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纪录片中的主持人角色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纪录片中主持人的身份辨析
  《望长城》和《远方的家》都有着与“行走”相关的旅游外壳,但又高于一般的旅游服务类节目。它的纪实性绝不仅仅表现在那些声画同步、现场访谈、跟拍、肩扛摄像机等技术手段上,而更多地体现在它所具有的那种宽广而敏锐的视野上。这种视野并不是通过大量的、主观的解说词反映出来的,而是通过跟拍外景主持人在行走中的发现、实地体验以及与当地人交流的感受一一呈现出来的。不过,在《望长城》中,焦建成等的定位是“主持人”,而在《远方的家》中,外景主持人的身份却是“出镜记者”,对比二者在片中的作用和表现,我们似乎很难严格地区分他们的不同之处。实际上,他们在片中的功能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兼具主持人(与观众交流)、记者(与被采访者交流)、导游员(引领镜头走向)等多种功能,但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身份界定他们时,哪一个更为确切或更为接近,是记者还是主持人?
  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记者涵盖播音员(主持人),当播音员(主持人)在现场从事采访报道工作时,可称为记者。《远方的家》的“记者”就是这种广义上的记者,可能是出于要强化“走基层”的意识而将外景主持人统称为“记者”,而实际上他们应该归入主持人范畴。
  首先,从个人素质看,他们符合主持人标准。一般说来,主持人是一个栏目乃至一个电视台的门面,对其外表形象和语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一般的编导、记者都能够胜任的。“邀请一位没有经过表演训练的名人作为影片的叙述者是会让人感觉挫败的,因为在镜头面前自如地走动、谈话比看起来要难得多,还有如何在录制旁白时控制语气、语调和力度都需要专业技巧”。尽管《远方的家》将片中的外景主持人一律称作“记者”,但此“记者”与一般意义上的记者是不一样的,《远方的家》的“记者”在形象、形体、语音和语言组织能力上都大大超过一般的记者,是经过挑选和训练的、具备主持人专业特点的“记者”。
  其次,从对应对象看,符合主持人分工。主持人的对应对象是被采访者、现场观众、镜头(电视观众),而记者的对应对象只是被采访者。在《远方的家》中,“记者”承担着主持、采访、导游的多重任务,交流、对应的并不仅限于被采访者,比如在每期节目的开始部分要说一段开场白,中间的分隔段落需要承上启下,结束部分还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收尾点评,这些都要求“记者”面对镜头(电视观众)说上一大段串词。另外,他们在片中进行各种体验时还不能忘记镜头前的电视观众,品尝美食之后的感受、经历冒险之后的心得都要即刻分享给观众,这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者需要做的事情。
  最后,从形象塑造看,符合主持人定位。主持人是属于台前性质的、光彩照人的公众形象,其辨识度高低往往与他们的个性塑造是否成功有关,而记者、编导更多是属于幕后性质的工种,为突出采访对象反倒要刻意忽略个性、隐藏自己。虽然《远方的家》的“记者”都有着青春靓丽、伶牙俐齿的共性,但他们各自在外表、气质、语言、性格、爱好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点,抓住各自特点有意识地塑造各位主持人的个性,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数百集节目的磨合中,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主持人形象呼之欲出:知性大气的周雪梅、热情活泼的吴丹、勇敢豪爽的王静、文艺范儿十足的谭文颖,还有吃苦在前、憨厚朴实的彭祖……
  二、纪录片中主持人的特点分析
  从表面上看,主持人的主观外化与强调客观表达的纪录片似乎是一对矛盾的组合,但是当主持人形式被成功地用在纪录片中时,这对矛盾又撞击出绚烂的火花,相较于传统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显得生色不少。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适宜用主持人形式,当纪录片需要客观展示当地人的光鲜状态、直观表现难以言传的个人情感、准确解释较为深奥的专业知识时,单纯运用影像形式已经不足以进行淋漓尽致的表达,需要借助某种抽象的能力,即主持人的现场演示和语言描述等辅助手段方能达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此时才会引进主持人形式,以在主持人的语言、形象和纪录本体之间形成某种和谐。纪录片中的主持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当事人角色
  纪录片中的主持人并不是在纪录片中临时加上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是在纪录片的策划阶段就作为形式上的一个核心人物去设定的。纪录片中的主持人,既不在演播室里坐着说,也不在拍摄现场手拿话筒站着侃,而是作为节目的一个角色出现。这个角色既是观众的眼睛,又是摄像机的镜头,同时还能和被拍摄对象打成一片,使主体、客体融为一体,共同完成编导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主持人虽然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主人公的故事必须通过主持人这个媒介去挖掘和呈现,他(她)的一举一动关乎被采访者的性格展示,因此必定成为纪录片中的重要角色。
