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为什么有底气三年升级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08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堵、治气、治水,绿化,产业升级必须伴随着城市升级,佛山强力推进城市三年升级行动,从各个方面让佛山的城市面貌发生一个重大变化,使整个城市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小康》:今年佛山提出、到2015年要把佛山打造成为广东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在外界一直议论制造业下滑的时候,为什么佛山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刘悦伦:实体经济是佛山的立身之本,也是佛山的命根子,如果实体经济不行的话,那佛山整个经济就够呛。佛山历来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城市,几百年来都是实业立身,以前的陶瓷、酱料,都是做制造业。最近三十年也是这样,广东的产业500强,佛山占了77个,就是七分之一,广东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有23个,佛山占了5个。整个工业占到了经济总量的65%左右。
  佛山第一季度增速下滑,跟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都有关系。国外受欧债危机、美国金融风暴影响,订单吃紧;国内来说,佛山很多传统产业跟房地产业关系紧密,比如说家电、陶瓷、家具、有色金属、型材……都跟房地产有关系,所以房地产掉了,也跟着受影响。所以今年第一季度佛山只有5.6%的增长,但从长期趋势来看,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最近这几年,我们大力抓转型升级,现在有八百多个项目在建,都是制造业的项目,包括一汽大众在佛山的整车厂,今后还可能有上百个零部件厂,这是一个巨大的汽车产业群;其它的新能源汽车也发展迅速。这些项目如果释放出来的话,未来三年达到三万亿,我估计还是有希望的。
  
  地方政府要“送暖风”
  《小康》:对当下出现的困难,佛山采取了何种解决办法?
  刘悦伦:针对目前碰到的困难,佛山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归纳起来就是: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我们直接动作就是做了一个暖春行动,李贻伟书记一开春就推暖春行动。“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大的环境不好,国际气候不好,但是地方政府要创造一个温暖的小环境。
  保存量就是要把现有的实体经济保护好和保持好,现在企业遇到的困难比较多,要素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用电困难、用地困难……如何应付这些困难,保持好存量,不让这些企业夭折,是我们要考虑的很重要的问题。在今年佛山政府工作报告中,我第一个就讲企业服务年。要求各部门班子成员走访企业,我本人走访了十几个企业,去了解企业有什么困难。我们还发了3400份问卷,了解企业现在遇到什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发到税务、海关、人事、劳动等各个部门,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另外还出台了一个《关于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从金融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帮助企业上市。总之就是让佛山的这些企业、工厂,有发展的空间,让它不至于倒下去,这个是保存量。
  第二个就是扩增量,原来存量部分是现有的企业,增量部分是在建的企业。还是要把实体经济进一步做强做大,这对佛山的第三产业、对周边城市、对广州深圳都有带动。增量部分还有一个,就是产业链招商,把佛山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最后是提质量,促进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原来企业创新意愿比较强的,大概占到1/3。还有2/3企业存在着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实体经济,搭建创新平台。比如说引进中科院科研院所,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这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也提到了佛山的中德服务区,这个是在佛山新城与德国的科学院合作,引进德国的工业服务机构,引进它的服务、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其他像英国、法国、意大利都有这样的意向,我们要把佛山制造业跟欧洲服务业对接,把国外高端服务业引进来,提升我们本地企业的水平,解决不敢转或不能转的问题。
  因为转型升级还沒到位,佛山实体经济暂时有点困难。但是我相信,未来两年之内,佛山的实体经济可能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城市要留住人 不升级不行
  《小康》:之前您也讲过,佛山城市的升级,要软件、硬件两条路一起走,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刘悦伦:现在我们确实感觉到,佛山的城市升级跟不上产业升级,佛山的产业已经到了一定规模,佛山的城市面貌、居住环境,自己跟自己比也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个变化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佛山现在提出了一个城市升级的三年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配合产业升级,引进高端服务业、制造业。具体包括打造一个很强的中心,然后把中轴线打造出来。在禅城改造基础上,一个是佛山新城,作为中央商务区,中德工业服务区打造,然后东北面有一个沥桂新城,就是现在的千灯湖,作为金融后援服务区,也是未来金融创新的一个载体。在南庄那边,搞一个生态智慧新城。
  再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最近几年准备大投入,加大力气治堵,把道路跟广州全面贯通,跟周边城市的断头路全部打通。还有环境治理,佛山现在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我们就抓机动车治理、工厂排放的治理。此外加强了城市管理,最近,我们准备结合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街道、每一个毛细血管、神经末梢都管好。
  治堵、治气、治水,绿化,下决心通过三年时间,让佛山的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使整个城市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话,产业转型升级跟城市升级同步,使佛山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产业升级必须伴随着城市升级。沒有城市升级,产业升级是一句空话。
  《小康》:刚才讲到了与广州交通接轨的问题,您曾在广州工作过很长时间,现在来到佛山,对这座城市的优劣点有什么亲身感受,您如何看待广佛肇经济圈融合?
