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没有篱笆墙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以色列男孩戴维的新学校,位于特拉维夫城东边。
  这里住着很多外国的移民,由于文化习俗与宗教信仰的差异,移民与当地人之间很少往来。
  作为传统的犹太人小孩,戴维常看到移民们的孩子缺乏教养、破坏公物、对老师和校工也缺乏尊重。本地的小孩都瞧不起移民们的小孩,认为他们低人一等,無法跟自己一样上天堂。
  学校在改革之后,吸纳了许多外国移民做教职工。这些外国人大都喜欢园艺,把自家的花园装饰得多姿多彩。
  学校的园艺工人但以理,就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犹太裔老人。他修整的花园异常美丽,连走廊上都爬满了花藤,美丽的鲜花常常伸进教室的后窗。有趣的是,但以理一来到这所学校负责整个花园的修缮时,就把花园的篱笆拆了。
  这种做法令人大惑不解,也迎来了花园遭到破坏、果皮纸屑乱丢的结果。当戴维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分享了儿时的一个故事给戴维听。
  2
  12岁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份便利店派送的活儿,每天像飞毛腿一样跑来跑去。但以理对身体的疲累一点都不怕,他只是很怕看到派送名单上有乔的名字。
  在男孩们的流言中,乔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老爷爷。据说他就像传说中吃人的小矮人一样,性格暴戾,神出鬼没,常常用拐棍砸男孩子的脑袋,更可怕的是他在美丽的花园中养了几只会吃小孩的怪兽……
  这些玄乎其玄的传闻让但以理不敢给他送东西,但这又是他必须完成的工作。于是,但以理经常远远地站在路口,眺望着乔家的花园,默默祈祷着天使能帮助他。
  实在必须送货的时候,但以理就把东西往门口一放,摁一下门铃,然后撒腿就跑。等乔开门的时候,他早就无踪无影了。
  3
  有一天,但以理在通往老人家的半路上慢吞吞地走路时,一位慈爱的、个子瘦小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老人温柔地问道:“你是不是害怕乔家的狗?如果你很怕的话,我可以帮你捎去。”
  “你是……”
  老人笑眯眯地说:“我是他的邻居。”
  于是,但以理道谢后把东西交给了老人,蹦蹦跳跳地走了。从此之后,但以理常常遇见这位老人。老人总是帮他捎东西,偶尔还给他糖吃。老人告诉他,乔家有镇上最美丽的花园,里面有鸢尾和百合,绿色凉亭里开满了蓝白花朵,玫瑰枝条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
  “你愿不愿意陪我多走一会儿,去看看花园呢?”
  但以理摇摇头:“不,先生,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以理每次想到花园里小矮人的时候,就感觉像瘟疫要降临到自己一样。无论这位邻居怎么保证,他都不愿意去看一看。
  就这样,一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
  渐渐地,但以理发现派送的名单上再也没有乔了,那位慈爱的邻居老人也再不出现了。
  于是,但以理鼓足勇气走到了乔家的花园,花园的继承人告诉他,那位一直在路口等候他的老人就是花园的主人乔。为了不让但以理感到害怕,他每天都会提前站在路口等他。三个月前,乔因为癌症而去世了,在遗嘱中,他将自己遗产的一部分赠与了但以理,要帮助他完成学业。
  但以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可是,为什么传闻说乔很凶,并且养着会吃小孩的怪兽呢?”
