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属于非常重要的施工组成部分,一旦混凝土施工中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体工程的施工效果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在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遵循科学化的技术原则,归纳总结丰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经验,改善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现状,延长使用寿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为其后续的使用夯实基础。
  【关键词】民用建筑;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062
  近年来在民用建筑房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效果,难以保证工程的建设水平。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工作中,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施工工作,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达到预期的施工目的。
  一、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
  对于民用建筑房建工程而言,混凝土的质量对整体建筑结构的建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环境较为复杂,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效果控制难度较高,部分新型材料在应用期间很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人工砂和自然砂材料,如果不能合理应用将会诱发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对民用建筑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合理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按照混凝土材料的应用特点、结构施工质量需求等,科学开展材料拌合工作、浇筑工作、其他的施工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企业在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技术原则,确保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的技术措施为:
  (一)科学开展材料拌制工作
  混凝土材料的拌制工作中,应该先明确计量容器是否准确,对骨料含水量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检查,明确有无问题,尤其在雨季阶段,每天都要做好检查工作,便于有效开展骨料水量的调整和控制工作。在采用机械设备开展搅拌工作期间,必须要结合规定和标准控制搅拌时间,按照实际状况严格开展工作,在完成相关搅拌工作之后,必须要注重坍塌度的检测和验证,在拌和区域取样,安排专业人员检验样本,保证拌和质量符合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在拌和的施工环节中,必须要使用搅拌机设备进行搅拌,然后浇筑到模具中,时间应该控制在15分钟,收集样本检验坍落度,预防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此外在拌和工作中还需全面分析材料的粘聚性特点与保水性特点,了解实际情况,检查拌合物质量,保证可以满足具体的规定标准,从根本上预防出现材料的质量问题。
  (二)严格开展运输环节的工作
  具体的运输环节中应该采用搅拌车开展工作,按照实际情况控制运输时间,例如:在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的时候,没有搅拌的运输时间控制为30分钟,有搅拌的运输时间控制为60分钟。环境温度在10摄氏度到19摄氏度的情况下,没有搅拌的运输时间控制为45分钟,有搅拌的运输时间控制为75分钟,保证搅拌时间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果环境温度在5摄氏度到9摄氏度之间,没有搅拌的运输时间控制为60分钟,有搅拌的运输时间控制为90分钟,以免出现运输的问题。需要注意将混凝土材料运输到指定位置以后,很容易有离析现象或是崩塌现象,此情况下必须要开展二次搅拌工作,不可以随便加水,以免对材料性能与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科学开展浇筑工作
  企业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做好均匀性、坍塌度的检验工作,全面检查支架部分、模板部分、钢筋部分与预埋件部分,记录有关的检查结果,保证符合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开展浇筑工作。具体的浇筑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清理模板部分,一旦发现有缝隙现象必须要填满,如果发现有离析的现象,必须要做好防控工作,预防因为离析出现问题,保证整体浇筑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浇筑的工作中,应该分析表面结构、浇筑内部结构的质量与实际情况,在检查表面区域之后做好裸露表面的抹平处理工作,在完成定浆任务以后开展二次的抹平工作。如若环境温度很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就会降低,此情况下可以利用蓄热形式、在其中添加外加剂的形式有效养护,改善浇筑施工的质量,延长所浇筑结构的寿命,达到预期的施工工作目标。
  (四)强化养护与修补的力度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养护与后期修补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合理开展此类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出现浇筑施工的质量问题。首先,合理开展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还有收浆以后,应该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合理进行洒水处理,如果天气较为炎热,混凝土暴露的面积较大,就应该在完成浇筑之后设置遮阴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收浆之后洒水,确保养护工作效果。要求工作人员在模板覆盖期间,应该确保湿润度,如果环境温度在15摄氏度之内,无需开展洒水工作,还需要覆盖塑料薄膜,确保温度在良好范围之内。在洒水保护方面,时间应该控制在一周之内,按照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实际情况,适当调节养护的时间,以免出现养护问题和裂缝问题。其次,强化后期修补工作力度。混凝土澆筑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会有缺陷现象或是损伤现象,此时就需要进行修补处理,确保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在后期的修补工作中,如若属于表面的蜂窝问题或是露石问题,就应该在清洁表面区域以后利用水泥砂浆抹平,如若属于大面积的施工问题和质量缺陷,就必须要利用等级较高的骨料填塞处理,保证整体施工工作质量和效果,有效预防工程的质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后期修补的环节中,还应该全面审查与评估混凝土浇筑质量,按照具体状况制定完善的后期修补施工方案和计划,有效预防相关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证工程的建设效果[1]。
  三、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民用建筑的房建工程中,要想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要注意各种事项,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具体的注意事项为:   (一)注意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之前必须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以免出现混凝土施工问题。首先,在施工之前应该全面去除地面的杂质,清除杂草与石块等,为浇筑工作的实施营造良好现场环境。在完成现场清理工作以后,应该合理选择水泥材料,尽可能采用粉煤灰硅酸盐,减少水化热程度较高水泥材料的应用量,确保水泥标号与设计强度相符。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材料,就要选择使用高标号的水泥,所应用的细骨料也不能含有杂质,以免对整体结构的强度造成影响。其次,在施工之前还需针对材料质量严格检验,明确是否存在材料的质量问题,只有确保质量符合标准才能应用在施工现场,以免影响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在施工之前还需注意合理开展材料拌合工作与配比验证工作,保证材料应用的耐久性与强度符合标准,以免出现工程的质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严格控制材料含水量,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勘查,明确有无工程的质量问题或是其他问题,采用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开展现场的检验和分析、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出现质量问题。
  (二)注意材料配合比的严格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材料配合比、质量对整体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在施工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以免出现工程的质量问题。首先,施工部门与设计部门应该共同分析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材料配合比控制经验、控制方式与注意事项,在实验室中开展不同配合比的实验工作,筛选最佳配合比,确保浇筑施工的质量、整体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其次,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必须要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水化热程度在合理范围之内,有效预防结构裂缝问题与其他质量问题,保证在施工期间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与控制工作。最后,在材料配合比控制期间还需注意,应该有效规避和预防材料的质量问题,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检验和勘查实际情况,一旦发现有材料配合比方面的问题,就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保证材料的应用质量[2]。