  刘悦伦:实际上我到佛山来任职,组织上也有类似的考虑,我在广州开发区、天河区、荔湾区三个地方都工作过,对广州比较熟悉,所以省里派我到佛山来,做好广州佛山的对接也是一个重要的使命。
  佛山正好和广州形成了互补的关系,广佛越同城,佛山的制造业就越发展,广州的服务业就越发展。我们现在不需要中心机场,国家的枢纽机场离我们只有半个钟头。有人说,广州南站这个高铁是为佛山建的,广州南沙港离这里也很近,高速公路直达,所以我们制造业通过南沙港就直接出去了。佛山跟广州越对接,广州的基础设施就越得到佛山制造业的充分利用,机场、南沙港、广州南站,这些交通便利条件让企业感到很方便。所以佛山是充分利用广州的基础设施,发展了制造业。
  另外一方面,越是广佛同城,广州的服务业就越发展。现在很多服务人员住在广州,还有佛山人坐地铁去广州消费。所以现在广佛完完全全形成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广州的万书庆良记和陈建华市长,现在的态度非常开放,我们是全面对接。
其他文献
严格保护生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是普洱的发展思路。而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道路,最终目的是惠及百姓  《小康》:生态普洱的最终目的是惠及百姓,那么普洱在生态文明和绿色文明的推进过程中对百姓有哪些具体惠及?  沈培平:第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具体项目会推动起来,例如为了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我们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把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以及生态薄弱地方的群众移居到中心镇、县城
期刊
在公众最经常采用的休闲方式中,“上网”位居第一,“散步、爬山、逛公园等大众体育项目”成为公众的休闲新宠,升至第二位,“看电影”列第三;七成受访者今年的休闲支出不少于去年,受访者最愿意为“消遣旅游”埋单,其次是“体育健身类休闲”  9月中旬,来自越南、阿尔及利亚、吉布提、亚美尼亚、蒙古、也门等20余个国家的近80名外交官汇聚浙江淳安千岛湖畔,这些在公众眼中颇显神秘的外交官们并不是一本正经地去开会的,
期刊
在未来两三年内,南京将集中建造一批休闲体育场所,培养老百姓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参与度。以青奥会为契机,南京市的休闲旅游开始转型,休闲体育渐成潮流,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中国最大的室内体育馆将在南京建成。  8月底,南京青奥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首次对外揭秘。“江鸥”造型的市级体育中心两侧,分别是两万座的体育馆和1.8万座的体育场,其中两万座的体育馆按照NBA标准体育馆建设而成,比北京的五棵松体育馆还多20
期刊
2011~2012年度国人依旧忙碌,人们的休闲时间连续三年下滑。调查显示:69.4%的受访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每周花在休闲上的时间为10小时以下的占了受访者总数的41.1%  如今,在中国,一座城市即便没有惊人的GDP,却同样有可能在幸福排行榜上遥遥领先,原因就在于人们已逐渐把生活品质作为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生活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方式,而休闲又是考量国人生活方式新转变的重要标
期刊
我国长期形成的有差别的公共服务体系,想要在短期内打破相当困难。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城乡一体化”的理念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将“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作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人民群众的民生水平与幸福感受。  什么样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目前中国公
期刊
在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的眼中,昆山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昆山的领导干部团队中拥有一群能够实现梦想的人。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便是昆山这座城市的精神    《小康》:您认为正朝着现代化目标发展的昆山,主要面临着哪些瓶颈?如何破解瓶颈?  管爱国:在过去,一个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思维,也就是思想意识。但是现在的昆山,不管是领导还是干部团队,对于这个群体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昆山的每一个公务人员,这个团队中
期刊
2011~2012年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73.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呈较大幅度增长,然而公共服务的供求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其根源并非是没有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而是缺乏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    2012年2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公共服务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为73
期刊
未来五年,杭州将争取基本实现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在享受公共服务上的同城同待遇,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公共服务均等化:  正视百姓基本需求,用制度解决问题  《小康》: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显示,外界及杭州市民对杭州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满意度相当高,特别是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方面,杭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请问杭州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邵占维:近年来,杭州市围绕基本公共服
期刊
超半数人肯定新医改 八成人对保障房不放心杭、沈、深、京、沪居前五  本次调查显示,在15个公共服务领域中,“医疗卫生”最受关注,“保障性住房”满意度最低;满意度最高的是“文化、体育、休闲和娱乐”;在本次调查的15个城市中,位居公共服务综合满意度排行榜前五位的城市是杭州、沈阳、深圳、北京和上海    “幸福”是这几年的热词。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社会福利是关键,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则是具体体现
期刊
我们要有勇气去破除GDP崇拜,深圳在未来整个创新过程当中,要更强调开放式创新。并不是一个简单封闭的自我创新,而是能够利用或者广泛进行国际间合作、国家间的合作,能够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调动,更好地融合    《小康》: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市GDP比全国低2.3个百分点,为深圳特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新低,这让人们有很多担心,您有没有压力?  许勤:GDP本身只是反映经济规模,并不能代表生活质量、城市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