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义”能远离血脂异常吗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2岁的王先生是名销售人员,平日里工作忙、应酬多,饭局上喝酒吃肉是常有的事,回到家就往床上一躺,疏于运动。在一年前的单位体检中,王先生被查出血脂异常。了解到血脂异常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王先生和妻子都慌了神。于是,王先生的妻子开始更换每日的食谱:原来以肉食为主,现在三餐都是蔬菜,难得见到一点肉腥,连食用油都选择植物油。王先生也算配合,出门应酬尽量少吃肉,多吃米饭、蔬菜,开始信仰“素食主义”。
  然而,一个月前体检的结果却又将王先生打击了一番:各项指标虽略有下降,但甘油三酯仍居高不下,低密度脂蛋白也偏高。王先生纳闷:自己都几乎不碰肉了,血脂怎么还高呢?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很多人认为血脂异常是大鱼大肉、胡吃海喝吃出来的疾病。的确,血脂异常与吃得油腻有关,但若像王先生一样吃得过素,饮食结构不合理,对改善高血脂依旧不起作用,原因有三:
  第一,主食过多。很多患者病后选择不吃肉,而相应增加了主食的摄入,但现代主粮加工非常精细,含有大量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超过身体的需要,这些碳水化合物就会在人体内转化生成甘油三酯储存下来。长此以往,对调节血脂是没有帮助的。
  第二,选择不当。少了荤腥的搭配,自然容易觉得饿。那么,零食就成了不少患者充饥的选择。然而瓜子、板栗、花生、核桃等坚果脂肪含量高,甜品和奶昔之类的饮料又含糖多,过多摄入这些食品也容易导致脂肪堆积。
  第三,营养不足。选择素食,就意味着对蛋、奶、肉的摄入相应减少,但事实上,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起着调节糖、脂代谢,促使其转化成热量而消耗的作用。若患者长期素食,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且B族维生素缺乏,造成体内糖、脂代谢紊乱。
  因此,血脂异常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以下原则:
  三多 即多蔬果、多粗粮、多豆类。每餐保证半斤以上的蔬菜,每天2份(每份200克左右)水果。燕麦、小米、玉米、高粱等粗粮对调血脂很有帮助,建议每天用部分粗粮(80克以上)替代精米细面。黄豆及其制品可替代部分肉食,绿豆、红豆、扁豆等杂豆则可作为粗杂糧替代部分精粮。
  三少 即少食用油、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甜食和饮料。避免食用任何动物油和人工油,各种植物油交换食用,每日控制在25克以内(相当于每餐1勺)。动物内脏、鱼子、虾子、蟹黄、鱿鱼(干)、墨鱼(干)等胆固醇含量很高,肥肉、五花肉、排骨、鸡皮、鸭皮等脂肪含量很高,不吃为上。蛋黄胆固醇含量也高,但其中的卵磷脂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每周吃3个鸡蛋比较合适。尽量避免食用甜食、饮料和零食等。
  三平衡 即饮食平衡、身体平衡、食动平衡。普通人每日摄入的食物量应该是这样的:水1200毫升,谷类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鲜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大豆30~50克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烹调油25~30克,盐6克。而血脂异常患者应减少肉类、烹调油的摄入,谷类应以粗粮为主,奶类选择低脂奶,多用鱼虾类替代畜禽类,每日饮水增加到1500毫升或以上。
  要提醒的是,如果单纯控制饮食3个月还没有明显效果,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加服调脂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人体内胆固醇主要来自自身的合成,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所以,除了饮食因素外,还要注意控制其他致病因素,如避免精神紧张、熬夜、烟酒过度,有高血压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者,或患有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等疾病者,更要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
其他文献
很多人对心血管的危险因素都耳熟能详,比如吸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缺乏运动等。但为什么心血管病风险依旧如影随形?那可能是忽视了以下5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孤独  一项对148篇文章30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另一项包含70项研究涉及340万人的分析结果表明,孤独、社会隔离和独居都与早死风险增加有关,其危害相当于肥胖和
感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与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寄生虫病)。抗感染药是指能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植物来源的抗菌药、抗厌氧菌药、抗结核菌药、抗麻风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原虫药和抗蠕虫药。  由此可见,感染由多种微生物引起,治疗应根据引起感染的微生物使用相关的药物。但在临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飘散的花粉、飞絮,漂浮的尘螨,还有气温变化,都可能成为引发哮喘的因素。入秋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明显增多,并以反复发作者居多。那么,该如何防范哮喘反复发作呢?不妨试试穴位敷帖。和遗传有关,环境也是诱因  过敏性哮喘是一类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目前全球约3亿人罹患哮喘,而我国成人哮喘患病率1.2%~25.5
家在福州的张灵莹(化名)今年29岁,发现糖尿病半年,平时积极进行饮食控制。门诊常规复检发现,身高157厘米、体重44公斤的张女士,总胆固醇6.3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74mmol/L,甘油三酯7.91mmol/L。而按照我国新近修订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成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4.14 mmol/ L为升高,甘油三酯大于2.26mmol/L为升高。这让张女士很不解,已经
医学影像检查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位,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常见医学影像检查有X射线、伽玛射线、磁共振、超音波等。现在,影像检查已经成为各大科室必不可少的一种检查方式。为了使检查顺利进行以及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的饮食准备则是必不可少的。一、X线检查  ◇腹部立卧位平片  诊断内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泌尿系统结石等。  饮食要求:在摄片前3天,不宜
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合并糖尿病。据统计,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中,24.3%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诊断。这其实不难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都与生活方式有关,当一个人缺乏锻炼,又抽烟喝酒,往往都是容易发生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值得关注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对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往往都有损伤作用,这样就导致患者遭受双重打击,常常会引发严重心脏病或脑中风等疾病。  因此,同时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时,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让血压保持
如果把泌尿或男科医生最不想看的疾病排一个序,无菌性前列腺炎绝对高居榜首。  前列腺炎不像普通的感冒发烧这类自限性疾病,喝碗红糖老姜梨水就万事大吉了。前列腺不仅外观长得像栗子,其表面致密厚实的外膜更像坚硬的栗子壳,对大部分药物油盐不进,“倔强”又“矫情”。这就是为什么前列腺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再加上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还是一种身心疾病,任何一种和精神类有交叉的疾病,都是万分棘手的。  下面是我和
近期,某卫视播出的一期节目内容被一些自闭症患者家庭质疑。节目中,一个马场负责人介绍了正在举办的一项通过骑马辅助治疗自闭症的公益活动,称已在半年内“康复”了3例自闭症患者。那么,“动物疗法”真的会对某些症状有辅助干预的作用吗?  其实利用动物治疗人类疾病自古有之。早在1792年,英国教堂里的神父就劝说精神病人通过喂养小动物达到养病修身的目的。本世纪初,欧洲开始盛行骑马疗法,很多慢性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
春天是个美好的时节,春风和煦,万物复苏,不只是鸟语花香,还有那一丛丛、一簇簇嫩绿的美味野菜。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顺应时节吃一些时令菜蔬,可以收到很好的养生效果,对春季多发的疾病也有良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建议我们“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吃得少,很容易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尼克酸、叶酸、镁、钾、钙、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严重者可能增加便秘、贫血、超重、肥胖、心脑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