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轩,读书人里的说书人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识作家亮轩,可谓是电波搭的桥。儿时常常听到厦门对面大担岛喇叭里的“中广”(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女播音员声音柔和婉转,与我方快速激昂的“铿锵玫瑰”适成鲜明对照。青年时,我从事隔海说文事业,将台湾文学作品介绍到大陆,因无法登岛考察,晨起必听“中广”。“中广”的呼号是这样的:“早安!中国人,无论你在哪里,欢迎你与我们同步掌握国内外最新信息。”它的报时是这样的:“刚才最后一响,是中原标准时间7点整。”这话语与繁体字、邓丽君的歌曲《梅花》和台北故宫一同,让我坠入中华民族层层叠叠的古老意象之中。某天,不经意间,一个嗓音醇厚抑扬顿挫的京腔吸引了我,这是“中广”的节目“早晨的公园”,主持人是亮轩。那天,他在说读书。

疯狂的读书人


  亮轩原名马国光,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马廷英是国际知名学者,光复后作为国民政府的代表去接收台湾大学。他家中藏书丰富,年龄还是个位数的时候就养成了嗜读如狂的习惯,天文地理新闻社论,电线杆上的广告,酱油和果汁的说明书,无不读得津津有味,教科书总在开学注册那天被他全部读完。他最痛恨数学,因为想不通为什么要把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刚开学几天便逃到图书馆去读他喜欢的书。他爱逛书店,特别是二手书书店,至今还坚定地认为书店里学到的东西比学校多。他手不释卷,却数次留级,初中没毕业,高中也是肄业。他说:“天下最可靠的东西——土地,也难免有灾歉的命运。书却是绝对的安全,蚀不了本的,多看一页,就多一分见识,有时竟会‘种瓜得豆’。”
  观察各色生命也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一条鱼怎样守护自己的鱼苗,一只蜘蛛怎样和壁虎大战,一只蝴蝶怎样翩翩飞行……但人是比壁虎蝴蝶更复杂的生命,写人的文学作品便成了他最喜欢的书。读文学特别是读艺术家的传记,对于他是一种狂喜,一种最高级的娱乐。
  后来,我能到台北了,张晓风做东,问我想见谁,我说席慕蓉和亮轩。他来了,头发乌黑,有灿烂笑容和一口白牙,衣裳光鲜得体。他开着轿车,但更喜欢骑大马力的摩托车,游走于红尘中,一派潇洒。由此开始,我和他有了多次同游和痛饮。
  去年冬天,我在他家住了一星期,就睡在他的书房里。他说,书生要有书房,就像画师要有画室,牧师要有教堂。他的书房很小,一床一桌,其他空间皆为书架占据,书一直堆到天花板高。他说,书多得堆不下,已经几千本几千本地捐出去了。他的藏书乱中有序,有的属于文学类,更多的是艺术书和历史书,如《古瓦图鉴》《名陶》《书道全集》,还有几十册成一套的《世界文明史》。得自地质学家父亲熏染,他还有许多关于星空、地球、能量和时间的科学图书。
  谈天之余,我们各自读书。他读着读着会笑出眼泪来,藏也藏不住。他读书总是备着纸笔,本来计划读完一本,结果迷上了某些段落于是就写心得,还用小楷抄,一抄就是几个时辰。这些毛笔字后来被他的学生看中,今年6月在福州为他开了书法展,其中一幅字竟拍出了好几万元人民币。我笑着对他说,这正应验了你说的“种瓜得豆”。

书场听他说书


  因為功课不好,经常被老师和姑妈责打,亮轩小时候幻想自己是个强人,但长得瘦弱,更因为认定自己是个读书人,不愿“动手”,那就“动口”吧。邻居有人说书,他坐在墙头,听得如醉如痴,回家也学着说,居然能把自己的听众表弟表妹说得泪水涟涟。从此,他的理想中多了一项,就是当个说书人。果然,他后来大半生吃的就是“开口饭”,主持播音,教授课程,全凭那嘴,成了人人皆知的名嘴,几十年不下榜,还当了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科(系)的主任,教授“语意学”和“口头传播”。他说,演说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把一大群人唤到跟前听你演说,是多么过瘾的事。
  学生带着孩子到他家做客,他自称是“妙爷爷”,为他们讲故事。小孩没耐性,他却能环环相扣,娃娃听得入神,他自己也乐不可支。60岁退休后,他有过许多新的职业规划,诸如当厨师、做电工之类,最后还是只能回归老本行,在自家客厅里说书,名字就叫亮轩书场,一周讲一次,听众来了只收一张电影票的钱,还招待点心。
  我也在亮轩书场听过几回。不知道他从哪里找到一张高脚凳,坐在上面,穿着整洁的长衫,拿着一把大折扇,先说一段开场白,“书生不必白面,不必体弱多病,不必有科名学位,重要的是本色。” “书生仿佛好书,耐读且怡情悦目。” “书生与人对坐,不必多言,言必有机趣;不必故作惊人之语,然语中的发人深省;不必相貌出众,却越看越顺眼”云云。听众笑声不断,为他的幽默灵敏,更为他那老成人的赤子之心而笑。他却不笑,只是滔滔不绝,把许多日常的平凡甚至贫乏的际遇和故事化为新奇,乐在其中。
  虽是名嘴,每次说书之前,他必写详尽的讲义,并且不厌其烦地修改,划重点,附例证,极为认真,但说书的时候并不看。我见他在书场的墙角贴了一张纸,写着说书必须注意之事项:1.敬业精神分分秒秒不放松;2.所读之书必化为有魅力之语言;3.有个人风格而非传声筒;4.有趣不流俗;5.有见解不标新立异;6.绝不拖泥带水。
  两年前,他把书场的讲义整理订正,出版了《亮轩书场》,其中只收了20篇作品,有严歌苓的小说,王鼎钧的散文,更多的是当代的外国作家,从村上春树到赫塞,林林总总。他的讲义厚厚一大摞,陆续还会有《亮轩书场》续集、再续集出版。
  亮轩书场已开了7年,他本人也被粉丝知音请到福州、湖州等地开讲,他办书场的宗旨端在开发性灵:于己,如同修行;于人,类似传道。文人才子,可以怀不世绝技,目高于顶,独立苍茫,如谪仙人李白,不愿为流俗浪费一丝一毫的美,亮轩却原意效法杜甫,立志将儒者之情怀与中文之瑰丽播撒天下。

