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业“和谐号”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J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高铁发展黄金期,以“和谐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速动车组因安全、舒适、快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选旅行工具。动车组每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系统,有机车牵引运行,加速的时候一起加速,制动的时候同时制动。“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每一次运行都快速、精准、平稳,之所以这样“和谐”,是因为车头的引领和协调得当,车厢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能的结果。当下,各行各业面对转型升级,都应当打造属于自己的“和谐号”动车组。如何打造农业“和谐号”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切诊把脉,对症下药。
  一、农业生产现状
  当前大部分农产品的提供者依旧是千千万万的家庭承包经营户,他们盲目地、想当然地自我生产经营,游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途上苦苦挣扎。农户知识文化层次低、意识思维千差万别而且大多滞后,不会去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技术、市场信息,即使有所了解也无力改变现状,于是盲从、跟风,上演一场场“羊群效应”,嚴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现行农业经营体系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良莠不齐,有些不规范运营,导致加入与不加入合作社一个样,有没有合作社一个样的状况;小农户还是小农户,他们不去考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提供给谁、提供什么样的农产品、如何去提供,造成整个农业供给侧被大路货充斥,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形成了供求失衡的局面。
  二、消费者需求与农产品发展趋势
  国家经过高速发展以后,人们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追求安全、生态、文化层面,形成了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格局。尤其是粮食生产彻底解决了数量上的安全以后,普通的、仅满足温饱的初级农产品需求量的减少是必然结果,安全、绿色环保、有机,甚至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农产品需求量增加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安全、优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
  三、打造农业“和谐号”的必由之路
  农业的生产现状和农产品的需求脱节,让农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构建和谐农业就成为农业工作者的首要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中之重。构建和谐农业必须围绕“农产品由谁提供、提供给谁”“提供什么”“如何提供”进行,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解决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构建和谐农业,打造农业“和谐号”动车组,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以服务为首的政府职能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 ”时代,“服务、低价、普惠”是时代特征,同时也是时代要求,地方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构建以服务为首的政府职能,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农业方面,政府职能应当以为农民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为首。这是一场思维意识的变迁,变迁的思维意识应当明白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就像“和谐号”动车车厢一样有自己的“动力系统”,组织协调好他们的“动力系统”,充分发挥其动能,引领他们朝着致富方向前进。构建以服务为首的基层政府职能职责是打造农业“和谐号”的基础。
  (二)重塑农业科技人员角色
  当前很多农业科技人员依旧用昨天的思维思考今天的问题,严重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和重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必须转移到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的轨道上来,协助经营主体把握时代脉络,转变经营观念。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咨询和服务、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出谋划策等帮助。农业职能部门要淡出农业生产的领导者、决策者、指挥者的角色,彻底转型到服务行列。
  (三)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仅靠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的培训机构的培育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建设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营、健康发展。在广袤的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基层组织应当营造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环境;同时监督合作社规范运营,确保合作社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贵州“村社合一(村委会与合作社合二为一)”的模式,看似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嫌疑,操作起来更似“削足适履”,但它有效缩短意识形态变迁历程。从家庭承包经营到合作社、从合作社成立到其规范运营,人们的思维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思维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过程会更漫长。“村社合一”的模式弥补了这些不足。因为“村社合一”,村民在选举村委班子的时候就会选出能人,保证了能力层次高的人管理运营合作社,让合作社健康发展。“村社合一”的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合作社按《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运营,参照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运作。合作社生产资料统一采购,生产全过程统一技术服务,农产品统一加工、销售,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缩短甚至消除“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距离”,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有利于使农产品向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其实是改提供农产品的人,大量的规范化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千千万万家庭承包经营户的时候,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就顺利完成了。
  (四)走优质、安全、特色化农业之路
  农业生产者必须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走自己的特色之路,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或者打造出特色的乡村旅游。农产品的提供者必须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体系。市场经济注定了竞争在所难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高水平、高能力层次的新型经营主体,还必须走优势的特色农业之路。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根据本地优势和特色来布局和完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就打造出了特色农业的“金梧桐树”,家中有了梧桐树、何愁不来金凤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种养加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会让特色农业更绚烂。
