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焕发的力量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考夫曼基金会主席卡尔·施拉姆的《创业力》一书中,很容易体会到创业在个人、组织与国家三个层次所焕发的力量。
  
  在个人方面,挖掘创业动力、培养机会识别能力和及时行动,其实我们在学习与社会际遇中经常有很多感慨,我们也从榜样中得到很多启发,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不要轻易浪费那些兴奋的感觉,这正是钱唐与潘约翰写的《胆大敢为》一书说到的“被催逼的感受”;而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则需要我们扩大见识,透过实习等来认识各种机会的性质与培养自己的职业直觉,还有结交对于我们的思想开发与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点拨作用的良师益友;最后就是行动力,创业是一种行动能量,只有在进入创业的流程之后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各种实际的需要与存在的问题。我们就会进入一种边学边干的临战状态,将资源向这一流程汇聚,并为解决相关的问题而寻找与培养新的资源,从而逐渐形成事业的样态。经历创业的个人将会在精神面貌、社会阅历与操作技能方面发生重要的质变,而真正重要的变化是对于风险的面对、识别与担当能力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在一个创业者相对集中的群体与地方,人们能感到那种“什么事情都可以搞定”的气概与立场。
  
  即使那些庞大的商业帝国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遭受市场与法律的双重风险,而面对着新崛起企业的挑战,老大企业必须将创业精神引入到企业经营中才能保持其持续的生命力,否则即使像AT&T这样的美国商业偶像企业也完全有可能江湖地位不保。因此,卡尔·施拉姆指出,起步阶段的创业型企业、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型企业、富有创造力的高校与具有对于创新具有充分鼓励性的政府构成了创业经济的四个基本角色。而在本质上他认为,美国社会的活力正在于它的“创业家资本主义”。在他看来,如果美国对外输出创业机制与思想,就比美国做输出民主这样的事情会更有成效,也更受欢迎。卡尔·施拉姆的上述思想也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适度矫正过度重视大型企业并且认可巨型企业“赢家通吃”的社会现象,为创业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适度的制度设计与成长空间。
  
  在施拉姆提到的创业典范中有很多本人受过的创业教育很有限的老一代创业家,但很显然,他对于新时代基于技术与管理模式革新的知识型创业家寄予最大的期望,在这样的期望面前,知识更新缓慢、官僚式的创新工作管理流程、纸上谈兵的教育模式、远离实际社会的书本知识对于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创业气候的营造显然都是不利的了。
  
  在我自己看来,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不顾父母的反对而进入创业行业,我选择了自己喜好的行当、在万千人们中寻找到很优秀的合作伙伴,并且能够在坚持与专注中为中国研究咨询行业的发展缔造一些标志性的发展里程碑。正因为创业,所以我自己在这样的过程中成熟,也正因为创业才有了一个生动活泼的零点品牌,也正因为创业才能体会到国家的经济进步,以及对于进一步所需要的东西适当的主张能力。如果说我多少还有点影响力的话,这影响力正来自于我投入创业以及在创业中的得失所共同促成的。
  
  理想的创业环境当然是一切制度与机制都能理想到位的情况下,让创业家蓬勃兴起。但真正的创业家未必这样看,因为任何困难与障碍是限制,但因此也限制了机会被其他人占领,任何不成熟的状况是风险,从而使得他今天依然还有机会。所以,创业者在人格上就不该是一个怨天尤人的人,而是个“冒着经济风险,创立新组织,并利用新技术与新工艺为他们创造价值的个人”—他们在别人怨天尤人的时候观察,在别人说三道四的时候准备,在别人夸夸其谈的时候动手动脚,在别人冷嘲热讽的时候坚持,在别人幸灾乐祸的时候再起,最后才有在别人碌碌无为的时候成功。创业是如此一种力量,经历创业的个人甚至在后来都不相信这居然是自己,拥有生动的创业精神的企业总是能自我超越,而有着良好的创业气氛的社会总是日新月异,难道我们真的有人会拒绝接受与强化这样的创业力嘛?
其他文献
【Abstract】The Grapes of Wrath by John Steinbeck was published in the 30s of the 20th century,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20 books that have changed the USA”. The author severely criticized the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