  “爱看戏,有好戏可看。爱读书,有好书可读。爱吃,有美食可吃。自己会做来吃,无求于饭馆。爱议论,有人爱听我议论。爱什么人,什么人也爱我。钱够用,要用就用……”
作者和亮轩(右)相聚于台北青田街七巷六号。

七十开始写大书


  亮轩书读得多,觉得自己也可以写书,出版的第一本书就叫《一个读书的故事》,收录的是他多年读书记下的一些随感札记。
  从此一发不可收,不到40岁,他已获散文大奖。著名的《中国近代散文选》一书收入当代散文30家,其中就有亮轩的,编者杨牧教授在序言里说:“周作人杂学博通下笔闲散,近代散文受其影响者最多,丰子恺、梁实秋都属于这一派,基本风格也见于亮轩、也斯、舒国治。”
  当代作家中,亮轩最喜欢周梦蝶的诗、王鼎钧的散文,说他们都“以低等生物的毅力,达到超人的理想”。2012年,我在台北和他喝酒,他提到自己已70岁了。我说余光中有一首诗《七十岁以后》,写一位名士,30岁擎火炬,70岁以后捏一柄烟斗,到处吐青煙,自以为那都是一缕缕文化的芬芳,他听后大笑。
  那之后不久,他出版了《坏孩子》(大陆版名为《飘零一家》),又一年出版《青田七巷六号》。这两本书是他自述生平的散文,纵横捭阖,一气呵成,有小说般生动的人物,戏剧化的冲突和对话,还有诗一样精妙意象和警句格言。书出版后,论者把它们与齐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钧的《文学回忆录》并列,称之为赴台中国人的生活拼图,一时轰动两岸,畅销书排行榜上居高不下。我打电话去祝贺,他却说写作要不怕寂寞,也要对畅销保持戒心,看看是不是有识货的知己,冷眼旁观之后悄然弃你而去。
  亮轩很佩服晚年的张大千,眼睛几乎看不见,还让人扶着绘一幅大画;还有井上靖,81岁时立下志愿,要写到百岁。亮轩永远像个探求不止的旅人:信奉写作应该“修辞立其诚”,但又深知“诚实面对自己已经很困难,要把面对自己的过程公开,几乎没有人办得到……人生的故事本来如此,段落是依我们无法克服的外在要求而划分出来的,格局是依大家要求而设计的,我们只有一片混沌的存在而已。”
  在新书《青田七巷六号》的扉页上,他题了这样一句:“复杂的痛苦,简单的快乐,就是一生。”他的痛苦错综复杂,家庭破碎,少年出走,痛不欲生……他那两本大书也还不能道出创痛之万一。他的快乐则简单无比,大略如下——“爱看戏,有好戏可看。爱读书,有好书可读。爱吃,有美食可吃。自己会做来吃,无求于饭馆。爱议论,有人爱听我议论。爱什么人,什么人也爱我。钱够用,要用就用……”更深入探究,还可以发现,亮轩的快乐就是不时忘情,忘掉自己,融入书本、融入大化。这种特质,在现实里也许是笑柄、也许会跌倒,但生命却因此而得以无限扩大。
  亮 轩
  1942年生于重庆,本名马国光,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广播电视研究所硕士, 曾任节目主持人、制作人、台湾艺术大学教授,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评论集等20余部。
其他文献
韩笑工作10年,接待过多国政要,被称为这座皇家园林的形象大使  今天的颐和园共有7个宫门,其中的东宫门,在清朝时,是帝后出入颐和园的正门。从东宫门进了园,再穿过一道宫门仁寿门,途经乾隆皇帝为母亲预备的寝宫乐寿堂,就来到了颐和园著名的彩画长廊。长廊北侧坐落着养云轩,这座幽静的院落曾经是清代妃嫔、命妇以及格格们的休息室,如今辟为颐和园的一处办公室。刚刚获得“五四奖章”的韩笑就在这里接待了《环球人物》记
每年6月,日本全国各地高中都要进行一场热热闹闹的俳句选拔赛。等到8月,风靡日本的甲子园棒球赛一结束,就会开始另一场“甲子园大会”——全国高中俳句夺冠大赛,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二届了。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被称为“世界最短的诗”。传统俳句由“五—七—五”共十七个字音组成,“国际化”后经常排列成三行。虽短小,但意蕴悠长,法国作家罗兰·巴特将其比作“最精炼的小说”。  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被称为“
