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策略论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要求的不断提高,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在节能、环保和低耗要求的建筑设计宗旨下,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形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绿色策略进行设计的本质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法。其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发展。本文就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阐述了需要注意的重点。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绿色建筑 绿色策略
  引 言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要做到人、自然和建筑的和谐统一发展要求,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的协调一致发展,同时还要确保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我国,由于城市化起步晚,超高层建筑设计可以说是一项崭新的设计内容,是城市空间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超过层建筑设计现阶段的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对绿色策略的引用。
  1、结构特点
  新世纪,人类面临着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而超高层建筑在这两种挑战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中对节能、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化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设绿色超高层建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是将节省地面资源和室外环境相统一,做到能源与节能的统一利用,节水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材料资源的利用与室内环境质量的保证要求。
  2、超高层建筑设计绿色策略应用的必要性
  在节能、低碳和环保等理念、相关政策及市场需求等多各因素推动下,建设绿色超高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比常规超高层建筑能耗显著降低、室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对周围环境影响显著下降、高效稳定运行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超高层建筑。 可以看出,绿色超高层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运营角度都比普通超高层建筑效果改善。因此可以发展绿色超高层建筑真正能够达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3、设计要点
  科技的不断进步使超高层建筑发展很快,截止今天,我国已建成多栋的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在节能、低碳的趋势下,建设绿色超高层建筑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超高层建筑绿色生态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与普通绿色建筑有较多不同之处
  3.1空间组织
  在一个城市发展中,超高层建筑可以说是代表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在城市化发展中具有着代表性和象征性。因此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对于造型和空间组织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塔楼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其在表现形式上往往都是对造型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要在设计中确保其造型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构思的独特化和个性化要求。在目前超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本着绿色设计的理念,尽量少的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从而减少光污染.减少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并与周围现有建筑相协调,整体形成有韵律感的错落关系,共同构筑起丰富多彩的市界面。超高层建筑的裙房虽然对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裙楼立面设计不同于上部.通过不同形式的玻璃幕墙、实墙和广告牌等元素的有机组合,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生动。在主入口前设置下沉式广场,与地下超市相连。使得地上空间引入到地下,扩大了空间界面,非常富有情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独特的广场空间.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
  3.2顶部设计要求
  超高层建筑顶部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因素之一,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肘代广场的顶部在白天透射出天空的湛蓝,晚上则成为灯塔,为市及拱北口岸带来鲜明的标志。其顶部与主体立面形成退台,这就需要通过增加高度来进行视觉修正。运用”隐蔽”的手法:采用高高的女儿墙.精巧的屋顶,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将顶部的功能用房隱藏起来。顶部条纹在材料、色彩上和中段相呼应。主楼的平面呈切边三角形,为不等边六角形,顶部则收缩为三角形,就象一颗璀灿的钻石镶嵌于屋顶,装点着城市的天空。超高层建筑的顶部需要一定的功能用房。顶部不仅设置了设备用房,还特别设置了一个空中会所,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即解决了隔热、遮阳、改善室内微气候以及节约资源等功能.又使人能感到前所未有的大气之感,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望尽市全景及拱北风貌。
  4、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高耸挺拔,但对结构设计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地震作用是决定选择其结构体系的关键。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超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建筑内部即可解决,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根据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性,确定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合理性能目标,采用弹性、弹塑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强措施。人为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顺序和程度,达到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虽然钢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导热系数大、耐火性差。因此,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砼结构体系,主楼平面呈切边三角形,利用楼、电梯间墙体形成内筒。
  5、建筑节能多元化
  超高层建筑的能耗为一般建筑的数倍,这是个综合性的课题。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选择低能耗的设备,智能化的管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管理资源,使建筑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小,减少污染并达到可持续发展。从建筑设计角度讲,群体布局、单体设计、构造处理都是节能的关键。
  生活热水系统为全日供应热水,供应对象为主楼8~20层酒店客房.附楼的酒店式公寓,裙楼内的餐厅、厨房。热源采用各自独立热泵机组及热回收空调机组供热。裙楼屋顶的泳池,员工的淋浴问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热水。中央空调系统的设置:地下1层超市,裙楼,主楼8~20层酒店客房,21层设备办公层,52层空中会所,附楼8~28层酒店式公寓。主楼酒店客房及附楼的酒店式公寓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方式。为了尽量减少中央空调的使用.主楼22~50层高级公寓均采用分体空调,方便自行控制,面积约35000平米,节能效果显著。分体空调的室外机隐藏在”凹槽”处,立面用格栅遮挡,即美观又实用。
  6、结语
  一项具有持久性意义的超高层建筑必定建立在整体性基础上:它促进环境优化,而不是降低其质量;它注重效益和效率,而不是徒具其表;它关心能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并启发进步的美学;它体现逻辑与形式统一,并推动技术的进步,在有限的世界里创造出无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何泉;刘加平;胡冗冗;桑国臣;;西北“生态民居”型小康住宅技术探讨[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孙彦青;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年
其他文献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诊疗和护理行为的一种新模式[1],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最有效的替代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
会计内控建设是基层央行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层央行不断加强会计内控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与缺陷,需进一步完善。COSO委员会2017年9月发布的最新修
由于地区产业集聚规律的作用,地区差距扩大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推动区域合作的战略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绵阳如何融入成都经济区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绵阳融
目的急性颅脑损伤采用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1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5例,分别采取MRI诊断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长沙市20所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普通高校体育场馆无论质量
报告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HA)制备的新途径。在HA基材的制备上主要采用湿法合成法,此法反应时间短,合成物纯度高,在成吕的制备中用不同的工艺过程研制了出了供口腔种植用的致密型、复合
2011年2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强调将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著名学者莫砺锋在本文中梳理了其读书、求学及学术研究的人生轨迹。下乡务农十年间的阅读,尤其是为寻求精神安慰而重点阅读古典文学,对其之后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及基于兴趣的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