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82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阅读的时代,在浩如烟海的书林中,如何做到有品味、高质量地去读好每一本书,并读出蕴意其中的精髓和状味,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由知名作家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联袂奉献的《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拆析和解读,在拓宽大众视野的同时,也让一场场看似寻常的读书活动变得更富有了意义。
  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麦家等四位作家从一个个经典解析中,传导了不少个性化的读书理念,令人怦然心动。值得赞叹的是,他们没有局限于历史的定论,也没有被庸常的看法所裹挟,完全以拒绝拾人牙慧的姿态,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经历,为读者独到解读被他们翻阅无数次的世界经典名著。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既有《包法利夫人》《老人与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等经典中的经典,同时,也有针对当下不少读者的阅读习惯,精选了一些《朗读者》《寂静的春天》《我弥留之际》等稍显“小众”的精品力作。每部经典,先有一篇导读介绍作品内容、背景等必要知识,帮助读者熟悉作品,再由四位名家从多个维度深度解读。着力点落在探讨大师们的写作技巧,教你读什么经典、如何读懂,写什么故事、如何写作上,以便于广大读者向大师学习。
  基于以上的考量,凭着独特的理解和思考,四位作家对自己心仪的作品分别从思想主旨、写作手法、艺术表法及创作启悟等方面,畅谈了内心的感想和体会。他们既抓住每一部作品的主题要义,展开深入浅出的论述,力求从文学层面上分析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还能够站在更为宏阔的高度,从这些大咖思想境界、艺术品质普遍超越于同时代作家的优异表现上,去阐释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旷世经典的深层原因。比如,品读《老人与海》,大多数读者从海明威發电报式的语言运用中,感受最深的是,简洁叙事的凝练之美。但麦家却从中悟到了写好一本小说的真谛:“小说的难度在于,要在生活之里,又要跳出生活之外。而一部好小说必须要从大地上飞起来,上天,鸟瞰,它看得到我们,我们也看得到它。”麦家进而对读好书给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说“对于读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是非常重要的”。而苏童对卡夫卡《城堡》的评析也同样鞭辟入里:“《城堡》描写的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而是一个荒诞的寓言。但卡夫卡就是用这种荒诞的寓言式的阐述方式,对人类生活做出某种哲学性的预言……这是卡夫卡最大的意义。”苏童由此对读书有了更深更广的理解,他写道:“读书可以处理孤单,在书中能够与很多人相处,与很多新的世界相依,自己会有更多的发现。”同样,阿来、马家辉借助经典畅论读书的表述也十分精彩,令人深受启发。
  仰望璀璨的星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学经典,它们是人类史上耀眼的人文景观。麦家等四位作家以《包法利夫人》《百年孤独》等作品为切入点,徜徉于这博大的思想和艺术领地,以抛砖引玉的引领方式,带着我们沉醉其间,并一同去感受它的人文魅力,以此探究读书之于人类、读书之于世界的终极意义,为建设书香社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令人欣慰的是,读者从他们闪耀着智慧光华的评析中,既加深了对这些艺术瑰宝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从作家们真知灼见的解读中,读者还能从中学到更多更好的读书方略,开启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
  品经典,读好书,离不开良师益友的点拔和启悟。从现实意义而言,《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不但对指导广大青少年读好经典、掌握好的读书方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大众从经典中去汲取智慧和力量,进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也给出了很好的诠释!
