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煤矿高压电网选择性接地保护研究

来源 :安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相接地故障是煤矿电网常见的故障,长时间带接地故障运行,过电压可能引起非故障相绝缘击穿,导致事故扩大,因此必须及时找出并切除接地故障。智能变电站能实现全站信息的共享,因此可以根据共享的信息构造多支路信息综合保护判据,为解决接地保护无选择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煤矿智能变电站实现煤矿高压电网选择性接地保护的方案,证明了它们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证了煤矿高压电网接地保护的选择性。
  关键词:煤矿高压电网;选择性接地保护;智能变电站;
  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由于井下环境复杂、设备工作条件恶劣,导致单相接地故障经常发生[1-2]。单相接地过电压会严重破坏系统的绝缘性能,可能导致绝缘击穿而引起故障扩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必须及时找出并有选择性地切除单相接地故障。目前接地保护的横向选择性通过各级接地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实现,上、下级接地保护装置之间的纵向选择性主要靠时间差配合来实现,选择性接地保护采用的原理主要有零序电流原理、零序功率方向原理、首半波原理、谐波电流原理等,这些接地保护原理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和缺陷,经常导致选择性失效[3-6]。多种保护原理融合的综合选线原理能很大程度上提高选线的可靠性,但是现有的单台微机保护装置只能使用自身获取的故障信息,无法获取其他接地保护装置的信息,因而单台装置的信息比较少,无法很好地保证横向选择性。由于保护动作值的整定受系统绝缘参数、接地方式等的影响,很难实现上下级的合理配合,因此,单装置的保护难以保证纵向选择性。
  为了保证接地保护的横向选择性和纵向选择性,应采用集中保护原理,将各配电开关处采集的电气量集中进行比较,在各保护装置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构造相应的算法和判据,实现横向和纵向选择性,纵向可以保证选择性接地保护的可靠性,智能变电站技术能够实现全站底层数据的数字化和共享化,为煤矿高压电网选择性接地保护的数字化实现方案提供了支撑。本文提出了零序全电流功率方向多支路综合判据接地保护技术,实现了煤矿高压电网接地保护的横向选择性,提出了电网拓扑节点优化矩阵算法故障区段定位技术,实现了煤矿高压电网接地保护的纵向选择性,并设计了煤矿智能变电站实现选择性接地保护的方案。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过补偿、全补偿和欠补偿程度小时,流过故障支路的零序无功电流矢量的方向在y轴正半轴,当欠补偿的程度比较大时,流过故障支路的零序无功电流矢量的方向在y轴负半轴。考虑消弧线圈电阻和线路对地绝缘电阻等造成的有功电流分量,故障线路零序全电流的矢量落在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内,而非故障支路零序全电流矢量落在第一象限内。零序全电流矢量关系如图2所示。
  因此,全电流故障选线原理不用区分中性点是不接地方式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根据线路全电流所在的象限判别故障支路,全电流在第一象限的支路判定为非故障支路,否则,判定为故障支路。
  对煤矿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故障选线的仿真分析,来验证零序全电流功率方向原理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设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线路L2末端,使用PSCAD图形显示窗口观测各条支路的零序全电流与系统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
  消弧线圈全补偿时,设在0.2S时刻发生故障,类型为金属性接地,各条线路首端零序全电流相对于系统零序电压的相位。
  消弧线圈过补偿时,设在0.2S时刻发生故障,故障类型为金属性接地,线路L2首端零序全电流相对于系统零序电压的相位。
  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经过渡电阻接地、电弧接地故障类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零序全电流功率方向原理能够准确选出故障线路也不用区分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具有先进性。
  煤矿智能变电站在逻辑功能上宜由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三层组成,并用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两层网络实现连接和通信。煤矿变电站包括地面变电站、井下中央变电站、采区变电站等多个变电站,总的开关间隔数量大(100-200),若将整个煤矿多个变电站建成一个智能变电站,则网络上的数据流量过大,且网络的可靠性和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得不到保证,因此宜按照区域集控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模式。
  集控中心交换机和各变电站交换机之间的组网宜采用双重化配置的星型光纤以太网,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本文实现接地保护对快速性没有严格要求,也可以采用环网方式或其他组网方式,但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煤矿智能变电站,选择性接地保护是通过各智能站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和集控中心的故障处理主机配合实现的。各智能变电站能够不依赖于集控中心独立完成采集、测量、控制和保护功能,在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上配置零序全电流功率方向多支路综合判据选线软件,来实现接地保护的横向选择性;在集控中心保护主机上配置优化矩阵算法单相接地故障定位软件,实现全站范围内故障区段的判断,保护主机下发闭锁和允许信号,将故障区段隔离,恢复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实现接地保护的纵向选择性。
  煤矿智能变电站实现选择性接地保护的过程为: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保护合并单元采集到的故障信息上传到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各站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利用本文提出的零序全电流功率方向多支路综合判据选线软件实现同一母线上接地保护的选择性(横向选择性)。保护测控装置同时将该站各保护合并单元的零序全电流相位上传至地面集控中心保護主机,集控中心保护主机根据各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上传的保护合并单元故障信息,构造故障信息矩阵,与网络结构矩阵进行矩阵运算,得到故障判断矩阵,从而判断出故障所在的区段,保护主机向故障所在区段的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下发保护动作允许信号,向其他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下发保护动作闭锁信号,实现全站范围内多级线路单相接地保护的选择性(纵向选择性)。
  结论
  本文对煤矿智能变电站全站信息共享实现煤矿高压电网选择性接地保护的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零序全电流功率方向多支路综合判据选线技术和电网拓扑节点优化矩阵算法故障区段定位技术,算例和仿真证明了其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给出了一种煤矿区域集控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模式,并设计了此智能变电站实现选择性接地保护的方案,对于解决煤矿接地保护无选择问题做出了有益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晓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4):195-196.
