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回避的虚拟世界

来源 :语文课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ue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普遍现象,会造成近视,降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影响注意力集中。研究证明,父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与子女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有很强相关。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并和学校一起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将其转变成学习的好帮手。
  【关键词】电子产品;儿童;父母;危害;近视;社会交往能力;注意力
  近年来,各种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本文将探讨儿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主要成因和应对办法。
  据调查,北京市儿童开始看电视的平均年龄为22.6月,不足2岁,每日平均看电视、用电脑、手机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0.8、0.7h。澳大利亚3-5岁的儿童每天会花108.5分钟看电子产品。儿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1、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
  其中健康主要指影响幼儿的骨骼发育和视力水平; 社会性主要指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和性格; 认知主要指思维和记忆等方面。
  1.1容易造成眼部疾病。上海一项对524名幼儿进行视力初步筛查和家庭用眼情况调查,发现78名幼儿视力异常,并经医院确诊为不同的眼部疾病,這部分幼儿接触电子产品的频率、时长、距离等对其视力有显著影响;视力正常幼儿中有51名存在明显的眼部不适症状,与其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和时长也存在高度相关。
  1.2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和注意力的危害。在与人交往时,要分辨交往对象的表情,观察对方的动作,甚至辨识对方的气味,这是视觉、触觉和嗅觉等相互感知的过程,没有经过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锻炼进而会影响到儿童的性格发展,部分孩子会因此变得冷漠、孤僻和缺乏合作精神。
  当儿童习惯了在网上快速阅读信息,切换画面,很容易变得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造成学业上的问题。2015年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儿童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及反抗/挑衅行为与青春期( 16岁)学习成绩的相关。
  2、父母行为是影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的重要因素
  班杜拉说,学习、行动是行为观察的结果。父母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比起父亲平日每天看电视时间少于两个小时的儿童,父亲平日每天看电视时间多于两个小时的儿童,其看电视时间也超出平日每天两小时的几率是前者的3.4倍。 美国一项针对0-8岁儿童,共2300名父母参加研究进一步证明,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长短是同父母互动的结果,并且受父母的态度影响很大。
  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家长要以身作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更不能用双重标准要求自己和孩子。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与大自然接触。引导孩子把电子产品充变为学习工具,控制使用时间。目前各种在线公开课层出不穷,完全可以把电子产品转变成孩子学习知识的“小帮手”。
  参考文献:
  [1]何辉, 魏庄, 刘春阳, & 梁爱民. (2016). 北京市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情况调查. 中国妇幼保健, 31(2), 351-353.
  [2]Downing, K. L., Hinkley, T., Salmon, J., Hnatiuk, J. A., & Hesketh, K. D. (2017). Do the correlates of screen time and sedentary time differ in preschool children?. BMC public health, 17(1), 285.
  [3]谭永春, 马丽, & 王茹楠. (2016). 蚌埠市学龄前儿童使用智能电子产品情况调查研究. 蚌埠学院学报, 5(4), 139-144.
  [4]陆俊杰, & 李芳芳. (2016). 学前儿童眼部不适与其家庭电子产品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干预. 学前教育研究, (3), 50-56.
  [5]祁家蕊. (2014). 浅谈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影响及对策. 科技与创新, (18), 123-123.
  [6]Sayal, K., Washbrook, E., & Propper, C. (2015). Childhood behavior problems and academic outcomes in adolescence: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54(5), 360-368.
  [7]Jago, R., Thompson, J. L., Sebire, S. J., Wood, L., Pool, L., Zahra, J., & Lawlor, D. A. (2014). Cross- se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screen-time of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differences by parent and child gender and day of the wee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1(1), 54.
  [8]Lauricella, A. R., Wartella, E., & Rideout, V. J. (2015). Young children's screen time: The complex role of parent and child factor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 11-1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快速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应用。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切合点,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便利,有效激发并调动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种活泼的信息化课堂氛围。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学习思维;教学情境  将现代信息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学的目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教学工作者应结合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阐明了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义利观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形态的观念,发展到如今,人们对与义利观的价值界限往往会混淆,由此对于下一代思想道德的正确引导和形成产生了消极作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有基本分辨事物的能力,并形成了人格的雏形,因此,这一时期是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义利观本身概念谈起,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品德课;义利观;引导渗透  引言:  品德课是
期刊
【摘要】高考文言文阅读是考生普遍感到头痛的一个考点,怎样备考,化难为易是广大师生面临的课题。笔者认为,帮助考生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自信心,这是备考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立足《考纲》这是考生必须明确的备考方向,夯实基础知识这是考生备考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境意识这是備考环节中的关键因素,加强训练,日积月累是备考获取成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文言文;备考建议  纵观进6年的新
期刊
【摘要】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必备的基础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关于如何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做了几点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情感体验;语言探究;基础积累;层次阅读  阅读伴随人的一生。时代的不断更新,知识的不断发展,无不在要求着人类不断阅读,以跟紧时代的脚步。在初中时期,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要】文章的写作一直以来备受重视,尤其在高考語文考试中,更是占到了半壁江山。然而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议论文。学生写的议论文观点不明确,内容空洞,论证乏力,内在逻辑性不强。针对这种现状,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教学;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也是一个文章古国,历来对文章写作非常重视。而议论文又是考生常常选择的文体。所以,写好议论文至关重要。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不同,突出表现在其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特征上。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往往容易一味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忽视汉字背后的文化渊源,使教学过程落入“望文生义”的误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当下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出现的“望文生义”现象及其分类,并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提出部分改进对策。  一、中小学识字教学中出现的“望文生义”现象
期刊
【摘要】将情感教育涵盖在内的德育教育是高中阶段的重点教育内容,由于语文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特征[1],该学科的教学就承担了情感教学的部分重要任务,这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上述观点,笔者就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试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进而分析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的不
期刊
一、创设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北京欢迎你》营造氛围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 老舍的《想北平》就是对乡情最精妙的诠释。 今天,让我们与老舍一起去体验北京的生活,感受他内心深沉的情感。  二、抓住文章的核心句打开文本  师:提到北平,你会想到什么?  生:圆明园、天坛地坛、十三陵、长城、颐和园、香山红叶、天安门、大前门、恭王府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都会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丰富,成为了凝聚人心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