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学模拟中心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医学模拟中心教学质量,发现影响学员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模拟教学质量,发挥模拟教学效能的措施。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学模拟中心参加培训的34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导师教学素养、课程设计、培训效果的认知及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自编课程与国际标准课程质量的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学员对模拟课程质量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

结果

该医院医学模拟中心模拟教学质量总体较高,课程难度水平及反馈方面国际标准课程优于自编课程,"模拟教学中感受到了导师的支持""模拟教学有效提高沟通能力""模仿了真实的环境"等9个方面是影响学员对模拟课程质量整体评价的主要因素。

结论

导师的支持、沟通能力的提高、模仿真实的环境等8个因素是影响学员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应当继续加强师资综合知识和模拟教学专业能力的培养,强化自编课程领域导师反馈技能的规范化、标准化培训,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与引导反馈、模拟环境与资源应用,提高学员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员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以美国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例,介绍学位类型、课程体系的建设模式、特点和改革方向。其多样化和交叉型的学位设置,基于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胜任力为导向的综合课程改革,注重顶峰体验、重视公共卫生实践教育,可以为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目的建立人体胎儿小肠-裸鼠异种培育模型,以用于人体小肠发育分化等的研究.方法将15例流产后的胎儿小肠(胎龄18~22周)分割成每6 cm长的移植肠段共70段,埋入70只裸鼠(年龄4~6周)背部皮下,在术后4~6周,10周及6个月分别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有24例模型的小肠显微结构同新生儿小肠,占模型(66个存活裸鼠)的36.4%.结论裸鼠皮下人体胎儿小肠可以培育存活,以期用于人体小肠发育
目的了解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后,学术型和专业型2种培养类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评结果,分析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改进的措施与对策。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级304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为研究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按照学术型和专业型2种培养类型对学位论文的盲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秩和检验,学术型硕士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