竞技体育的运动场上,鲜花、掌声和传奇往往属于胜者。只有极少数失败者,会让观众在惋惜的同时给予铭记。套用一句时下流行语,传奇的成功者千篇一律,有料的失败者万里挑一。奥斯卡冲奖影片《我,花样女王》的女主角,就是这样一个万里挑一的失败者。电影《我,花样女王》剧照,演员玛格特·罗比饰演女主角。上世纪90年代比赛中的坦雅·哈丁。  影片根据美国花样滑冰女运动员坦雅·哈丁的经历改编,在片头就宣告“绝不讽刺,非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麻醉科主管护师  2020年4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援鄂的医疗队员达到了4.86万名,其中护士占总人数的70%,达到2.86万名。在这些护士当中,女性占了近90%,达到2.53万名。作为其中的一员,中国科大附一院(下称“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护士刘颖至今仍觉自豪与感慨。  2020年1月21日晚,武
每年夏天,蒙古最引人关注的事就是那达慕摔跤比赛,今年也不例外。全国各省的512名摔跤高手云集首都,一展身手。比赛实行淘汰制,连续赢9场比赛的选手即是年度那达慕摔跤冠军,第一次获得冠军者被授予“狮子”称号,连续两次获得冠军者则被授予“全国冠军”称号。冠军不仅能获得荣誉称号,还有别墅、名车等物质奖励,社会地位更是平步青云。许多摔跤冠军轻松进入政坛,如现任总統巴特图勒嘎即是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他曾拿过世界
作為英国的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 · 梅一直给人强势、硬朗的印象,还被称为新时代的铁娘子,但梅姨外表下也藏着一颗少女心。近日,特蕾莎 · 梅与丈夫菲利普现身伦敦某教堂参加礼拜。在礼拜结束离开教堂时,特蕾莎·梅被旁边的边境牧羊犬Blitz吸引住,还弯腰捡球与Blitz一同玩起了掷球游戏。菲利普在一旁忍俊不禁。
8月1日, 在英国东萨塞克斯郡,当地民众有的自备椅子,有的端着红酒,十分惬意地在露天“汽车影院”观看影片《红磨坊》。汽车电影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停車场里观看电影。商家在停车场中央摆放一块巨大的电影银幕,观众坐在各自的汽车里、也可以下车坐在靠近银幕的位置观看电影,音响就是汽车里的收音机。整个观影过程都可以关闭车门车窗,实现零接触观影,成为疫情期间全家人一起观影的完美选择。观众坐在车内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
徐学  在我的印象中,郑愁予是一位婉约与豪放兼具的当代诗人。他生于河北,长在台湾新竹,大学毕业后负笈美国,后任教于耶鲁大学。1968年,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因在岛内传播自己信奉的主义,被定为“散播反政府言论”罪而入狱。郑愁予闻讯义愤填膺,在报刊发表声援诗歌《赠一位同年游美的旧友》,同时积极发起留学生“保钓运动”,还因此被台湾当局吊销护照,很长一段时间不得返台。后来,是新时期的大陆让这位浪子诗人结束了
面对顽瘴痼疾,怎么抓,如何治?9日晚播出的专题片《一抓到底正风纪》,给出了发人深省的答案。  一段时间以来,秦岭北麓的违建别墅屡禁不止,损害一方生态。从2014年5月到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就“秦岭违建”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牢牢扭住问题不放,一抓到底治乱象。随着1194栋违建别墅被整治,秦岭的宁静和美丽开始得以再现。  “一抓到底”,是治理顽疾的一剂良方,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
2020年6月,谢福鑫在福建南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他正在葡萄大棚内查看葡萄生长情况。(本文图片由本刊记者 陈霖 / 摄)  为了不落下一个求助电话,他拿条绳子绑住手机,扎在腰间;下河滩查看田地时,把绳子扎出个环,套在脖子上。这是谢福鑫日常的状态,因为他是第一位将“葡萄之王”——巨峰葡萄引进中国的农技师。近40年来,他每天手机不离身、不关机,农民育种碰上难题就打他手机,一天甚至有几十通。南平农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