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形成理论起源说的最新进展

来源 :地质地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l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石油是从何处、何时,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是目前世界上再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开展石油形成理论的研究,近10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Smith(1952)的研究认为,在近代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系列烃类,这就是石油在有机物沉积后的初期开始生成的有力证据。但 I.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Where, when and how oil is formed?”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nce again put forward in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to carry out the theory of oil formation, in the past 10 years made great progress.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Smith (1952), a series of hydrocarbons were found in modern seafloor sediments, which is a strong evidence that petroleum started to form after the initial de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but
其他文献
印象主义歌剧20世纪初叶的许多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虽采用过印象主义的某些因素,但总的来说,印象主义并不是某些戏剧体裁中的典型倾向。C.德彪西(Debussy,1862~1918)的《佩利亚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传统的舞台艺术,要在一个狭小的舞台空间中,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时空,再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述。如今,面对电影、电
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对该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怎样引导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已然成为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本文利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乙基氰乙基纤维素/二氯乙酸溶液的红外吸收谱带随浓度变化的情况。发现某些谱带的位移与溶液的结构有关。特别是溶液中各种氢键的
效应性T细胞亚群Th17是新近发现的效应性T细胞的又一亚群,因分泌细胞因子IL-17而得名。Th17通过分泌多种效应分子如白细胞介素17、17F、2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与慢性炎症性疾
本文研究了聚氨酯(PU)-聚丙烯腈(PAN)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质和相逆转现象。发现当PAN含量为30—40%的范围内,共混体系发生了连续相与分散相的逆转;进一步通过3个力学模型,描
利用泥岩或页岩流体孔隙度的变化来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很多。本文重点叙述文留油田用声波测井法预测地层孔隙压力,采用试采法和等效深度法计算地层压力,并例举实例说明这
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破裂是宇航工业多年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数破裂发生在7079、7075和2014锻件的T6状态,最敏感的材料是7079-T6模锻件。破裂发生在机加工的零件上,诸如翼
实践证明碳氮共渗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远优于渗碳,随着碳氮共渗新工艺的推广,热处理行业对共渗机理、缺陷组织(按其产生部位和低倍形态称为表面黑网、表面黑相和过渡区
有关中华猕猴桃蛋白酶(Actinidin,EC 3,4,22,14)催化功能基团的研究表明一个游离巯基,一个组氨酸残基为酶催化活性中心必需基团;色氨酸残基为酶活力表现所必需;羧基似与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