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梅,于梅花未着时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ongxu2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庭中有梅,大约一百本。
  “花期还有三四十天。”山庄里的人这样告诉我,虽然已是已凉未寒的天气。
  梅叶已凋尽,梅花尚未剪裁,我只能伫立细赏梅树清奇磊落的骨骼。
  梅骨是极深的土褐色,和岩石同色。更像岩石的是,梅骨上也布满苍苔的斑点,它甚至有岩石的粗糙风霜、岩石的裂痕、岩石的苍老嶙峋。梅的枝枝柯柯交抱成一把,竟是抽成线状的岩石。
  不可想象的是,这样寂然不动的岩石里,怎能迸出花来呢?
  如何那枯瘠的皴枝中竟锁有那样多莹光四射的花瓣?以及那么多日后绿得透明的小叶子,它们此刻在哪里?为什么独有怀孕的花树如此清癯苍古?那万千花胎怎会藏得如此秘密?
  我几乎想剖开枝子掘开地,看看那来日要在月下浮动的暗香在哪里?看看来日可以欺霜傲雪的洁白在哪里?他们必然正在斋戒沐浴,等候神圣的召唤,在某一个北风凄紧的夜里,他们会忽然一起白给天下看。
  隔着千里,王维能回首看见故乡绮窗下记忆中的那株寒梅。隔着三四十天的花期,我在枯皴的树臂中预见想象中的璀璨。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原来并不是不可以的!
  李楚越的声音纯正,口齿清晰,语速、重音使用、节奏等方面把握得很好,她读的文字像淙淙流水淌进听者的心田,能润物细无声地叩击听者的心灵,让听者满心愉悦。
  张晓风的《赏梅,于梅花未着时》这篇散文,于无见有,于细微见繁花,更让人喜欢梅的傲骨。所以文章的基调应该是喜悦的,这点李楚越把握得很好。她的重音运用可圈可点,比如第五自然段“不可想象的是,这样寂然不动的岩石里,怎能迸出花来呢”,最后四个字“迸出花来”,使听众一下子获得生命的质感和画面感;还有第六自然段中“那万千花胎怎会藏得如此秘密”,最后四个字的声调的加重,准确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内心感受。
  如果李楚越同学在“停连”使用上再注意一点的话,无疑会更好。比如第七自然段“他们会忽然一起白给天下看”这一句的六次停顿,有点碎,有割裂感;再如最后一自然段“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原来并不是不可以的!”整体情绪应处理成一个高潮,可以再饱满高亢一些。还有几个字的读音要准确,如“嶙峋”的“嶙”,“于无声处听惊雷”最后一个“雷”字的发音。
  朗诵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李楚越的未来会无限广阔!
  点评人:何芳(特级教师、安徽省宁国市实验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DCD5蛋白与雄激素受体(AR)在人类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EnVision法对29例PCa组织切片进行PDCD5及AR免疫组化染色,对其在PCa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本文通过对苏联计算机发展道路的分析,纵观苏联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过去和现在,以及苏联和世界各国外部设备发展方向,探讨苏联发展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经验和启示。 Based on the
MathWorks公司近日推出了用于支持无线设计开发的5G库,为即将于2018年3月发布的初版3GPP 5G标准规范做好准备。该5G库提供功能和链路级参考设计,可帮助无线工程师探索3GPP新
  以环氧树脂和稀释剂苯甲醇为囊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并研究了乳化剂、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温度等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影
“向右看齐就是向我看齐.”从1978年12月到1979年11月,在我们炮团九连八班,这是硬道理.rn从新兵排到老兵班后,我的班长是陈仁进.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我比他高出二十厘米还多.
期刊
  制备不同矿物掺合料、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混凝土,采用压汞法获取各龄期样品的孔径结构数据,将Rosin-Rammler-Bennet(RRB)模型用于表征混凝土中100rim以下的孔径分布,并得到
会议
本文认为市场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一定的文化伦理为基础 ,市场制度的文化伦理具有共性和共同的精神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system
又一届房博会来了!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万科、绿城、金都、广宇等在内的8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近200个楼盘亮相房博会。烽火十月,“回暖”之说迷雾重重,房博会上楼盘迭出,面对
2010年即将结束,今年的行情演绎了先抑后扬的趋势,年末了,投资者在总结,在思考。时光飞逝,转眼间2010就要划上句号了,走过今年的股民们,不知此刻心情如何呢? 2010 is coming
  试验研究了一种改性淀粉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及对强度的作用.结果表明:改性淀粉是一种以空间位阻为主,兼有其它作用力,具有缓凝效果的表面活性剂,其在水泥颗粒表面的饱和吸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