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重金属普查样品的基质复杂、数量大、待测元素性质各异,现有土壤中重金属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存在样品分解方式不适宜、上机测定参数需优化等问题。本文采
【机 构】
: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重金属普查样品的基质复杂、数量大、待测元素性质各异,现有土壤中重金属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存在样品分解方式不适宜、上机测定参数需优化等问题。本文采用电热板-酸分解样品,研究了ICP-MS测定土壤中Cr、Cu、Cd、Pb四种主要重金属在分解和上机测定中的关键环节。结果表明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50%硫酸"体系,样品分解完全且待测元素无损失,并使用工作曲线校准仪器可降低基体效应;优选质谱测定同位素和采用碰撞反应池或数学校正可减少质谱干扰;质谱积分驻留时间和重复次数对痕量元素Cd的精密度有较大影响,宜设为0.4 s和3次。本方法对Cr、Cu、Cd、Pb的检出限分别为1.74、0.89、0.015、0.08μg/g,为普查工作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手段。
其他文献
近几年多环芳烃(PAHs)在地下水中的检出报道逐渐增多,但关于我国主要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中PAHs的研究匮乏。为研究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中PAHs分布特征,本文在华北平原、珠江
目前我国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除少数方法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外,多数方法均是针对某一具体矿区的样品而制定,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确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选择性分离流程的适应
中国工业正面临着严格的环境约束,需要转型升级,找出工业运行过程中的无效率来源,分析投入产出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有针对性地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改善是实现工
纳米零价铁原位注射修复地下水污染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单一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作用机理,但是地下水多种污染物共存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针对典型污染物三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与微创DNS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5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联合西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
比较了SDS、Tween-80、CTAB三种不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对红细胞膜的溶解破坏能力,探讨了保温时间对三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对红细胞膜均有一
介绍了自行研发的中压开关新品--金属铠装移开式双母线柜的结构和功能,阐述了该产品的性能特点,表明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