  眼下很多栏目也采用了主持人或记者出镜的形式,但他们更大程度上只是编导的替身,是编导的传声筒。具体表现在与被采访者交流时,他们多是慎重地发问和倾听,充满了关注和关心的神情,是一种陌生人般的尊重,因为他们自己就置身事外;而纪录片中的主持人则以当事人的姿态完全融入情境,可以更加自然地表达个人化的情绪,甚至故意挑起事端等待被采访者的反应,有一种老朋友式的平等。
  2.多元化视角
  叙事是纪录片中主持人的主要手法,通过跟拍主持人,用纪实的方式拍摄主持人发现、体验、感受的全过程以实现观众的参与。以《远方的家》的《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等几部系列片为例,主持人参与、深入当地人的生活中,真正契合了“走基层”的实质内涵,而观众也从主持人的实地体验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一类型纪录片的叙述语言由两部分构成,即前期拍摄阶段主持人在现场的串词、对话和后期制作阶段编导撰写的解说词,在第一人称(主持人)、第二人称(主持人面对镜头直呼观众“观众朋友”“您”等)、第三人称(旁白)中自由转换,用主持人的限知视角呈现局部和瞬间的精彩,分享主持人个人主观的体验感受和心灵感悟,又在旁白的全知视角中进行大局的统揽和冷静客观的评述,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因此,这一类型纪录片的视角是多元的,除了主持人视角之外,还有代替观众进入节目和代替编导叙述的编导视角。   3.特定性内容
  对于这一类型纪录片来说,“成也主持人,败也主持人”。主持人如果选择得当、塑造成功,那么纪录片也成功了大半;反之亦然。因此,主持人的个性塑造是这一类型纪录片的一大要务。
  (1)根据主持人自身身份特点设计节目走向。相较于年迈的黄宗英和柔弱的李培红,应该说焦建成是《望长城》三个主持人中最合适的一位。因为在这样一部以外景拍摄为主的纪录片中,身强力壮、正值当年的焦建成总能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他和市场买卖人的交谈、和点烽火战士的交谈、在杨老汉家里过中秋、在裕固人家中试裕固装,都展示出自然放松的状态。而当他随长城边上的武警官兵一起练习爬长城时,突然在一排排盔甲后面面带调皮地出现等段落,都使这部原本基调沉重的纪录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发挥主持人语言风格特点表现节目内容。在《远方的家》的外景主持人中,谭文颖有些与众不同,娇小清秀的模样透着灵气,对于文学的爱好又让她周身散发着文艺气质。在拍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之《庐山:不走寻常路》时,谭文颖回到了故乡九江。那几天她在微博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故乡,最熟悉却最无法客观描述。走过、赞叹过一些山水,却从未仔细端详过自己的家乡,像自家父母,留下的尽是琐碎生活的片段,忽视了他们也有过往,也有与我并行但永远不被我留意的另一面。这趟旅途,带给我的会是什么?草萋萋少年人老。”感性又不乏文采,可以想见这段文字是出自一位怎样的女子。在实地采访拍摄中,谭文颖的语言风格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些看似普通的串词在她说来都有着戏剧中独白的韵味。
  如在《远方的家·边疆行》之《壮美八宿》的结尾部分,摄制组偶遇一队自行车骑行者,谭文颖采访之后进行结尾点评:“突然一下觉得挺感动,我觉得这些人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真的是让我看到了一群真正的男子汉,我觉得他们还挺英雄的。当这个世界很多人在埋怨自己生活的时候,有一些人真的就为自己的梦想走出来了。其实生活的选择权永远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生活本来就很美好,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来看……”说着说着,泪水一下涌出眼眶。说实在的,这段文字从书面上看并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煽情成分,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情境,又从“文艺女青年”谭文颖口中说出,契合了人们在特定时刻的某种情绪,有着直戳泪点的作用。正是因为很好地发挥了主持人的气质特点和语言特色,谭文颖主持的节目往往自成一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他文献
从事党员电教的同志都知道18年前拍摄的《中流砥柱》这部系列片,然而却不一定知道这部片子与京城翠明庄有着不解之缘。  翠明庄是中组部招待所,坐落在北京南河沿大街与东华门大街的交叉路口。18年前,我有幸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1989年初,中组部决定拍摄党员电教政论片《中流砥柱》,要在翠明庄组建创作组,把黑龙江的闻峻、吉林的王振夫、河北的生秀红、山东的裴建华、福建的施文和我召集到了北京“安营扎
期刊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党员电教走过了24个春秋。  大量实践证明,它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项创新。回想创办之初,几多艰辛,几多甘苦,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懷。    江泽民题片名,邓小平要片子    1989年底,针对当时党内外思想状况,中组部组织局决定与中央电视台合制一套十集系列电教片——《中流砥柱》,具体由组织局电教中心参与落实。当时,想请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片名,以扩大影响。请示报告送出后,大家一直
