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五路”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农委重点支持的农业信息化骨干企业。2000年成立至今,作为吉林省农委的第三方农业信息化运营单位,与省农委信息中心紧密结合,共同研究、探索和致力于农业生产、农村经营、农民生活的农业信息化应用与服务,已经成为吉林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司于2013年6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经营应用型和服务创新型示范基地。
  一、信息服务进村入户运营情况
  近年来,公司从吉林农业大省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经营和广大农民对信息化的强烈需求,以协助省农委做大做强12316三农信息服务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五路”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1、推进12316语音短信服务进村入户
  12316语音短彩信服务平台于2006年5月开通,为农民提供专家与农民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互动咨询及预警预报服务。目前短彩信注册用户达到24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3%,其中专业分类(玉米、水稻、猪、鸡等18类)用户30万户;平台现有各类农业专家400多位,价格采集点200多个,每年为农民发送公益性短信15亿条次、互动答疑120万条次。每年可直接帮助农民节本减损、增产增收达15亿元以上。
  2、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进村入户
  主要通过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平台、吉林省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吉林省动植物远程视频诊疗服务平台开展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服务。
  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平台:主要是通过手机定位、语音短信服务等方式向咨询的农户提供自家耕地现有测土数据,并根据农户种植品种给出施肥科学配方指导,目前在伊通县等28个县市成功运行,目前已有8万多农民拨打电话,享受到该项服务,在我省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得到了黑龙江、辽宁、内蒙等省的重视认可,于2014年11月29日以吉林省为支撑的东北区域手机定位测土指导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吉林省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平台:主要是针对农民建设的棚室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与系统中预置的作物正常生长标准值和病害发生临界值进行比对,一旦与标准值出现差异或达到病害发生临界值,系统自动下发预警预报短信到用户手机,并给出相应的专家指导建议。目前,已完成6个品种80个示范户的示范应用。
  吉林省动植物远程视频诊疗服务平台: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手段,依托村级信息服务站和乡镇农药兽药店,实现农业专家与农民“面对面”的指导服务。目前,已在全省1000个村级服务站开通该项服务,咨询和就诊病例3800余例。
  3、推进农业经营信息化应用进村入户
  2010年12月开通了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以原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依托增加了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功能,使其成为电子商务服务连锁网店,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截止目前,已在16个试点县市建成终端网店1000个,交易额累计实现1.5亿元。
  4、推进媒体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在宣传三农政策、推广应用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作用,先后在广播电视台开设五档专题节目,每天播出时长达3小时25分钟;建设省、市、县、乡农业网站693个和农业视频专业网站,每年发布信息30万条左右;开办《零公里信息》报,每周一期,免费向全省村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网店)发放。
  5、推进便民服务信息化应用进村入户
  重点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三农信息服务平台PC客户端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手机客户端,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网店)为节点,面向广大农民开展便民服务。
  吉林省“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汇集全省“三农”各类资源信息,包含8大类52项服务内容,涉及到政务、商务、农务、便民等领域,将所有的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方式全面提供应用,解决农民获取真实信息难和办事难问题。
  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是应用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技术,将“三农”平台的功能集成应用在手机上,农民只需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农业信息服务。目前选取的五个示范村已实现整村应用。
  多年来,公司通过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服务工作,形成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以公益服务与增值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以整合信息、凝聚资源为核心,满足了便民服务信息化应用需求,解决了农民获取信息难和办事难问题。形成了以智慧农业信息化集成应用为重点,满足农民生产信息化应用需求,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节本、提质、增效。
其他文献