  [2] 董加庆.煤矿6kV供电系统漏电保护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治理现代化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08  关键词:已婚未育青年;生育动机三维结构;生育支持政策精准度  摘 要:将生育动机划分为对生育重要性的认知、生育信心水平和生育准备程度三个维度,设计生育动机量表。以已婚未育青年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群体生育动机的三个维度相对均衡,其中生育信心水平最高,对生育重要性的认知居中,生育准备程度最低;男性已
期刊
【教育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13  关键词:远足;清末;新式学堂;远足会;远足记  摘 要:清末的新式学堂,特别重视师生进行有计划的集体户外游学,史称“远足会”。“远足”是从日本输入的词汇,词汇所附着的教育理念,既受到欧美自然主义户外教育模式以及日本明治时期“远足”教育模式的影响,也与中国古代师生从游、登山临水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围绕远足活动
期刊
【学科探源】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01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中日关系;中国政治学会  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各种研究国际问题尤其是中日关系的团体次第成立,相关的政论学术期刊也纷纷创办。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后召开的前两届年会均就中日关系与外交政策进行讨论,并将研究结果秘密提供给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与此同时,周鲠生、钱端升、徐淑希、张忠绂等中国
期刊
【学科探源】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03  关键词:个人主义;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学  摘 要: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是社会科学领域最为根本的本体论与方法论问题。近代中国经济学的体系构建探索,即涉及了针对这两种方法论的讨论。研究发现:(1)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经济研究经历了从关注个人主义到强调整体主义的思想转变,很多学者从理论优越性以
期刊
【教育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14  关键词:体力活动;综合性学校体力活动计划;网络化治理;阳光体育运动;身体素养  摘 要:梳理美国学校、社区、家庭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要素与机制,可为我国学校、社区、家庭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网络化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
期刊
【国际政治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06  关键词:对德宣战;宣战条件;英国;日本  摘 要:美国对德抗议绝交后,英国有意促使中国对德絕交,以便削弱德国在华势力。北京政府对德绝交之后,正式向协约国提出参战条件。英日法俄等国虽然在具体细节上有分歧,但在支持中国参战的总体目标上是相同的,尤其是英、日之间保持了紧密的协调。虽然英日之间订有瓜分德国在华权
期刊
【法学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10  关键词:颠覆性程序辩护;管辖异议;有效辩护;程序正义  摘 要:颠覆性程序辩护指程序违法极为严重和明显从而足以对案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序性辩护。管辖异议是常用的程序辩护手段,有成为颠覆性程序辩护的可能,尤其是地域管辖异议。程序辩护即坚守程序正义,立法者和司法者应当扩大程序辩护的空间而非封堵之。立法应更明确
期刊
【法学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12  关键词:哈贝马斯;法律与宗教;合法性;合法律性;法律商谈理论  摘 要:在前现代范式下,宗教为法律提供合法性来源。基于理性化和宗教世俗化的现代法律范式自17世纪产生以来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后传统(后形而上学)”法律的合法性何以可能?哈贝马斯拒绝将“后传统社会”法律还原为政治权力或道德的两种解决方案,并重点
期刊
【法學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11  关键词:涉疫刑事司法政策;涉疫犯罪;政策优化  摘 要:涉疫刑事司法政策深度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刑事司法适用,后疫情时代应对该刑事司法政策全面总结和理性审视。此次疫情防控的涉疫刑事司法政策以依法重点惩治涉疫违法犯罪、用足用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以司法解释严密刑事法网和发布典型案例予以警示教育为基本内涵
期刊
【学科探源】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02  關键词:民族研究;分科治学;路径;趋向  摘 要:认识近代民族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主要路径及其表现的一些趋向,探究影响其迅速发展的因素,对理解外来知识进入中国的过程及其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关系十分有益。近代中国在国际秩序的空前变革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民族研究的认识、路径等内容发生了新变化。清末分科治学推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