  新主人告诉但以理:“那是乔收留的几条流浪狗。它们很凶,想偷偷溜进花园的孩子们曾经吃过苦头,所以他们就以讹传讹。其实,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让孩子们来来看看他的花园,接受他的糖果与祝福……”
  就这样,但以理在老人遗产的资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毕业后,他回到故乡以色列来从事软件工程师工作。
  再后来,但以理退休。想发挥余热的他申请到小学做园丁,要把花园的美丽分享给每一个老师和学生……
  4
  听了这个故事,戴维明白但以理为什么不给学校的花园设立篱笆了。
  “我知道,但以理爷爷,你是希望,每个人都能主动地亲近花园,欣赏美丽的花草,同时也能自觉自愿地爱护花园的一草一木。”
  但以理爷爷点点头,笑了。
  不过,学校里确实有不爱惜公物、不守公共秩序的现象。比如,有时候会有外国移民家长的一两辆汽车停在了不恰当的位置。
  对于这种没公德的“乱停族”,在小区里碰上,戴维看到家人们通常的处理方式是乱摁一通喇叭,找物业投诉,或者心里骂几句。但是,在学校里,但以理的处理方式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他会拎出来一桶水,帮人家把车子擦干净。这个方法非常管用,只要他给人家义务擦过一次车,今后这个移民家长就不好意思再乱停车了。
  但以理种的花非常漂亮,他从自己家里带来一些品种很名贵的花种在花园里。
  然而,花园常常有调皮的低年级生进来嬉戏踩踏。但以理在花园边放了一排小水壶和一罐糖,还画了一张大海报。海报上写着:“浇花可自取一块糖。”
  戴维觉得很可笑,他对但以理说:“我觉得,糖会不翼而飞,花最终还得你自己浇。”
  但以理拍拍戴维的肩膀:“这样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孩子们浇了花拿了糖,那叫工作报酬;如果他们不浇花就拿糖,那是我白白送给他们的恩典与快乐啊。”
  戴维知道自己说不过但以理,便悄悄观察花园发生的一切。
  这个无可救药的但以理老爷爷,在给花园修了两次秋千架、更新了一次草坪、补种了无数次花之后,终于收获了同学们的尊重。
  戴维不得不承认:
  “哇!原来这些移民的孩子跟自己一样,都是愿意被尊重、被信任的!他们没有因为老人的恩典而肆无忌惮,反而珍惜这份信任,变得文明起来了!”
  这些移民同学们竟然在拿糖之后,留下一些小礼物,比如包子、粽子、画和手工;有的家长还会拎着塑料袋随着他们,将花园里的垃圾和杂草随手捡出去;更让人惊讶的是:有的移民家长虽然经济不宽裕,竟悄悄地补充糖果,放在花园边的盒子里。
  ……
  不知不觉中,学校那些调皮恼人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像小天使,他们很认真地浇花除草,好像那是自己的花园一样。移民孩子跟本地孩子也越来越融洽,大家都快乐地在花园玩耍,在劳动中成为朋友。甚至连本地人家长与移民家长们之间的友谊都建立起来了,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可以看到大人与小孩都其乐融融。
  ……
  从老爷爷但以理的身上,戴维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和群体,只要以不变的善意与恩典待人,就能收获无限的祝福和美丽!还能将这种信任与尊重一代代传承下去,带来和平,泽被更多的人……
  这一年的逾越节,但以理给花园换了许多块新牌子。过去那些“爱惜花木、请勿攀折”的牌子被拿了下来,人们看到一些唯美的诗句被举了起来,比如:
  “爱是凡事珍惜……”
  “拆毁中间隔断的墙……”
  “天堂没有篱笆……”
其他文献
宜  全身簇新、洗邋遢;  生猛鲤鱼祭神名;  谢灶君,两碌长蔗做天梯;  责年,食鲮鱼、葱、芹、蒜;  卖懒,卖懒,买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  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  忌  以汤淘饭;  打破物品;  水土出门;  吃药、理发。  【盆菜】  盆菜是源自宋朝的岭南传统节庆大菜,主要食材为萝卜、支竹、冬菇、油豆腐、鱿鱼、木耳、芹菜、干猪肉皮、门鳝干、五花肉、蚝、鲜门鳝、鱼丸、鸡、鸭等十五
期刊