  (三)浇筑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混凝土的浇筑环节中必须要注意各种事项,确保浇筑效果,满足具体的施工质量要求。首先,应该注意在分层浇筑的工作中,每一层结构都应该符合完整性的要求,只有确保结构的质量,才能开展下一层的浇筑工作,以免出现质量问题。其次,在澆筑期间对于高度在3米之内、界面边长超出50cm的部分,如果其中没有穿插钢筋,就应该直接在柱顶区域浇筑处理,以免出现浇筑结构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的效果。最后,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结合浇筑特点与实际情况,提出有关的浇筑要求与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出现浇筑方面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应对[3]。
  (四)注意做好防裂工作
  混凝土裂缝问题属于目前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质量缺陷,施工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做好裂缝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注意合理进行防裂,预防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初期阶段,水泥材料可能会在水化热之后释放热量,内部水分蒸发速度很快,很容易出现收缩变形的现象,引发裂缝问题,此情况下就要做好防裂工作,选择水化热程度较低的水泥材料,经常开展浇筑工作与保温工作。在浇筑的后期阶段,也需要注意养护处理,协调结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度,以免温度差过高出现裂缝问题,做好降温处理工作,保证整体结构的质量。还需注意的是,在防裂过程中应该结合经常出现的裂缝问题针对性进行处理,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开展裂缝的处理工作,有效规避裂缝问题[4]。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只有合理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因此,企业在施工期间必须要注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事项,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拌合质量、配合比质量、浇筑质量、养护质量等等,合理采用防裂措施,维护混凝土的稳定性、完整性与强度,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参考文献:
  [1]安宁.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7):256-259.
  [2]胡春雷.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33):364-377.
  [3]史三平.浅析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大科技,2017,66(23):315-316.
  [4]严国星.房建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与技术安全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11):149-150.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综合国力发展迅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以及交通堵塞等情况也逐渐严重,绿色低碳交通规划理念应运而生。但就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现状来看,其在绿色低碳交通理念的落实上还有待加强,需要相关交通部门加强重视,继续完善。  【关键词】交通规划;设计原则;绿色交通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社会经济的快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活动的繁荣,不动产登记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但是很多不动产登记部门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却并没有提高,而在当前社会经济下,不动产登记部门档案管理也越发重要,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能够迅速帮忙应对紧急事件;而一旦档案管理混乱,就很可能造成延误时间,耽误了最佳的登记查阅,给社会和不动产登记部门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但现存的很多不动产登记部门档案管理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不动产登记部门对档案的
【摘要】高层建筑集中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大部分旧建筑物分布在管道上,深基坑开挖时,必须保证其稳定性,避免对周围建筑物的冲击。深基坑加固技术的整体难度较高,例如,基坑的固定效应不足会引起裂缝问题,影响建筑物的质量,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在设计深基坑时,应选择合适的设计单元来提供一些专业化,许多因素会导致认为基坑的固定结构会受到影响。在设计之前,应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进行深基坑设计,为了提供一定的专业化,许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运用,能够全面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促使建筑工程能够得到长期的使用,为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安全保障。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建筑工程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类型、特点做出详细阐述,并将其视为切入点,探寻当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问题,同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建筑工程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策略,从而为相关从业人员
【摘要】如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增强抗裂性能的技术、控制温度应力技术、加强搅拌浇筑技术以及科学的控制约朿力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从而推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长足稳定的发展。对此,本文基于房屋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房屋建筑施工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从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原则方面入手,分析混凝土保温
【摘要】通过改造部分仍具有实用价值的老旧房建筑,有效运用相关新工艺、新材料,进一步提升建筑性能,能够有效解决新建建筑的资金、资源消耗问题,其实际意义显著。鉴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重在探讨新工艺、新材料在老旧房改造中的应用,以期切实保障改造效果。  【关键词】老旧房改造;新工艺;新材料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随着各地城市化水平的显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对于建筑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优化,这会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针对地基处理技术,作为近些年建筑工程发展中较为常见的施工处理技术,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当中。通过相关施工经验,在软土地基施工当中,地基的软土往往对于建筑工程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针对软土区域地基施
伴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乡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村庄规划由发展建设向实用管控转变,村庄布局规划作为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机电安装工程较为重要且存在自身特点,机电安装工程需要高效的电气施工技术进行保障,且施工人员要确保电气施工的整体质量。如果电气施工出现问题,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处理,这会给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施工事故等。施工人员在电气施工中需要把握各项环节的质量,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做好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电气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为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提
【摘要】城市规划和国土规划是关乎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存在互相促进、合作共赢的关系,然而城市规划更多倾向于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空间,国土规划侧重于保护土地资源,二者存在着客观矛盾。本文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管理之间的矛盾问题,并促进二者之间的合作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国土规划;矛盾;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