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应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新经济模式时代,各个领域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正在被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所取代,这就形成了高素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亟须高效、全面地培养更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来服务社会,而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契合新时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如何构建出能培养高素质电子商务运营人才的教学体系,就成了各高校和高职院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    键   词]  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技能培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224-02
   电子商务体系是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商务运行模式,以其快捷、高效的特点得到了大量用户的欢迎和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各领域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已经建立或者准备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服务门户。随之而来的就是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运营人才的缺口在逐年显著扩大,而近年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与电子商务相关领域开发和维护的人数仅占总毕业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充分表明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分析
   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信息设备和互联网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先进商业运行模式。广义的电子商务体系还应包括相关的软件开发、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售后服务平台建设、供应链电子采购平台建设、办公信息化等产业[1]。随着移动互联和硬件开发进程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系统的服务领域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和应用,如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电子金融的应用、信息化仓储业务等。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发展形势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特点
   (一)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大,淘汰率高,加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匮乏,导致很多用人单位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很多企业都处于常年招聘电商专业人员的状态。自21世纪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近七百所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再加上社会人才培训机构的有力补充,目前,我国社会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的供给情况较之以往大为改善,但仍不容乐观。
   (二)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和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步提高,单一技能型人才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电商经营模式的需求。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和相关知识储备要求的基础上,众多企业对人才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也极为重视。
   (三)近年来,很多招聘单位对人才的年龄要求越来越严格,有活力、有素质、有能力、有一定社会经验和从业经验的年轻人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就要求应届毕业生对毕业前的实习阶段给予更多的重视,在校期间要更加注重对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和集体协作意识的锻炼和养成。
   三、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系统的重要意义
   构建完善、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应对新时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和前提条件[2]。电子商务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完善职业教育机构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能够为电商产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多元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各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而高校、高专、高职等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这就说明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養体系出现了某种误区[3]。具体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高专、高职等人才教育机构对电子商务的教学理念和人才的定位标准认识不到位,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的掌握,而忽视实践能力的提升。电子商务产业的应用又日趋多元化和精细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对人才实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需求不相匹配,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二)电子商务产业是21世纪以来才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很多人才培养机构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师资准备并不充分,教材的编制和采用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难适应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产业形势。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技能培训与用人单位所需的实用技能存在较大差距,在操作实习阶段难以找到对口的岗位,导致其核心竞争力降低。
   (三)用人单位与培训机构的联动机制不畅,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缺乏制度保障,三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培训机构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用人单位对人才培训积极性低,难以找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面临严重的人才断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科学、合理的机制规范,使相关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的对接。
   五、构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结合当前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形势,对人才培训机构课程内容和实践训练流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产教结合、综合培养的模式就是经过很多人才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之一,完善、合理的人才培训体系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又能有针对性地缓解电子商务企业用工难的现状[4]。    (一)结合市场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方向
   对人才培养方向的精准定位需要以精确的市场调研为前提,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用人单位,了解目前电子商务相关人才需求的侧重能力、各岗位的饱和度、素质要求以及相关特点。定期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和企业代表举行座谈,分析行业最新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各方意见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来作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依据。
   (二)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建设
   针对目前的教学形势,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定期培训是人才培训体系改革的重点问题,结合相关企业及行业协会的技能研究机构,创立师资力量联动培养机制,侧重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其精准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导向,来保障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三)产教结合的课程培训体系
   产教结合的体系要求用人单位更多地参与到人才培训的各个环节中,从基础的课程设计、教材侧重点到针对性的技能设置、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活动,都需要用人单位给出合理的参考意见,与人才培养机构密切配合。例如,在对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安排学生接触合作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行后台,认识电子商务数据处理、财务管理、物资流动、服务保障等各环节流程的实践操作,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把握职业技能的侧重方面。人才培养体系还应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大培训力度,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学生的实训课程,来满足当前电子商务行业用人需求最新动向的要求标准。
   通过产教结合的模式,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技能研究机构、实训基地和实习机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和技能要求。高校机构为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研究支持,企业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技术的实践基础,有利于合作双方优势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
   (四)以赛事促进创新,培养综合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应重视各项专业技能赛事对人才培养体系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积极参赛。也可以与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的行业协会合作,定期举行针对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素质的各类比赛项目[5]。在日常的教学授课活动中,有计划地结合学生的能力基础和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竞赛兴趣小组,原则上要求全员参与,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能量为团队做出贡献。实行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分工合作、共同指导的教学机制,组内竞赛活动和小组间竞赛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应对各项赛事的相关技能和竞争意识。
   竞赛成绩与相关的技能认证相结合,与指导教师的绩效考核相结合,作为学生就业评价意见的重要指标。以竞赛内容为核心设置培训教程、改良培训教材、配备培训师资,使学生在针对性地提升实用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综合素质,以比赛促进教学和就业。
   六、结语
   电子商务产业繁荣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体系必须更精确适应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构建更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各相关单位及时把握行业市场的用工需求变化,进行师资队伍和培养模式的实用化改革,建立产教结合的专业技术培训機制,与用人单位展开多角度、综合性的互利合作,重视各项比赛活动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促进作用,重视行业技能认证对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群.浅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1(6):77-79.
   [2]王瑞.新商业背景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6):240-241.
   [3]余晶晶.浅析跨境贸易电商化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纳税,2019(10):223.
   [4]童红兵,龚靓,王鑫鑫.电子商务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7):231-234.
   [5]刘盈丰,金明.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7(11):243-244.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之下,我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大部分的技术院校也开始了创新改革之路.体育教学一直以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中国建筑师来到俄国,人家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是学建筑的,俄国人听了,羡慕的说,哦,你是城市的美容师;一个俄国建筑师来到中国,人家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
李采芹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消防历史文化工作者,被誉为“消防历史文化执炬第一人”。通过他的著述和编纂的数千万字的作品,我们能从容浏览中国消防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品味消防
如何改革技工学校的教育并实现其价值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技工学校的教育目标,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评估方法,以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变革,推动着养老服务领域转型升级,使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水平精准化、服务技术专业化.高职院校作为养老服务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的养老服务专业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深入高校进
班级文化作为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最直接的文化环境,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可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不断探索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生活情趣和
摘 要:新课标中要求教师把创新精神放在重要的位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探讨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智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形式高度统一协调的综合性思维。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贯穿在中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缺乏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情感冷漠乃至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意识地把感恩教育
室内设计教学随着室内设计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在我国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形成系统的室内教学体系,并逐步发展为院校的重要专业.今天多数大中专院校都纷纷开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