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心得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空前性的发展,因而高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获得了较多的心得体会。本文对笔者的心得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因素、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效果;心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中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促进我国高中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使我国高中学校为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然而,信息技术学科在高中教学中未能受到充分重视,致使我国高中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存在较大的难度。伴随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高中学校虽然增设了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未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考试范围内,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许多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信息技术教学仍然被列为副科的行列,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发挥。
  2.开设信息技术教学的设施不够完备
  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缺乏齐全的教学设施设备,致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许多实践环节无法有序开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更好培养。另外,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所必要的计算机机房。高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不完备影响着教学的效果[1]。
  3.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素质较低
  目前,高中学校的许多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较低,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有限,致使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完全的将书本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课程也得不到更好开展,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二、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1.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学科,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方面人才,然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2.教师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都有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发生些许的改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未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下降,而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2]。
  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能采取同化的教学方法针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难以给其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启发,而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则显得难以接受。
  三、新课改下提高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策略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高中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想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教学问题充满好奇心,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应该鼓励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有效选择,以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揣摩创新教学方式,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最后,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施教,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3.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学生难以更好理解。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讲解,可以使教学活动得以升华,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提高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教师要合理利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想法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其次,教师要及时处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所产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清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障碍。最后,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教学。
  5.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
  信息技术学科涉及到众多领域,但学生对所有领域并不是都十分了解,因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将学生身边的事物升华为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更好掌握。
  三、结论
  总而言之,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面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境问题,需要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笔者相信,我国高中学校经过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长期探索,可以探寻到有效的教学方式以解决教学问题,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发挥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维娟.支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吴宗宝.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2
  [3]杨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方志明.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225+227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保护未成年人刻不容缓。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尚不完善,需要提高立法技术,进一步健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缺陷  中图分类号:D922.183;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0-0218-01  作者简介:陈乃琦(1990-),女,汉族,广西北海人,西南政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传统组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时间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与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患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经济体之一。今年,我国加入WTO的十五年保护期届满后,外商投资领域将继续扩大。跨国公司进驻中国的数量将会继续增长,这些外国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大量商机的同时,也会给我国造成在环境、劳工权利、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行为也渐渐受到关注。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技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观察与干预.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息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不齐的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
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以来,说课已经成为高职教师必备的技能。本文通过对省级精品课程《翻译实务》的说课展示,具体呈现了对一门课程的定位、设计、目标、实施和思考。 Sinc
[摘要] 城市形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政府应走出目前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只注重表面的误区,在城市建设中体现城市建筑与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和谐。  [关键词] 城市形象建设; 和谐; 误区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7)02-0030-02    形象是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就这个概念而言,城市形象则应是人们通过对城市的建筑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对班级的质量和氛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初中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阶段,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时刻,因此,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