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整合浅析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美术学科如何做好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怎样合理有效的整合?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这些问题都有待美术教师去实践、发现、探索。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整合
  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深入,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展开学生的想象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图片资料来进行,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由教师谱写的优美乐章的前奏。因此,美术课的教学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新课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其学习画画的兴趣。
  信息技术媒体可真实地再现和模拟事物的情景,有声有色,画面、色彩、线条、声音从不同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不同的兴奋点激发想象力,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学习。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美术课采取的大都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形式。如:“这是XX画的,这是XX类型的画”老师一般只能采取书本上的图片,学生学的枯燥无味,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对学习也会缺乏热情。而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应用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不但能从教师那获取知识,还能从网络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所需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取的知识,会让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深,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俗话说:生活是绘画创作无穷无尽的源泉,而现在却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不仅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且学生能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欣赏,电化教学为此创设了契机。
  1、努力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在没有使用电教媒体的情况下,上美术课的操作惯例是:展示若干张图画挂图,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作画的步骤方法:老师分析并指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给学生示范各步骤组合在一起的全过程;学生作画,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实际上用于辅导学生的时间很少。而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后,老师能出示更多好看、又实用的图片,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我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在绘画长廊漫步、在工艺博物馆徜徉、到世界名胜古迹遨游,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如《乘上火车去画画》,通过录像给学生欣赏祖国各地风光、名胜古迹,让学生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再适当安排名人事迹、名胜典故、各地土特产等,利用信息技术使美术学科与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知识面变宽,趣味盎然,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
  2、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俗话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由于学生的年龄、生理、环境等特点,使学生的生活视野受到一定的制约,所创作的主题缺少生命力,所表达的画面缺乏表现力。这一直是在美术教学中困扰着我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它能提供直观、生动、多彩的形象,如教一年级《乘上大船游世界》一课,由于生活环境及年龄的差异,学生对轮船方面的知识等于说是一张白纸,有的小朋友只是从电视上面见过,并没有见过真正的船,如何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它们的造型特征?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事先发动学生去收集一些有关轮船的图片、录像片、网上去下载一些资料,教师积极地帮助学生去找寻相关的资料,在教学时通过相互展示,使得学生在不出课堂,不需要乘上大轮船情况下,也能在现代信息支持的环境下,直接接触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船,启发学生想象祖国现代话建设蒸蒸日上,同世界各国交往与日俱增,水上交通日益繁忙的情景,想象自己乘着大船周游世界的美好情景。从而,为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资源,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信息化的平台。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欣赏力
  美术课的教学,欣赏占很大的比重,利用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能更加精彩。当我们在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欣赏能力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四、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特的艺术个性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独特的艺术个性。基于网络技术的课件更具有优势,它除了具有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外,还具有教师对学生的可控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等优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在师生、生生、个体与集体之间进行多角度的交流。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处理评价信息的能力,也逐步发展了学生独特的艺术个性。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无疑给美术课程学习方式带来崭新的面貌,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兴起,改变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达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给21世纪学校的美术教学吹来了春风,带来了便捷,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2010年,浙江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并实施了《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使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因此,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课堂中会
当好一名班主任很难,当好一名一年级班主任更难。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半日制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正规学习,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期刊
学校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创建一流教学质量”的口号和奋斗目标,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做为学校教学特色之路,倡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和学习的全面的管理者,也是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管理班级事务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的领路人,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阅读自主学习策略教学模式是本人在新课标教学中的实践。如何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形成完美的教学模式,使之推广并应用于教 English reading sel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但创新教育的开展方法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给创新一个氛围,给创新一个机会,给创新让一条道,给创新一双翅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关键词】 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
一提到校长,人们立即会想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想到陶行知。他们毕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立足于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所以,人们常说,校长工作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