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也是向前

来源 :金点子生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福建泉州老君岩旅游,我们看到,老君石像充满魅力,特别是耳朵,男女老少见了都明白:这是福相。
  游客很想摸老君的耳朵,可管理人员不准。这难不倒大家,摆个姿势,把手举高,做摸的动作,对准高度,照出来的照片恰如人意。
  他们正在照。“往前点!”“不,后退一步!”“对了,正好!”一位女游客对着相机镜头,向她的同事一连发出了三个口令。
  后退一步正好!这让我感想颇深。
  那年去美国,走访西点军校。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我脑海里闪现的是两位中国人。一位是雷锋,西点军人都知道雷锋,要向雷锋的思想行为学习;另一位是毛泽东,西点军人认可毛泽东是大军事家。他们说,毛泽东指挥作战最厉害之处就是知道什么时机该退步!
  西方军事家认为,毛泽东的一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给千军万马带来了幸运。古今中外作战中最大的“退步”,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革命胜利之时,世人恍然大悟:当时震惊国内外的长征,看似大势所逼的大转移、大退步,其实是换种角度向前。
  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系辞传》阐释《易经》时讲到一个重要观点:知进而不知退,则必然会失败。人们常说的“知进退为英雄”,也是这样的意思。
  在作战中要知退,经商、为官、做事、生活,同样要懂得适时而退。
  美国人写的《蓝海战略》在中国畅销。但不能忘了,蓝海战略的重要观点就是毛泽东讲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80年代初有不少人“下海”,其中有的也可以说是奔向“蓝海”。
  想起了北大经济学院郑学益院长的一次讲演,谈到了九牧王公司“换跑道”的企业理念。九牧王的创始人林聪颖在《蓝海战略》问世前就说过:“别人做得和你一样好时,你就该换跑道!”
  “蓝海”也好,“换跑道”也好,讲的都是适时退出原来的阵势,另辟蹊径,赢得新的机会。
  在企业经营中,老板们总是把竞争的弦绷得紧紧的,当然会认真使用抓住时机、乘势而上、趁热打铁等本事;但如能知进又知退,那就更高一筹。
  当今世上公认的许多著名企业家,都具备了这种能耐。比尔·盖茨正是因为当年在哈佛大学的知退,才有这些年在IT行业的知进;而盖茨把董事长位置让出来,是一次新的知退。
  世上不管哪个企业、哪个人,你就是做得再好,也终有退的那天。如果能把“退”字吃透,就会活得轻松自如。
  累了就歇一歇,饿了就适时填一填肚子,困了有条件就睡上一觉;与他人交往相处,注意兼顾、谦让;升迁、赚钱、得奖、成名,适可而止。这般行为同样是知退。
  “堤内损失堤外补”。钱少赚一些,职位低一些,名声小一些,往往不是坏事。
  “退一步海阔天高”,后退也能获得成功新起点;在退之时,能接收到新的风光,领略到美好的人生,赢得真正的幸福。
  随着世界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得退步是向前;懂得退步的人多了,世界也就更能和谐地进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