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和各专业的交叉配合与协调管理,经常都处理得不尽人意,特别是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由于协调管理不到位,就出现了相关专业接合部位的返工、浪费,不仅影响工期目标的实现,还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埋下不易察觉的安全隐患,后患无穷。特别是在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和群体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常有发生,给参与各方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建设工程中各施工方的协调管理不仅是重中之重,更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协调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协调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层面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和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实行不同形式的总承包,但由于现行管理机制不配套、欠完善,造成各专业施工单位的分包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完全清晰明确。利益初衷驱使各专业单位在局部利益的追求下,只愿承担更多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对那些在投标中处于亏损或漏项子目尽力推脱,必然造成工序上的脱节和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同时,各参与方组织管理、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参差不齐,给施工参与各方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
  2、技术层面上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日趋广泛。现代建筑不可避免的会工程体量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专业分化越来越细、参与单位越来越多,质量技术要求也就必然越来越高,各方、各层次的管理协调也就越显重要。每方参与个体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工藝和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相关各方的时间顺序、施工进度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工序和技术组织上不能全面通盘考虑,特别是一些接合、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详,就极易出现问题。又由于现代建筑对个性化彰显的要求,每栋建筑就是一件特有的艺术产品,对每一工艺环节、每条管线及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必然增加了技术工作的难度,加大了各专业参与方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知识更新和技能掌握更不上,也就必然带来问题。
  二、协调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各工程技术管理参与单位及专业人员,尤其是现代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中,只有从深化设计到施工各阶段端正对业主和企业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过程中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全局观念出发,以大局为重客观认真对待协调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精化成本控制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深刻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针对影响安全文明生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成本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明确每一个参与人员的目标责任。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从人力资源、技术管理以及分配制度上建立更科学、更有效、更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做好一个建设项目的管理,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协调管理,而是要做到全方位的协调对接,包括组织、管理、技术、经营造价、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郎阔了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方能取得成功!现就如下几方面,谈谈协调管理的办法。
  1、管理协调
  管理是协调工作的有力保障。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参与各方间的配合问题,建立以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为主的统一领导,制定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参与方的协调工作。作为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主要负责人,首先要全面熟悉和掌握各专业的施工工序、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细化各目标分解,将各专业施工图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并提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商,制订效措施共同解决交接部位的技术细节。这样方能统筹各专业作业队伍,保证每个节点有序到位。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问责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激发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隐蔽及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此刻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施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更易发现问题,也易得到补救和解决。
  2、技术协调
  技术管理是协调管理的根本。协调工作不单需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也要从技术上下功夫。首先,要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尽可能避免因技术错误带来的不必要协调问题。深化设计是技术人员熟悉掌握设计图纸的过程,各专业设计人员对本专业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它专业的交叉接合部位大多有些考虑得不够细致和周全。都会在图纸会签时被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由此加强图纸会签工作,从深化设计上解决交接部位的技术细节,是一项长期而非常重要的任务。
  同时,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也是技术协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须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结合实际,深层次的找出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作业人员掌握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各个施工环节工艺及技术要求和工程验收规范,抓住关键,从而有效的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3、组织协调
  组织更是协调必不可少的手段。建立协调例会制度,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单位负责人应定期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关键工序更应在施工前以“交底会”等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单位的施工顺序和责任。无论是会审(签)还是过程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均须坚决贯彻落实。所有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所做的决定及签名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并应在管理过程中设立与工资奖金挂钩及与工程款的支付挂钩的奖罚措施。
  4、变更索赔的协调
  效益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故变更索赔的协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变更在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及时、全面、准确的变更索赔,是对创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必须的。由于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对过程中的变更非常清楚,索赔工作更应由现场的技术人员主抓更合适。变更作业完成后就必须将变更单、相关证明资料、工程量和投标报价单进行整理报审并及时索赔。同时总包单位就每一变更内容,将各相关专业提供的相应资料和工程量进行汇总统一索赔,避免同一变更部位各相关专业只报各自变更施工内容而出现漏项。
  总之,建筑工程的协调管理,涉及面广且又琐碎,尤其是在当代大中型建筑群、工业建筑中更加突出的体现了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项目主体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各参与方更应做好各自的工作,将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其他文献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其核心是“精、细”两个字。“精”在精心谋划、精明决策、精心管理、精益求精,“细”在细于目标、细于责任、细于全面、细于微小。工程项目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程中所耗用的各项资源,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做好前期预测,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造价范围内,以确保造价目标的实现,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的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多,这就难免出现工程变更及索赔的问题。本文对2013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后简称2013 清单计价规范或规范)中工程变更的规定进行了陈述,并分析了一些规范对合同执行造价控制的良性作用,希望对大家更好的处理这一类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工程变更;工程价款调整;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浮动率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
摘要:动态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智能型概念幕墙,从目前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有工程实践。如上海久事大厦(由澳大利亚帕玛斯公司设计)是国内应用动态幕墙比较典型的大型工程。北京天亚花园(由远大公司设计)亦采用了动态幕墙系统。  关键词:双层;动态幕墙;节能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 A  双层动态节能幕墙(也叫热通道幕墙)主要分为内循环
摘要:建筑安装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安装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关键词:建筑安装;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安装工程是指为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建筑物进行施工的工作,完成了施工工程之后的实体。它影响因素多、质量浮动大、质量存在隐秘性,为了避免因为人工的疏忽
摘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是当前建筑管理的重要方法及工具,对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来讲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个区域都增加了对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那么,就应相应的增强工程造价的审计,把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关卡,从而增强工程质量,降低资金投入。本文简要论述了工程造价的设计工作当前的情况及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目的,并提出如何将工程造价的审计工作更为高效的进行应用等相关内容,目的在于进
摘要:电力设备在供电系统中担负着电能输送、变换和分配任务,是直接生产、变换、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主要设备,安装与调试必须严格按照围家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的前提下。创新性地开发、借鉴和引用新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保证发电厂、变电所设备的可靠运行。本文围绕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在线监控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很多变电站
摘要:伴随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社会经济,城市化建设进程也随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与它是息息相关的,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在其中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民用建筑供配电可靠性进行分析,并且指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一、供配电系统构建的可靠性 (一)负荷供电 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中
【摘要】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价格竞争日益成为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要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本文介绍了造价管理系统的建立,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 造价 管理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经济、法律和科学技术原理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