,2020年10月换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抗抑郁治疗后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反应迟钝、肌肉僵硬、大汗、呼吸增促,意识障碍等,完善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3.08↑*10^9/L,肾功能示肌酐163↑umol/L,血糖11.36↑mmol/L,C-反应蛋白319↑mg/L,床旁胸片示支气管疾患伴双肺感染,头颅MRA+SWI示颅脑TOF-MRA未见明显异常,脑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Ponseti方法治疗6个月以上婴幼儿与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间收治的50例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组(6个月以上)患儿26例47足,小龄组(<6个月)患儿24例44足,对所有患足进行Dimeglio评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大龄组患者应用的石膏次数多、跟腱切断病足占比低于小龄组,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