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审美情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标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感,”教材中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在倡导弘扬民族文化、倡导国学的今天,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巳过/万重/山。”节奏划分各有不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险要,给人以动态美。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有共同点。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后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顾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到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诘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时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的情激发学生的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祖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想象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传承发扬祖国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人份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非英语国家的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criticalperiod,)通常会被认为在3—10岁开始学习英语,如果有较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就可以像英语国家的儿童那样,通过“习得”的方式来学会英语。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是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开始学习英语的,而在我们国家,特别是我们西北欠发达地区的英语环境还很不够,我们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为了尽可能多的创造充足的语言“习得”机
【摘要】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出现较突出的问题,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写作的意义,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等方面层层剖析,探讨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途径,而且相信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语法词汇  1.学习英语写作的意义  学习英语写作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能
【摘要】高考写作考察的能力就是在真实语境下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考察。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能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实际上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通常会出现无话可写、用汉语思维方式写作、语法错误百出等等问题,写作向来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对高三学生来讲,这30分写作能得到20分以上的学生并不多。因此,想争取高分,辅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英语
英语复习可能是大家倾注时间最多的科目,它和语文一样,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你在一开始学至八年级都学得不错,到了九年级就会轻松得多。英语的功课如果欠了“债”,也不要急,要依照积累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加以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要想学好英语,先要熟读每篇课文。何谓“熟”?我觉得就是看到一道题,就能想起考的是哪篇课文中的语言点、句型等等。做到这点其实不难:第一,相信自己。然后,利用早晨、傍晚时间通读课文
期刊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和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教材和教学手段都应该是为学生主体服务的。教师不应该为学生设置思维“通道”使学生顺利“完成”目标,而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充当教学
期刊
高三英语复习中的三个环节:即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短文改错三大环节。这些在高考中比重大,也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而且英语运用能力的高低集中又都大致体现在这三大题上。因此,我们应把它们列为重点和难点。  一、突破书面表达关,提高写作水平  书面表达是近似于翻译的“写话”,要求学生从表达信息的角度组织文字,而且将信息嵌入英语特定的框架(即句型结构)中。书面表达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
期刊
【摘要】调查问卷在各个领域中对数据收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利用此方式可获得大量的数据。问卷中的不同问题有助于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封闭性问题利于收集基础信息,开放性问题则可用于调查较有针对性的关于个人见解的问题。在关于语言学习的研究调查中,调查问卷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将针对一个关于英语听力及口语学习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分析包括问卷的设计、修改和实际使用,文章的最后亦会提出藉由问卷得出的部分数
为了寻求天青石(SrSO_4)浮选工艺的最佳条件,用十二烷基胺氯化物(DDAC1)进行了浮选试验。发现试验在20min时,DDAC1的吸附达到了平衡;并且在pH达8以上时,吸附量迅速增加。天青
食草动物的疾病rn引起这种疾病的细菌--炭疽芽孢杆菌,就存在于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