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历史课堂的教师讲授法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秋季期我区开始了高中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多样,课堂上老师讲的是少了,然而,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在论述改进历史课的教师讲授法的必要性,改进历史课的讲授法教学策略,还有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几点素质。
  【关键词】讲授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教材改革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科学性 教师素质
  新编的《历史课程标准》已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且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鼓励伙伴型的师生关系。那么这种转变还要不要教师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新课程改革下课堂讲授中教师出现的种种困惑?新课程中承担教育重任的教师如何在课堂讲授教学中完成角色转变?
  一、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讲授教学的价值及其改进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历史课的教师讲授教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从过去的满堂灌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放弃教师课堂讲授工作。如今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形式的混合体,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全新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必须坚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并不表示在课堂上完全排除讲授。不管怎样,教师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分析问题仍然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讲述仍然贯穿全过程。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虽然使教师讲授的时间减少了,但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任务增大了。道理很简单,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多说多参与,当然要比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难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讲的越少,难度越大。
  2、讲授教学的特点决定其有两面性
  讲授教学指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经验及其形成过程直接呈示给学生,并作必要的描绘、举例、阐释、说明、论证等,学生主要通过聆听、观察与思考进行接受式的学习。它具有主导性与直接性的特征。课堂教学无论是空间布局、时间设定,还是组织形式,都凸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为讲授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笔者曾经选择本校高二年级三个文科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请你为老师的课堂讲授出谋划策(至少提三点建议)。”共回收有效卷171份,经概括统计得如下结论:
  要求 比例
  讲授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100%
  善于调动课堂,及时活跃气氛 100%
  重点突出 100%
  讲授内容熟悉,思路清楚 90%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50%
  其他(包括板书、普通话要求等) 10%
  不难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无一例外地提出了侧重“启发”、“活跃课堂”的要求,恰恰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趋势,所以说,改进历史课的讲授教学是势在必行。
  二、切实改进历史课的讲授教学策略
  1、讲授的准备阶段:备课环节——科学把握教学内容和对教学对象的分析研究
  首先,教材是讲授内容的核心和基础,吃透教材是讲授内容的基本要求。现行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中每章每节内容都有一定内在联系,充分挖掘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从而找出共性、异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只有掌握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在讲授新课时,在全面理解和处理好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指出重点、难点和中心问题,这些中心问题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纲,是重点,同时往往又是难点。其次,要注重对教学对象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阅读范围、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高低、深浅,也要不定期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值和对老师的评价。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引导学生向学习深度、广度进军;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讲授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学生的评价掌握自己课堂的真实水平更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艺术化的有效手段。
  2、讲授的进行阶段:上课环节——适时选择好讲授的时机和讲授的方法、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学生都是可变目标,所以应选择真正适合本课教学实际的教学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法讲授应当遵循以下个原则:
  (1)教师学生双向参与原则。
  (2)共同投入情感原则。
  (3)“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原则。
  三、历史教师在课堂讲授教学中应具备的几点素质
  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同时对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
  1、改变观念,认真反思。
  课改拒绝平庸,平庸主要指思想的平庸。有的教师多年来没有系统地读过一本教育专著,没看过专业杂志,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恐怕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2、以言激教,以情优教。
  运用好语言情感,调度气氛是架起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桥梁,是最能直接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有首先自身对历史学科充满热情,才能再去发现去创造。我们常说要把历史讲“活”,把课堂激活,从语言上的要求来讲,就是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外貌,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就是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3、科学教学,与时俱进。
  聂幼犁教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材学术研讨会”上说:“历史科学不是‘Science’,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是今人对后人的经验学、希望学。……因此,中学历史教育就不能轻易对学生说:‘事实就是这样!’或‘必须这样解释……只能这样评价’而应当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历史,并能够做出的解释和评价,问题可能多多……’” 所以,历史教学的科学性应是对历史老师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现代人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地总结历史” 。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高专生物学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是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 观察能力 实验 操作能力  高职高专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是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分析和
这段时间以来,世界多国围追堵截中国的应用软件和产品,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先是印度抵制中国的产品(手机电视等)和应用软件,有人甚至开发了专门检测中国应用软件的应用,怂恿用户有针对性地卸载中国的应用软件。紧接着是美国对于抖音海外版TikTok的强盗式做法,已经引发大量美国用户的不满。而日本等国家也在跟随美国蠢蠢欲动。  这种发展趋势令人感到忧虑,再加上疫情导致现在各个国家都处于自闭状态,不禁让人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