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协调现象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来,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但是,经济运行中却出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的不协调现象。2000~2002年,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为4.9%,其中:2000年为2.5%,2001年为5.5%,2002年为6.8%,远远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居倒数第一位;而同期投资率2000年为46.2%,2001年为46%,2002年为45.9%,平均为46.0%,远远高于全国37.9%的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居前三位。
  福建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具有典型的后发性质,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福建目前的投资率过高,因为这是与福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本身的发展水平及其后发要求相适应的,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但是,与世界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相比,福建的投资率高出20个百分点,表明福建目前的投资率存在偏高的问题。投资率与消费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投资率长期偏高,意味着消费率长期偏低,不但会造成投资过度和生产过剩,还会对消费需求形成排挤效应,将影响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
  那么,为什么福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的不协调现象?笔者认为,在福建资本形成总额中,固定资本形成额所占的比重低、存货增加所占的比重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前者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及矿藏的勘探等新增资本;而存货增加包括一定时期内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在资本形成总额构成中,固定资本形成额所占的比重高,存货增加所占的比重就低;反之,固定资本形成额所占的比重低,存货增加所占的比重就高。1998~2002年,福建资本形成总额构成中,固定资本形成额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9.9%,比全国97.6%的平均水平低27.7个百分点,是华东地区固定资本形成额所占比重最低的省份;而存货增加所占的比重平均为30.1%,比全国2.4%的平均水平高27.7个百分点,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存货增加所占比重最高的省份。
  固定资本形成额所占的比重过低,存货增加所占的比重过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假如2002年能够将福建存货增加所占的比重从31.9%降低到江苏16.9%的水平,那么,在投资率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增加940亿元左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福建资本形成总额构成中存货增加所占的比重如此之高,与福建的经济结构有关,特别是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供求变化有关。1998~2002年,福建工业产品销售率平均为96.67%,低于全国97.4%的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低于上海98.63%、安徽97.61%、山东97.39%、江西97.29%、江苏96.88%的平均水平,仅比浙江96.58%的平均水平高0.09个百分点,居倒数第二位。
其他文献
A    1993年7月8日,台湾某公司与闽侯县上街投资建设开发公司、福州市农银房地产公司合资开办了中外合资企业福某公司,其中台资占70%(中资30%未实际到位)。陶先生个人通过台湾某公司出资到福某公司,占福某公司53.296%股权,因此,陶先生任福某公司董事长,系福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福某公司依法成立后,在闽侯县上街镇政府旁边购买了153亩土地,准备开发“商业城”项目。至1996年12月23
年12月23日,香港唯一一支黄金股、中国黄金香港第一股、福建省第一支H股——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H股(股票代码2899)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后,股价直线攀升,换手率、成交量均创近期最高,共筹资11.5亿港元,被业界誉为2003年香港股市中表现最好的新股。  中国金矿界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丑小鸭”,一跃成为了一匹成色十足的“黑马”……    改写福建黄金工业历史    由于成矿条件的特殊
本文旨在面向学分制改革背景所带来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新需求,架构一个适宜于学生、教师、管理部门多方参与的数据库。通过设计数据库表、使用局部刷新技术、优化S
"嵌入式"工作站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考虑了校企合作双方的需求,能够更好地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分析以往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后,以闽西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