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无害化学教育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大大推动了我国以经济为主带动各行各业的惊人发展。但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也为之后的环境污染埋下了隐患。在进入2012年后,我国各地的雾霾天气数量不断增多,充分暴露了我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各项缺陷和漏洞。为此,国家及时调整战略方案,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国家层面的整治行动,属于“出现问题之后进行解决”的类型。真正能够推动我国环保工作发展的方式,笔者认为应该体现在教育身上。因此,笔者撰写本文,旨在提出从初中时期接触化学起,教师就应该加强对于“环境无害”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将环保思想植入到学生的观念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加强教育;环境无害观念
  一、对初中生进行“环境无害”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環境无害”?所谓“环境无害”,也就是“无害于环境”。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们能够意识到对于环境进行污染的危害并逐渐不去做出对环境造成恶性影响的事。广大民众在经历了数年以来的恶性雾霾天气之后,逐渐认识到环境恶化对社会和个人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威胁。过去很多地区曾经拥有极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现在随着对地区资源的不断攫取,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匮乏的现象。根据环保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经有118个城市在地下水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64%的城市地下水是重度偶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很多地区曾经的清水池和小河沟,如今已经肉眼可见地变成了黑色的,散发着污浊味道的臭水沟,令人窒息。而在空气方面,很多中西部城市由于过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发掘、开采和加工,在这些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等已经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水资源质量,并且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国各界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加强对下一代的环保教育。因为仅仅依靠这一代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注重“环境无害”的思想一代一代地通过适当的教育进行传承,才能够不断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一切的教育,都要从初中的化学教育开始[1]。
  二、如何实现初中化学的“环境无害”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强学生对污染源的认识
  人教版中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认识空气成分的介绍内容,而这个内容是来源于“空气成分”那一节课程的。因此,教师们在进行这一节课程的讲解时,就要做到多方面讲解和多方式教学。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讲解本节课之前,首先让学生们在网上查这样一个资料,空气中只有氧气吗?紧接着,学生可以间接了解到空气中不仅仅只有氧气,更多的是氮气和其他气体,而氧气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在要求学生们将所查阅到的资料进行记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进行补充:其实总体来讲,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所构成的。并且给出相关的比例。然后,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空气中并不多的氧气含量就可以养活全人类呢?教师在学生们进行各自对问题的发言之后,便可以回答称:其实氧气过多对于人类身体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过多的氧气会导致氧气中毒,严重时可以致命。紧接着,就可以告诉学生们:尽管氧气在整个空气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它对我们的生存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氧气的话,那么等待着人类的将是灭亡。因此,只有我们努力重视对于空气质量的保护,才能够逐渐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够让人类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而,我们必须对于环境保护有相应的意识[2]。
  (二)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
  此时此刻,教师们就可以抓紧时间来对学生们进行“环境无害”思想的灌输了。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和通过考试,更是为了要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举例来说,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中的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节时,就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如何设计工厂废水的处理方案:通过进行酸碱中和的方式来处理带强酸性或者是带强碱性的污水。紧接着可以设计相应的情境,向学生提问:你的工厂经常排除碱性较强的污水,你会怎么命令工人处理它们?然后学生们自然就会想到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处理污水,并按照教师所给的指导方式来进行污水的处理方案的设计。而在结束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将参与过实验的废弃液体集中倒入到专门的处理酸碱液体的器皿之中,并且将不可回收的废弃液体进行集中处理,不乱丢乱放,通过这些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无害”的思维习惯。
  结束语:
  环保意识的培养只能依靠教育来实行,而教育是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来进行的。因此,如果我们还在沉迷于“中学化学的教育只为升学而服务”,那么环保意识将逐渐从我国下一代的年轻人的头脑中断绝,而这是极为危险的。
  参考文献:
  [1]申京燕. 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2017,56(12):30-30.
  [2]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鲁东大学,2018,78(23):45-4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迎来诸多的发展变化。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如此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动能。小学美术具有一定的形象美特征,单纯依靠教师的传统教学手段,不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美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角度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希望对小学美术教学效果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化学的教学工作已不再只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反而更加倡导教师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倡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故而如何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化学实验方案,是当下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工作。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单谈一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在教育流动的大环境下,农村教育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大部分学生都跟随父母进入到城市中读书,农村小学是否就此退出教育的舞台,还是让农村教育进行转型,发挥出新的生命?  关键词:城乡教育公平;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高效课堂  每年的九月开学季,是所有学校最忙碌的日子。但是我所在的仁和完小却冷冷清清,今年我们学校的一年级新生只有21名,其他年级成绩好的学生有一部分都转到城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所谓“成才先成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地渗透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学
期刊
摘 要:在如今,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得到了更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能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之外,还要能通过合适的教学调整,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能在生物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发展自己能力的平台,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生物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生物核心
期刊
摘 要:高职体育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为此高职体育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进行体育训练,从而不断完善、探索出符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提高高职体育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职;就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各个企业既希望招收的人才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361课堂”教学模式。“361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理念相契合,重新梳理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也没有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力求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历史为例,探究“361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361课堂”教学模式;初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个高中学生比较困难的科目,可是又是理综高分数科目,要想拿到分数,必须教师从高一到高三进行全过程跟踪养成解题能力。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知已:知识系统化;知彼:分析试题的本质。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审题关历尽人生路。化整为零,庖丁解牛:解决复杂多过程问题。养成思考逻辑套路列式的三斧头:大题书写。  关键词:物理解题能力;知识系统化;知识串联;审题的破冰;多过程大题的支解和衔接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德育教育本就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与小学美术教学进行结合,对小学生的学习有诸多的益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德育素养与美术素养的有效发展。本篇
期刊
摘 要:高中在开展政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时事政治在其中占据较重要的位置,并且与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现阶段发展的环境下,落实新课改教学改革措施,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还能够加强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高中学校在实际开展政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保证能够对时事政治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取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从而保证能够提高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