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乳头状瘤病毒DNA的检测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和某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HPV-11型和HPV-16型的DNA,阐明HPV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用PCR的方法检测22位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粘膜(共44例标本)中的HPV-11型和HPV-16型DNA的存在情况,并对其中1例HPV阳性肿瘤标本的HPV序列进行测定.结果 在本组所涉及的22位患者共计44例标本中,对于HPV-11型,12例癌组织为阳性;有7例癌旁组织为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的有6例.对于HPV-16型,6例癌组织为阳性;6例癌旁组织为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的有3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序列与GeneBank登录的NC001525.1 (HPV-11), M14119.1 (HPV-11)和AF217526.1 (HPV-11)的同源性极高,均为90%.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HPV-11型和HPV-16型主要衣壳蛋白L1基因密切相关,HPV可能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1 对象和方法rn1.1 对象 胆石症患者50(男20,女30)例,年龄17~71(平均45)岁.全部患者均经B超确诊,B超下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毛糙及结石反射波,其中胆囊结石20例,胆总管结石30例(胆
目的 观察豚鼠螺旋蜗轴动脉 (SMA) SP能神经支配的特点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 - DAB-镍染色技术及免疫透射电镜 ,探讨 P物质 (SP)在SMA上的分布特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和利多卡因预处理的昆明种小鼠 P45 0 3A酶有无诱导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给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常用量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或利多卡因 1w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校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主任金伯泉教授等在成功地克隆出人体重要的免疫膜分子人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 (PTA1)全长新基因之后,连续克隆出灵长类动物的PTA1基
目的 观察U50,488H(选择性κ-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测定血管张力的改变.结果 ①U50,488H对大鼠腹主动脉具有明
0 引言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是临床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单纯鼾症的常规手术方法.由于局部结构的复杂和生理功能的重要,术
0 引言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pathologic sideroblasts)是指有核红细胞胞质中铁小粒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异常铁粒幼细胞和(或)铁小粒绕核排列形成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在铁粒幼
目的 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的表达与凋亡发生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建立颌骨骨折模型,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BMP2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 (HS)和瘢痕疙瘩 (Ks) ,角朊细胞 (KC)表达 ICAM- 1和 HL A- DR) ,及≤ 1m o的 HS(HS1) ,2~ 6 m o的 HS(HS2 )和 7~ 2 4mo的 HS(HS3)标本 ,分别作抗 ICAM-
目的 研究10 mW氦氖(He-Ne)激光照射对大鼠坐骨损伤神经后脊髓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He-Ne激光照射损伤的坐骨神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内CG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