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损伤)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病理过程,在血管外科、骨科及心胸外科都会经常发生,针对I/R损伤,人们探索了不同的减轻损伤的方法,如使用氧自由基清除剂、白细胞清除剂、低温麻醉和控制性再灌注等.Mully等1986年在实验中使犬心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共四个周期,再持续缺血40 min后再灌注,发现这样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比对照组减少了70%,他将这种现象定义为"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此后,IP效应在不同的动物以及不同的组织器官中都得到了证实.现将近年来IP减轻组织器官I/R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40%卫福种衣剂对大麦散黑穗病防效稳定在90%以上,对条纹病防效达94%以上,在大麦散黑穗病、条纹病并发地区使用,防病增产效果达5%~6%;UF-10种衣剂、2%立克秀拌种剂对散黑穗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