其他文献
我一向觉得,父亲是个心肠很硬的人。他不会像别的父亲那样,把儿女当宝贝一样疼。相反,他对孩子几乎是大撒手,甚至不闻不问,有时让人感到他简直太狠心了。  上初中时,我在离家十里外的学校上学,平时住校。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积雪很厚。星期一的早晨,我要骑车赶到学校。可大雪封门,几乎是寸步难行,我怎么去学校?父亲说:“推上自行车,走吧!路上的雪都被压实了,骑车没事。”我无奈,推自行车出发了。白茫茫的雪地里
期刊
记得小时候,麦收时节我要跟父母下地割麦。天还没亮,父母和我已经站在田边挥着镰刀跃跃欲试。我看了看长长的地头,觉得要開始一场漫长的苦旅,忍不住叹了口气说:“爸,这么多麦子,咱们啥时候才能割完呢!”  麦畦真的是太长了,一眼望不到边,金黄色的麦田一直绵延到邻村。我简直有些绝望了,觉得这辈子都割不完这么多麦子。我们开始割麦,镰刀飞快地舞动着,发出“唰唰”的声响,麦子应声倒地。可是,我们像蠕动的蚕一样,慢
期刊
以我的经历和爱好可以佐证:人,是一种很奇特、乖张的动物。上世纪六十年代,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后,我很为自己庆幸:苦不堪言的庄户日子总算到头了,这辈子再不用与土坷垃打交道了。想不到,退休数年后,我竟又怀念起农家生活,很想弄点地种种。  弄点地种种,不是想下乡转包一片荒山,像褚时健那样栽种果树致富一方;不是打算去郊区租上一块地建大棚搞养殖———我没有那么大的人生格局和体力、精力、资金、技术。我的目标“
期刊
没错,那是一丛银杏,一丛“被灌木化”的银杏。  某个春日,从省公司办事出来,在公交站台等车。百无聊赖间,目光漫無目的地游离在隔离带的冬青丛上,有几支不和谐的树枝从泛着春光的绿色里扎出———干黄虬劲,还有几分倔强,虽不算难看,可在新绿蓬勃的冬青丛里,总是刺眼。  或许是园林师傅的疏忽,尚未清理这几枝枯死的冬青。仔细看,有些不对———枝上零星举着几颗淡绿的叶球,虽未绽开,可像攥紧的拳头,蕴藏着随时迸发
期刊
又一次住进医院。这慢性病,每年都要犯,损害我的健康,消磨我的意志。躺在医院,我极度不配合,看谁都不顺眼,拒绝打针吃药。  不知我哪来的脾气,看见护士来打针,我的无名之火,就往上蹿,我身体像病猫,但脾气像狂怒的狮子。我掀翻了护士的托盘,药水撒了一地。护士捂着脸,哭着冲出了病房。医生护士长闻讯而至,摁住我,恳请我安静些。妻子接到电话,赶往病房,紧紧地抱住我,说些安慰的话,让我躺下。一干人累得直喘粗气,
期刊
很多人都读过《红楼梦》,吃货读红楼,看见的自然是各种美食喽。有红学专家统计,《红楼梦》所描写的食品多达186种,名目繁多,精妙绝伦。通过各种各样的宴集,曹雪芹不但为读者提供了一张琳琅满目的美食单,还缔造了丰富的红楼饮食文化体系。  茄鲞,到底是怎么回事?《红楼梦》中吃的菜,到底是什么味道?在《红楼飨宴》中,专业食客闻佳联合中国烹饪大师毛水生先生按春、夏、秋、冬四季精选复制了20道“红楼”美食,其中
期刊
一直很欣赏作者南柯斯摩的一句话:“虽寒风凄雨,淋不灭相思;路远影长,我不曾放弃。写作是我要用一生去做的事情,步履不停,码字不止。”  不知何时,写作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必定要写点什么,心里才会舒坦,哪怕是一句话,一段文字,都会觉得释然。每一篇文完稿,仿佛涅槃重生,有酣畅淋漓之感。写作的魅力是如此强大,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品性,战胜惰性,在你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你的生命里,直到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
期刊
晚清至民国初年,中国文化界大师云集,文星璀璨,在遭受外族入侵,国破家亡、政治腐败,军阀割据的时代,却诞生了几十位学贯中西的大师,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思议的时代奇观。  他们中间,可以说,辜鸿铭是最奇崛的一位。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中国的“东西南北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
期刊
基辛格历任哈佛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来兼任美国国务卿。  1977年1月,福特总统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但是随着年事已高,基辛格退出政坛,想回哈佛任教,却被哈佛校长博克婉拒。这位博克校长这样说:“基辛格曾经学识渊博,论私交,我和他也不坏,但是我要的是真才实学的教授,不是大人物,他这些年一心做官,学术上肯定生疏了。我不能
期刊
窃以为,杂文之所以为杂文,首先体现在一个“砸”字上。它应该与那些卿卿我我、风花雪月的散文有明显的区别;它应该与自怨自叹的人生感悟、心灵鸡汤有所不同;它也不同于那些罗列事例,简单说教,白开水样的文字。  而目下杂文的现状是,以新闻评论式的比较多。这些文字,大多指向官僚作风和时世弊端。有的人摆事实,铁证如山;有的人讲道理,以理服人;有人评时事,问题尖锐;有人作引申,联想丰富;有人发议论,逻辑严密;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