  (五)走品牌农业之路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评价和认知。品牌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和桥梁,是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一种信任和支持,品牌的层次高低直接关乎产品的生存与发展前景,它是产品的生命。没有获得品牌认可的属低层级产品,其市场前景如夕阳西下,会渐渐消亡。品牌化是农产品成功的必由之路,不走品牌之路的农产品,就像没有获得生存许可证一样,很难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之路,不可逆转。走品牌差异化的路,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生产或打造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高中低、好中差满足差异化要求和个性化需要。新型经营主体还应当有相对超前的思维意识,把握好消费需求发展的脉络,及时调整,做好应对未来更大的差异化需求和更强烈的个性化需要。“客户是华为存在唯一的理由”,同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打造农业“和谐号”必须把农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引导他们加入到专业合作社,创造增收致富的机会。农民增收致富了,“仓廪实而知礼节”,农村的和谐就打开局面了。
  就农业“和谐号”而言,动车机车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民就是那一节节动车车厢,政府是引领动车前进的航标和那一个个驶向终点的站台。
  总而言之,构建服务型政府职能,重塑农业科技人员角色,培育大量合格、规范化运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上走特色农业之路,经营方式上走品牌之路,差异化与个性化并举,加上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多方联动、协调一致,就一定能打造农业“和谐号”。这样的农业“和谐号”一定会稳健、快速运行,朝着致富的方向前进,永不停息!★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宣威市分校)
其他文献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就“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通知要求,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学校学生双重身份,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校企共同研制高水平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相关标准,做好落地实施工作;在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率先实施“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推广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事关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此,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始终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作为每个年度要办的大事实事来抓,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各地也纷纷行动,在农民科技培训上下了很大气力,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总起来讲,当前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与培训之前的规划以及农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怎样增强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效性应该成为有关部门进一
为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5年,宁夏农广校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养了一大批辅导员。以县(市、区)产业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农业产业链建设了一批农民田间学校,初步形成了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格
新加坡国土面积仅70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资源有限,加上高度城市化,使得整个国家没有大面积的农村地区,农业用地只占其国土面积的1.18%,其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居民日常消费的农产品大部分依靠进口。但这些并没有让新加坡放弃发展农业。  新加坡发展农业的热情源于农业的高产值,在农业科技园中,新加坡人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疏果、花卉等经济类农作物产业,发展高产值的热带兰花、观赏热带
捐3000斤苹果援黄冈  山东省栖霞市杨础镇太平庄村有这样一对中年夫妇杨福寿和刘美玉,当看到疫情暴发后,疫区百姓的生活,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公安、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这两年,夫妻二人参加栖霞农广校系统培训,认真扎实学习苹果种植,富士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带动周边乡亲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经过多方联系,他们得知,由栖霞爱心人士和栖霞搭把手公益救援支队所有成员共同发起,将苹果发
《温室大棚蔬菜农药残留控制》  农药自发明以来,为现代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控制不好,过多的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上或周围环境中,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或直接的危害。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中允许含有的农药残留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定。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中,对农产品中允许含有的农药残留量也制定了最大限量标准,超过标准的农产品被判定为质量不合格,不能进入市
栏目名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乡村讲堂》  播出频率: AM720千赫 播出时段: 23:00-23:30  栏目定位: 普及农业科技 培训生产技能 倡导健康生活  农业创业者在估算创业资金时一定要控制在合理够用的范围内,不能只为利益所诱惑,而不计成本地投入。创业项目到底需要投入多少创业资金?这主要是依據创业项目种类、规模大小、经营地点等情况而定。本节目主要介绍如何做好创业资金预算以及
一、组建合作社,走设施农业致富之路  1995年,高玉华在本村当选了村民委员,并于199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从没有放弃过带领大家勤劳致富的念头。2008年通辽市大规模的鼓励和扶持设施农业发展,高玉华看到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当年他就参加了镇政府组织到山东省的考察团,在短短10天里,他看到了水果蔬菜发展的前景,体验到了一亩园顶十亩大田的效益。他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筹集3.7万元成立“开鲁县钰华瓜菜种
防感冒:物理降温 服药 补水分盐分  无论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还是3~10岁的儿童,在旅途中都应该好好照顾他们。家长为孩子选购非处方药,应到儿童药品专柜选择儿童专用药,这些药品一般会在外包装上注明“儿童/小儿专用”。由于儿童的代谢机制不完全,因此儿童用药的剂量不能简单用“成人减半”的办法“一刀切”处理,而且有些药品难以入口,儿童无法服用。  儿童感冒不是小事,若不及时处理,容易继发鼻炎、鼻窦炎、中耳
金秋十月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江苏省Power Tech 仿生机器人活动也再次收获累累硕果。2016年10月29日,以“创意无极限、科技引领生活”为主题的2016年江苏省Power Tech 仿生机器人创意大赛暨凤凰EQ教育机器人大赛,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成功举办,900多名学生选手和老师、家长参与了活动。这是自江苏省开展Power Tech 仿生机器人活动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