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讨了高温下喷丸强化(SP)因素(残余压应力引入、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加工硬化等)对Ti811钛合金微动疲劳(FF)抗力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SP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350℃高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了高温下喷丸强化(SP)因素(残余压应力引入、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加工硬化等)对Ti811钛合金微动疲劳(FF)抗力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SP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350℃高温下Ti811合金的微动疲劳抗力,但对500℃下FF抗力有不利影响;SP引入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增加裂纹闭合力,是SP提高350℃高温下钛合金FF抗力最为重要的因素,SP表面加工硬化的作用为次要因素;SP造成的粗糙度增大在350℃和500℃高温下对钛合金的FF抗力呈现出不利的作用,原因是表面机械损伤的影响突出,这种影响与残余压应力的
其他文献
研究使用不同球磨设备机械合金化PLZT陶瓷粉末及其合成机理.与滚动式和行星式球磨相比较,多维摆动式球磨能在短时间内合成PLZT单相固溶体粉末.理论计算表明,撞击能量是决定能
采用燃烧合成方法,以NaN3作为固态氮化剂,制备了α相含量高达97%以上的氮化硅粉体.研究了外部氮气压力对于燃烧合成氮化硅粉体的影响.NaN3的加入主要是为燃烧合成反应提供了
通过OM,XRD,SEM和TEM等多种分析手段对Ti-25V-15Cr-2Al-0.2C阻燃β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α和(Ti,V)C是β基体上的2种主要析出相,合金在高温长时间热
利用水冷铜模激光熔炼炉制得了由初生枝晶Cr3Si和枝晶间Cr3Si/Crl3Ni5Si2共晶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利用OM,SEM,TEM,EDS和XRD分析了该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组织,在400℃,500℃和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