在村上春树的书《当我在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里,村上是易胖的体质,而他的妻子却怎么吃都不胖。他不无委屈地说:“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无需认真就能得到的东西,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换来。”  “不过转念一想,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条的人,不会像我这样重视饮食和运动,也许老化得更快。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  听起来貌似很有道理。不仅书籍,每一个健身俱乐部、减肥公号都会告诉你类似的励志
期刊
我和木子约好晚上见面,她下午参加了一个HR聚会,正从南山区的某别墅区赶过来。在那片每平方米均价十一万的富豪地盘,木子与她的同行谈笑风生,吃着某著名品牌为他们专门定制的下午茶。我们寒暄一番后,木子坐在沙发上编辑她的朋友圈,打算把下午的照片发送出去。  身为HR的木子最近成功跳槽到世界前500强企业里。我鲜少在她的朋友圈里见她发自拍,“我比较低调,更偏爱做幕后工作。”经过几番清理,她的微信好友如今只有
期刊
朝云暮日,鳥飞过橙光晕染的天空,在每个人抬眼望见的日常里,元气橘跳跃并闪闪发光,就像那位不谙世事的公主。
期刊
新年、元宵、情人節,“每逢佳节胖三斤”是幽默自嘲,也是对肥胖的警惕。人人心里背负着一座“胖背山”,在台湾作家骆以军的作品里,哪怕再乐观的胖子,心里都有隐秘的瘦身愿望。现实里再苗条的瘦子,都会苦恼一觉醒来发胖。  从前“胖”的体格塞不进杂志审美,但我们拒绝用衣服的尺寸去界定一个人。就算胖背山是生活的镣铐,它也不能阻止我们跳舞和大笑。
期刊
“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走进南山文体中心  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深圳市妇联协办,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深圳女报杂志社承办的“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于4月9日在南山文体中心举办。此次活动分为食品可追溯区、营养膳食区、综合体验区、VR安心厨房、服务中心5大区域,据工作人员介绍,活动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童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儿童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期刊
我给自己起名白小猴,是希望自己能瘦得像猴。  好吧,我承认,我是一个胖子,还是女的。编辑十几年没有和我约稿,这次约就是让我阐述作为胖子的顽强生存史,我表示很生气。  作为一个胖子,我在职场上多次差点壮烈牺牲。  19岁那年,我当护士,年纪轻轻的一个小胖护士,多萌多可爱啊,粉红嘟嘟的脸蛋,肉乎乎藕结一般的胳膊腿,一见笑容可掬,二见喜气洋洋,再见春暖花开。我外婆天天和我念叨“肥狗胖丫头,东家的脸面”,
期刊
听说我要去考商学院,闺蜜居然乐得喷出一口奶茶:“你以为你是田美女呢?去了有王老板等着爱你?”  闺蜜如此喷我,是嫌我胖。在90斤的小妖精眼里,130斤的我就是个贾玲一样的胖子。可我天生就这种体质,跟DNA较劲也没用。而且吃嘛嘛香,练哪哪胖,从小是小呀小苹果,长大了是大呀大苹果,胖的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一路上讽刺挖苦的人倒也没断过,我的宗旨就是:“你想伤害我?我一笑而过。”  可这次被闺蜜打击完,让我
期刊
她唯一一次发胖的经历,是在大学的时候。大一时经过层层选拔,她成为礼仪队的队员。“只是想纠正驼背啦”——她向同学们解释参选的原因。在大学的公开活动里,她一脸微笑,心花怒放地计算着穿旗袍的回头率。  那是一件学院给队员量身定做的旗袍,颜色是淡雅的粉色。每周四晚上,礼仪队要在凉风习习的教学楼练习站姿和走台步。一个小时里,她的头、肩、臀部和脚后跟要紧贴墙。有时嘴里还咬一根筷子,努力维持标准的露齿笑。很快她
期刊
果然是个土包子  1913年初,浙江都督府秘书张公权视察杭州一中,读到一篇优秀学生作文,击节赞叹。赞完叹完,张公权得知作文出自海宁富豪徐申如的独生子徐志摩之手,就站在教室窗戶外面,在校长的指点下,朝那徐志摩瞄了一眼。这一瞄,张公权心中一动,觉得妹妹张幼仪可以嫁给此人。当晚,张公权给徐申如写信,表达了联姻的意思。张家乃宝山望族,张公权还是都督身边的红人,主动要与徐家联姻,徐申如自然激动不已,当即回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