期刊
走进素有“中国花卉之乡”美誉的江苏省沭阳县,绿树遮蔽成荫,繁花怒放似锦,脚下的土地涌动着蓬勃的生机。自2006年7月沭阳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县委组织部按照“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要求,积极推进镇、村两级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的511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如同一朵朵瑰丽的奇葩,为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奉上了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    为党员开 “学习窗”     “让干部经常受教
期刊
一、制片是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的源头活水    大家知道,朱熹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他的《四书集注》等著作以及他提出的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等思想,影响很大。同时,他又兼擅诗词,许多作品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比如,他的《观书有感二首》中有这样精彩的句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
期刊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会时刻胸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一个忠诚的战士,于危难关头定能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神圣的使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突发里氏8.0级地震。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瞬间——这个拥有十万人口的县城仿佛消失在巴蜀大地的版图上。  中國人民武装警察第8740部队参谋长王毅主动请缨,率部连夜奔赴灾区。5月13日1时,摩托化部队行至古尔沟,地震造成的山体
期刊
有这么一部党教片:主人公是个退休老干部,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退休金和捡垃圾所得的微薄收入来资助穷困学生读书,为此十年没买过新衣,有病没上过医院。而他自己的孙女,却因交不起学费险些失学。主人公高尚的品格和奉献精神令人动容,然而看过此片后,却觉得有情感“距离”。为了凸显老人的崇高品格,片子堆砌了大量素材,极力描述其高尚的行为,而老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却鲜有涉猎。主人公本身的高尚情操无可指摘,但片子
期刊
新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自2005年建立至今,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应用、拓展功能,逐步完善、体现特色的指导思想,以及“在应用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新疆特色、包含自主知识产权、满足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应用需求的技术架构和应用体系。    技术架构体现本土特色  操作系统具有自主产权    (一)确定“天地网合一”的技术架构。在我区广泛开
期刊
突如其来的明天    “许多年之后,当‘村民自治’活动饱蘸清远的茶山那浓浓的茶香时,种茶大户王忠华将会回想起那个竞争激烈而又遥远的上午。”这是我自己设计的一个《百年孤独》式的段首。当代文学大师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塑造了一个人际关系孤独、封闭的马孔多镇。这个镇的人从来没有打开自己的心扉,也从来没有想过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最后由于人际关系孤独、封闭导致消亡。栀子园,也曾经固守着这种马孔多式的孤独
期刊
海安,古称“海陵”,苏中平原成陆最早的地方。先民创造的青墩文化是这块古老土地第一抹文明的曙光。在祖先耕耘过的绿色大地上,海安人秉承先人文化,延揽八面来风,追逐时代潮头。  2002年7月,由海安县委组织部独立摄制的党建电视专栏《党建之窗》正式开播。  六年来,《党建之窗》栏目始终以“聚焦时代前沿、关注基层党员、传递党建信息、架设贴心桥梁”为宗旨,采编播出了80多期,宣传报道了60多个基层党组织、1
期刊
白衣卫士的故事     1961年,正是灾害的年头,病魔降临河南省通许县苏刘庄的一个农家。一个32岁的青年妇女和她8岁的小儿子先后感染伤寒,求医无门。父亲领着10岁的大儿子沿门求告,红着眼圈的乡亲们,为他们拿出了家里的最后一分钱。3角,5角……最后凑起来的169元钱,最终还是没有挽回母亲和弟弟的生命,但却成为一生的重担,压在孩子的心上。在母亲坟前,孩子发誓:“我要当医生。”  这个孩子,就是日后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