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 口腔癌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有上升趋势.白斑属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7%~15%,非均质性白斑的癌变率高达14%~50%[1].因此,准确判断口腔癌前病损的预后及阻断口腔癌前病变的发展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外学者多提倡将癌变过程中的生物学标志物作为替代性终点生物标记(surrogate endpoint biomarker)[2].这些生物标记的改变多发生在癌变早期,但又和浸润性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生物标记精确性高、个体差异低,可用于判断癌变的预后和转归,使化学预防的疗效观察期限缩短,研究人群数量也相对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