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诊治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反酸”、“呕吐”等范畴,有部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病情缠绵,虽则间断用西药如胃动力药对症治疗,但效果不佳。笔者临床常在胃镜确诊后,用中医辨证施治每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肝胃不和型:脘腹痞胀,纳差,呕吐酸苦水,随情绪波动而加剧,动则烦怒,嗳气,叹息,舌红苔薄黄,脉弦。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处方: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10g,白芍20g,茯苓15g,半夏10g,厚朴10g,枳壳10g,香附子15g,陈皮10g,吴萸5g,黄连10g,竹茹10g,郁金1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例:患者,男,40岁,经常晨起恶心,呕吐酸苦水3年,嗳气纳差2个月,曾用中西药治疗时好时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服用上方3剂症状大减,继服5剂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上方减半夏、郁金,加白术、炒三仙,13剂后复查胃镜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临床治愈。
  湿热中阻型:胃脘痞满,灼热,呕恶酸苦,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燥湿,和胃降逆。处方: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10g,厚朴10g,苍术10g,陈皮10g,黄芩10g,黄连6g,枳壳10g,香附子10g,竹茹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沉香10g,莱菔子10g,生姜1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例:患者,女, 52岁, 因胃脘痞闷反复发作,呕酸苦水,灼痛5年,伴乏力,纳差,舌淡苔微黄而腻,脉濡数。胃镜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散在斑点状糜烂,壁附少许胆汁,黏液池为黄绿色液体,量较多,幽门口松弛,充血水肿,见胆汁反流。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Hp(++)。用上方治疗5天,症状减轻,减去半夏、沉香、黄芩,加蒲公英15g,服5剂症状基本缓解。为巩固疗效,上方减生姜量为6g,加佩兰10g,滑石30g,沙参10g,麦冬10g,继服15剂,上述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见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Hp(-)。
  脾胃虚弱型:胃脘胀闷, 恶心, 呕苦水, 或口苦,纳呆, 乏力, 消瘦, 舌淡胖苔白, 脉沉细。治则:健脾和胃。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砂仁10g,香附子10g,半夏10g,吴萸6g,黄连10g,厚朴10g,苏梗10g,生姜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例:患者,男,48岁,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半年,胃脘胀闷,恶心,口苦呕酸,纳呆乏力,消瘦,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炎,吻合口炎。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用上方治疗7天,症状明显减轻,继用上方减半夏,加陈皮10g,鸡内金10g,蒲公英20g。治疗3周后症状缓解,复查胃镜见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临床治愈。
  气滞血瘀型:嗳气,善叹息,呕吐苦水,脘腹胀闷,痛及两胁,入暮加重,烧心,嘈杂,舌紫苔白,脉沉弦而涩。治则:行气和血,化瘀止痛。处方:四逆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柴胡10g,赤、白芍各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桃仁6g,红花10g,枳壳10g,牛膝10g,香附子15g,川楝子10g,甘草6g。水煎服, 每日1剂, 日服2次。
  例:患者,女,38岁,因脘腹胀闷,呕吐酸苦水半年,加重1周,伴烦躁易怒,烧心嗳气,舌紫暗苔白,脉沉涩。经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用上方治疗6天症状减轻,前方减川楝子、桃仁、红花,加半夏10g,生姜10g,丹参10g,郁金10g,服5剂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上方加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3周后复查胃镜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临床治愈。
  胃阴不足型:胃脘隐痛,灼热,口苦恶心,干呕口渴,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养胃。处方:一贯煎加减。药用: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0g,太子参15g,白芍30g,竹茹10g,花粉10g,半夏10g,当归10g,枳实10g,生姜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例:患者,女,58岁,胃脘灼热,隐隐作痛2年,伴纳差,口苦干呕1个月余,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沉细。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用上方加减治疗7天症状减轻,上方减半夏、生姜、枳实,加枳壳10g,丹参15g,玄参10g,服15剂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慢性浅表性胃炎(轻度),未见胆汁反流。
其他文献
材料来源    本文材料取自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镇卫生院1996~2006年抢救记录。    结 果    中毒性质:298例农药中毒中,生产性中毒 11例(3.69%),非生产性中毒287例(96.31%),其中小儿农药中毒20例(6.71%)。  性别分布:生产性中毒男9例,女 2例,男性是女性的4.5倍。非生产性中毒男29例,女 238例,女性是男性的8.21倍。小儿中毒多是误服及皮肤接触,男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0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征、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从2002~2006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季节以第一、四季度为高峰。结论:与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相吻合。感染占第一位,表现最多的是肾外症状,胃肠受累最常见,并发紫癜性肾炎者预后不佳。  关键词 紫癜 儿童 临床特征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抢救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中毒 治疗    资料与方法    我院急诊科1996~2006年收治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农药中毒患者,男14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7∶8。年龄15~50岁,其中15~20岁6例,21~30岁11例,31~40岁8例,41~50岁5例。口服有机磷中毒者2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6月,选择我院门诊确诊为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成年患者,以磨牙或双尖牙检查叩痛(+~±)为治疗对象。患者284例300颗牙齿,年龄21~68岁。其中男131例,138颗牙齿,女153例,162颗牙齿,双尖牙76颗、磨牙224颗,事前均给患者说明情况,并征得其同意,同时留电话以备联系和随访。  材料:K型根管锉20~35号,40%甲醛,40%雷锁辛液,其他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4年6月~2006年8月共收治经皮肤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2例,均因在田间喷酒农药时防护不当引起,其中男76例,女16例,年龄18~40岁75例(81.5%),41~62岁17例(18.5%),故以青壮年居多。累积接触农药时间4~72小时不等,其中混和农药中毒为多,3911混用久效磷23例,3911混用敌敌味5例,3911乐果混用5例,久效磷杀螨虫混用9例,久效磷乐果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参芪四物汤加味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选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芪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加胰岛素、血塞通、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P<0.001。结论:参芪四物汤加味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期刊
摘 要 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法,比较全乐宁(舒喘灵雾化吸入剂)和爱全乐(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结果。通过对7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病例按随机抽样分组对照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得出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爱全乐雾化吸入疗效,显效率分别为81.08%和54.55%,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小儿支气管哮喘 全乐宁    对象和方法    2005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治疗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显效率、有效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臌消饮,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0%(6例),有效率为90%(27例);对照组显效率为14.3%(4例),有效率为78.57%(2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确为治疗肝硬化的有效
期刊
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6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诊断标准[1],并经B超、X线、胸穿检查证实有胸水,排除因结核、肿瘤、心脏病、肾病等病因引起的胸水。2000~2006年单纯肝硬化病人并发胸水者12例,男9例,女3例。发病年龄32~67岁,平均42.65岁。其中,慢性肝炎病史10年以上者8例,5~8年2例,5年以下2例。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